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主体性在“四解放”中彰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主体性在“四解放”中彰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主体性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055-02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一个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研究,教学生创造,教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是课堂的导演,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要在教学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我们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践行“四解放”。

一、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学生自主观察

从心理认知规律来看,小学生认知的过程大多是从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根据这一规律,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就必须解放学生的眼睛,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双眼带动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指导观察、引导思考、获得表象,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内化,培养创造性思维。

课例1: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春天。

师:草色青青,桃红柳绿。那春天最忙碌的是什么小动物啊?

生:蜜蜂。

师:对啊,大家看图。(课件出示春景图和一群群蜜蜂采蜜的图片)

看一看,这么多的蜜蜂,它们一个接一个迫不及待地想要到外面去采蜜。可是大家看到了吗?蜂箱的门太小了,它们差点把门都挤坏了。蜂王想了一个办法,它把蜜蜂分成了两组,一组是20分钟回来一次,一组是30分钟回来一次。它想,这样总该可以解决问题了吧!你们说,这样能解决问题吗?

生1:解决了,因为它们回来的时间不同。

生2:还不能完全解决,因为60分钟后它们又要挤一次。

师:哦?你是怎么知道60分钟挤一次的,谁能上台用图示表示出来?

(生上台展示)

师:大家的方法真好,一目了然,有的是用纸条来表示时间长短,有的是用线段图,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

本课教学伊始,笔者先用语言营造出一个春意盎然的图景,密切联系学生熟知的场景,吸引学生的眼球。进而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自主上台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线段图和纸条的展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观察,进而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二、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自主思考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技能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构建的基础上的。学习和思考是推动学生进步的两只翅膀,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可以更好地内化知识,更快地提升数学技能。

课例2: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比例“16∶=∶2”,不过它的两个内项看不清了,大家想一想,这两个内项可能是什么数?

生1:16∶8=4∶2

生2∶16∶20=1.6∶2

生3∶16∶32=1∶2

……

师:正确吗?谁能说出其中的原因?

生:因为比例前后的比值相同。

师:说得真好。那这个答案能举得完吗?

生:不能。

师:说得好。下面请大家再观察这两组等式,谁能告诉老师从等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等式:16×2=8×4 16×2=20×1.6 16×2=32×1

第二组等式:16∶4=8∶2 16∶1.6=20∶2 16∶1=32∶2

生:我发现第二组等式的两个内项换了一下位置,比例式仍然成立。

师:那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你觉得有什么办法能够证明这一点呢?

师:自己尝试一下,然后告诉老师,可以举什么例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中,笔者采取了“三思”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一思猜数,二思猜规律,三思猜验证。每一个思考都强调学生的主体发现。改变以往零碎的问答式教学,转向于过程的整体解决,进而解放学生的大脑,学生的主体性自然得到发展。

三、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在数学练习中,实践类的内容往往占据很大的比重。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的天性,积极创设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这样不仅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取第一感知。

课例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思考》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请看屏幕:

请大家每两个点连一条线,数一数,一共连了多少条线。

(生自主操作)

师:谁来说说连了多少条线?

生:太多了,还没连好。

师:确实很难啊,下面还请同学们做一个小游戏,只还过游戏的方式由简到难,先从两个点开始,然后依次递加,看谁第一个把下面的表格填好。(生自主操作)

师:大家发现其中的规律了吗?如果没有发现,大家再把表拓展一下,变成5个点、7个点试一下。

(生自主操作)

……

本例中教师一次又一次把探索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反复的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总结归纳,自主探究的特点表现无疑。

四、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自主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结果。现行的班级授课可以营造出一个学习的大氛围,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最大的益处就是可以获得群体研究的效果。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小学生善于表达、乐于表达的年龄特征,着力挖掘生生合作的机会,创造生生讨论的机会,让思维的火花在讨论的碰撞中升华为智慧的思想。

课例4: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

师:刚才同学们总结了长方体的特征,现在老师这里准备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哪位同学到台上来,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长方体,说一说下面这张表。注意,谁能说准确老师就把长方体送给他。

师:下面,请每个同学都从学具盒里拿出一个长方体,同桌间互相说一说这张表。

什么是知识真正理解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别人讲懂了。所以,机械的记忆不如趣味的表达,当每一个学生都热烈地说出学习的重点时,反复记忆就可以被替代了。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