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60年代 最是那一抹温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60年代 最是那一抹温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翻开历史的画卷,回首20世纪60年代那些难忘的记忆,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重庆乃至中国都处于“困难时期”,无数重庆人在饱受贫穷和饥饿的煎熬,那是一段不可复制的年代,许多零星的记忆片断足以唤醒我们心灵深处的60年代情结。

尽管生活贫苦,物资极度匮乏,人与人之间仍然保存着难能可贵的温情。听老人回忆过去那些年,交警们坐在马路边指挥交通,百姓们自觉排队买水喝,家家户户夜里乘凉无需关门……在那些艰难岁月里,人与人之间流动着的感人暖意,淳朴的品性渗透着浓厚的人情味,那一段段最纯真、最有人情味、最有力的风景告诉每一个走过来的人们,苦涩年华里总有一份留于心底的温馨,是别样的隽永绵长。

下江游泳 夏日玩乐释放地

上世纪60年代下江游泳甚为盛行,长江和嘉陵江边停泊了许多往城里运输大米、蔬菜和水果的木船。江边长大的孩子水性好,深吸一口气便能穿梭于几条船之间,嘻闹欢笑间炫耀自己的能耐。当轮船顺流开过,船后成人字形铺开浪头。人游在江面,被浪头抛上落下,就像荡秋千一般刺激。

玩水的项目尤其丰富。夏天里长江水流湍急,便是放滩的好时机,从珊瑚坝到朝天门,趁着湍急的流水不到二十分钟就能抵达,这比乘车还快捷。在江中“打望”两岸,将青山房屋抛于身后,感受无比畅快。

话说吊舵,也是游水项目之一。为了节省体力,孩子们游到船尾,单手吊住船舵。木船的尾部有木舵,轮船有铁舵。没人敢吊轮船,船尾有螺旋桨,极度冒险谁也不敢轻易犯险。船在行驶中,能否吊住船舵,就看能否眼明手快。能吊住行驶中的船舵,享受乘风破浪的感觉,而做不到的就只有羡慕的份儿了。这就苦了岸上拉船的人。旧时木船沿江上行,除了靠风帆,还有人力拉纤。尾舵若吊个人,人力拉船会更吃力。于是,船老大就讨厌吊舵的孩子们,遇上了就向他们泼油漆或者脏水,若遇见水性极好的,也无可奈何了。

由于没有保护措施,游泳淹死的事件时有发生,这在当年是民警治安的头等大事。为了阻止下江游泳,大人们与孩子们“斗智斗勇”,花样百出。为了不被大人们发现,孩子们游完后就故意奔跑回家,大汗淋漓后往身子抹上尘土,游泳的痕迹就很难被发觉了。

然而,执勤的民警可比家长们难对付,他们有一杀手锏,便是二话不说,抱走脱在岸上的衣服,游泳人见了就只得乖顺听话地认错告饶。民警们可不会轻饶被逮住的孩子,他抱着衣服走过数条大街,孩子们着身子,老老实实地跟在身后,就像打了败仗的俘虏。引来街巷边的居民们在一旁看稀奇。如此得来的教训当然再深刻不过了,想必至今这些游泳的趣事还是许多人茶余饭后的话题。因为有江河陪伴,重庆的盛夏才充满了俏皮和活泼的味道。

老荫茶 茶浓情亦浓

在60年代的街头巷尾,老荫茶就像北京的大碗茶,是大众化的茶品。老荫茶的最大功用是解渴。重庆的夏天酷热,炽热的太阳把人晒得人毛焦火辣。街边石梯坎的黄桷树下,一分钱一碗的老荫茶,降温消暑,一口气喝三两碗,那感觉叫人痛快。

不少贫穷人家做起茶水生意。花很少的钱买一大捆回家,摘了叶子泡在缸里或在罐子里煮沸,带咖啡色泽的茶水香气四溢。在家门外的树荫下摆上茶摊,这个茶摊就算开张了。守茶摊的要么是闲来无事的老人,要么是放暑假的孩子。

卖老荫茶成本低,操作简易,摆摊的人越来越多,竞争激烈,时常看到隔街相望的两户卖家“相互抬扛”的场面,这边吆喝“一分钱两杯”,那边张罗“一分钱管喝饱”。这可乐坏了路边的消费者,谁家的茶杯最大,谁家的茶味儿最浓,对比一番,再选上一家好好地喝上一大杯,一股沁香就自舌根蔓延,浓情惬意油然而生。

夏季烈日当空,路人少了,卖茶的吆喝声渐渐消散,孩子老人躲进门内或坐在椅子上昏昏欲睡,我们依稀还记得茶摊边放着的那张写着“一分钱两杯”的纸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电影院 地下冷气好凉爽

60年代的城市标志建筑——山城电影院,承载着多少重庆人集体记忆,可惜现在已消失于人们的视线。一张山城电影院的票价比普通电影院贵五分钱,是重庆人眼中“最高档的约会场所”。

电影院能吹到冷气,冷气就来源于城中的防空洞,防空洞冬暖夏凉,平均温度在十七八摄氏度,一到夏日,向阳电影院、和平电影院、唯一电影院、五一电影院里的冷气就是从洞子里抽出来的冷气,大伙儿称防空洞是“环保空调”。

后来有的电影院逐渐开始有冷气开放。那时制冷技术相当原始,将大冰块放进电影院的后面的冷气机房,通过吸热冷凝装置将冷空气放入剧场内,而大量的气化的冷凝水就释放出来。在电影院的后部每天都有着壮观的冰雾水从天而降。

经济稍微宽裕的人家花上八分钱买张电影票,看两个小时的电影,既消夏又娱乐。对于当年算是较奢侈的消暑方式了。或许老一辈的人现在还记得这么一句话:中国电影简报,朝鲜电影又哭又闹,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巴(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这首风趣的打油诗曾在民间传颂多年。

自制消夏饮品 纯天然无污染

各单位每到盛夏统一给员工们发放消暑品,早在60年代就已兴起。发放的“消夏福利”里,有防止中暑的药品,还有不少清凉饮品。包括绿豆沙、凉茶、六神花露水、藿香祛暑软胶囊、风油精、京万红防晒霜、十滴水口服液、白花油、驱蚊水、蚊虫叮咬剂等。除此之外,还有单位食堂的师傅们自制的清凉饮品。

每天各单位各厂里的食堂师傅从早晨就开始熬绿豆粥或酸梅汤。在没有冰箱的年代,为了尝到冰爽饮料,师傅们就从冰糕厂里买来大量食用冰,敲碎后兑入其中,爽口的清凉饮料就这样制成了。轮到休息时间,员工们带上自己早已备好的饮具,自觉排着长队取饮料。有的在下班前装上满满一杯,带回家给家里人。嘴馋的孩子,也时常以看望父母为由到厂里“蹭喝”。

当年的消夏饮品虽然没有花哨的包装,浓稠量足的纯天然饮品,却让多少老重庆人至今还回味无穷。

老冰棍 游走的冰镇美食

最早出现的冰糕是由商贩走街串巷地叫卖,五分钱一支。“冰糕冰糕,白糖冰糕……”一声声吆喝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逐渐淹没在闹市之中。对于孩子们来说,那样的叫卖声总是特别的悦耳。唤得无数孩子们流口水、舔嘴角,无比眼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