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不同院前急救方式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不同院前急救方式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救治效果和患者安全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经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120例做为研究对象,其中70例经院前急救的患者作为救治组,另外50例经家属施救后送院治疗的患者作为自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 救治组患者在发生呼吸阻塞、脑疝、神经功能障碍以及病亡的数量上都低于自救组。证明救治组采取的救治措施有积极的效果,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效果明显。两组对比P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疗效;安全性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17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57-02

急性脑血管意外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最主要的三种疾病之一,也是导致残废的一种主要疾病。在我国,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病率每年为0.15%,而病死率就达到0.12%,致死率相当高,即使存活下来,幸存者中也有超过70%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生时,病情进展迅速,症状严重,现场急救是挽救患者生命和改善预后的关键。因此正确完善的院前急救措施,是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下面就我院在研究院前急救与家属施救后送院两种不同急救方式对急性脑血管疾病预后的效果交流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经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120例做为研究对象,以院前医生到场接诊救治的患者70例作为救治组,另外50例患者家属施救后送医院治疗的患者作为自救组。观察组70例患者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53-87岁,平均67.6岁。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55-88岁,平均67.3岁。均在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颅脑CT及MRI检查明确诊断,并排除有其他脏器严重病变患者。

1.2 救治方法 对照组由患者自行或家属护送到医院,采取的救治措施视其家属对疾病的理解而定。救治组在急救中心(以下简称120)的安排接诊后,将患者接回医院治疗,在现场及运送途中,对患者采取适当的救治措施。主要的救治措施包括:现场对患者进行快速血糖测定和心电图检查,监护心电和血氧饱和度指标,记录患者格拉斯哥(GCS)评分,对患者采用20°-30°半卧位以帮助呼吸畅通,呼吸平稳者给予氧气吸入,气道不畅者通过吸痰排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呕吐物后再给予及面罩吸氧,特殊情况下给予插管吸氧,尽快对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观测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患者给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或速尿20-40mg进行静脉推注,对血压不稳定患者进行血压干预,必要时采取心肺复苏措施,提前联系医院准备好抢救准备,开通绿色通道,尽量争取抢救时间[2]。

1.3 效果对比指标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呼吸道阻塞、脑疝、神经功能障碍、病死的例数,来比较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急救模式的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

2 结 果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结果,我们发现救治组患者在发生呼吸阻塞、脑疝、神经功能障碍以及病亡的数量上都低于自救组。证明救治组采取的救治措施有积极的效果,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效果明显。两组对比P

3 讨 论

急性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是一个很紧迫的过程,从发现患者出现病情、患者家属呼救、医院接到呼救、启动急救系统、奔赴现场、现场救治、将患者转运到医院一直到在医院继续救治,每个环节都很关键,也很紧急,如有耽搁,将极大地影响对患者的急救效果,增加致死率和致残率[3]。快速、有效、及时的院前急救,对控制病情、降低猝死几率、减少转运过程危险情况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病的紧急性,患者需在入院前就得到一定的救治处理,才能为抢救生命争取时间,院外救治又分为院前急救和家属施救后送院两种,两种方式各有一定的优缺点,家属施救反应时间更快,到达医院时间更短,但需要患者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程度高,对救治方法的选用和操作有较高的要求。医生在到达现场后救治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且跟120派诊速度、医院响应时间有密切的关系,但其救治方法更专业,效果更好[4]。

通过我院回顾急性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经验可以发现,经家属施救后送院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发生呼吸道阻塞、脑疝以及神经功能后遗症发生率较院前急救的患者高,自救组患者病死的几率也较救治组明显高。这是由于救治组在转运前采取了适当的急救措施如保持患者合适的,吸氧、吸痰等保证了患者呼吸道的通畅,以及建立静脉通道等。而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意识障碍患者最急迫的急救措施,他能有效地维持患者的脑部供氧,当救治不力,呼吸停止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就大大降低,心跳呼吸骤停每延误1分钟,抢救的成功率就降低10%[5]。自救组因患者家属对相关急救知识的缺乏,对患者的症状反应不及时,没有医生提醒时可能忽略某些很重要的体征,致使患者没有得到第一时间的救治,加之在将患者转运到医院时对患者的保护不好,对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呕吐物清除不及时,且也无有效的清除方法,致使患者易受到呼吸窒息的威胁,造成患者脑部长时间缺氧,加重脑水肿、脑出血的严重程度,延误了治疗的黄金时间。同时因患者家属无有效药物来减轻患者的出血症状,对患者的脑部病变恶化无能为力,致使采取自救措施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都明显高于救治组患者。

急性脑血管意外的院外急救方式中,院前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对降低患者病死和致残几率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预后情况也更好。但医生的救治需要响应时间,受120调度和院内反应时间、往返路程的长短及交通状况影响,不能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急救。而采取家属施救的患者效果表现不佳,这与家属对疾病的了解、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只要能对此类疾病高发人群及其家属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和急救知识与相关的技能训练,就能有效地提高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生时其家属进行施救的效果,提高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鲍艳江,刘晓军.急性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0):866-867.

[2] 康维为.不同院前急救评价方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208-209.

[3] 王波.急性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48(4):68-69.

[4] 胡小梅.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及转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5):381-382.

[5] 刘江华,张剑锋,雷卓青,等.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脑卒中救治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3663-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