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述佛教对缅甸传统习俗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述佛教对缅甸传统习俗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缅甸是一个典型的佛教国家,缅甸传统习俗受佛教影响极深。本文从缅甸人的一生、日常生活、统节日三个方面简要地分析了佛教对缅甸传统习俗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传统习俗;影响

每一个国家或民族均有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在其熏陶和影响下,这个国家或民族会形成独具风格的传统习俗。自1056年阿奴律陀把上座部佛教定为缅甸的国教至今,佛教作为缅甸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其包含的文化与思想已经渗透到缅甸社会的各个层面。

一、 缅甸人的一生

1、出生

各个民族都非常重视个体生命的诞生,各式各样的诞生礼仪既说明各民族对生命重视程度,也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征。缅甸的出生礼仪繁多,从孩子一出生要举行的宣布得子仪式到满6个月要举行的喂饭仪式,几乎各个仪式都会请僧侣诵经祈福,以表达祛祸除邪,聚福集祉的美好祝愿。

2、出家

在上座部佛教的教义中,人由于前世无知造下业因才转生此世的,只有通过入佛门积德行善,才能消除前世业因。出家和修行成为缅甸男子的必修课。在缅甸,男子没有出家当过和尚,没有进行过剃度礼,就意味着没有受过教礼,也就不能算是“成人”。这样的人会遭到社会的藐视,不论是就业,还是婚嫁都会受到限制。缅甸男孩子剃度仪式礼一般在6-20岁间进行,大多数选在13、14岁剃度,剃度后孩子就留在寺院,正式成为了一名出家人。一般在寺庙里当少至一周多至几个月的小沙弥后可以还俗,有的从此皈依佛门,成为佛教弟子。

3、结婚

依据佛教的习惯,每年缅历4月15日到7月15日是僧侣的安居期。在此期间,佛教信徒不能举行婚礼。大多数缅甸青年在安居期以外举行婚礼,他认为只有接受了佛的祝福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才使婚姻受到了保护。婚礼开始的第一项内容就是诵经。然后,司仪礼拜五大无量,即佛、法、僧、父母和师长。接着,司仪诵经请佛,引导新人礼拜佛、法、僧、父母和师长五大无量,以感激五大无量的恩德。礼毕,仪式才进入其它阶段。

4、死亡

缅甸人对葬礼很重视,这显示出信仰佛教的民族对来世的理解和追求。在缅甸,人去世后,家属要在当日或是次日上午,布施斋饭。入殓前,要在死者嘴里放一些零钱,俗称“渡船费”。佛教认为,人生在世积德行善,死后可以可渡过苦海到达极乐世界。为使死者能上渡船,在其嘴里放一些钱财,作为渡船费。缅甸以土葬为俗,入殓时请僧人为死者诵经和导路。同时,僧人们还要为送葬的人们讲授五戒,劝导众生从善。事后,亡者家属要向僧人们布施袈裟等物品,并举行分福活动。葬后七天,死者家属还要布施一次斋饭。

二、缅甸人的日常生活

1、拜佛

缅甸人家中,无论家境贫富,都供奉一个佛龛,它是“家”的重要标志。家中设置佛龛,要举行供奉仪式,即选择及吉日良辰,把僧侣从寺院里请来,向僧人献上斋饭,僧人们坐在佛龛前,大声诵念经文。主人则跪在僧侣身后听诵经文。仪式结束,家中佛龛里的佛就成真佛了。早上要用鲜花、清水供佛。早饭前进行早拜,方能用餐。到了晚上,还要进行晚拜,拜完之后才能就寝。每天要虔诚地供奉、礼拜和祈祷才得到佛的保佑。缅甸人还到寺院中拜佛,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消除身心的痛苦和烦恼。

2、敬僧

在缅甸,僧侣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礼遇。人们见到和尚,尤其是见到高级僧侣就要跪拜。全国几十万僧人的饮食日用到袈裟香火,都是由普通百姓布施和捐献的。施舍被认为是积善行德,将得到来世的善报;化缘即是托钵修行,亦为善事。比如化斋,缅甸人供奉完佛龛后就等待僧人来化斋。吃饭时僧人还没来,主人则把饭菜预留好,缅甸人从不把吃剩的食物布施给僧人,他们认为这是要遭到报应的。即便没有做好的饭菜,都家里的水果、糖、茶等布施给僧人。

3、布施

缅甸社会施舍成俗,且范围十分广泛。他们认为,乐施好善是一种高尚而又积德的行为,必有好报。注重布施时心中是否诚恳,并不计较布施的数量。缅甸的凉水坛文化,最直接地体现了缅甸人乐施好善的品质。在炎热的夏天,缅甸人都会在路边或是树荫下置放凉水坛,并且每日换水,以供路人饮用。

4、礼仪

佛教戒律的影响,缅甸人长幼分明。十分讲究日常礼数,比如:小辈从长辈面前走过时,要躬身慢行,不能昂首阔步地走;长辈对小辈进行训诫时,小辈必须肃立静听;作为小辈坐的地方不能高于长辈;在接长辈给的东西时,要毕恭毕敬;妇女的衣物不能晾在男子的衣物之上;禁忌穿鞋子进入寺院里;睡觉时头要向东睡,因为释迦牟尼是在东边成佛的等等。

三、佛教与缅甸的传统节日

缅甸几乎每月都有节日,这些节日集宗教、气候、历史背景等特点于一身。一些节日直接来源于佛教,且占缅甸传统节日的大多数。一些传统节日长期受佛教影响,逐渐与佛教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1、直接来源于佛教的传统节日

佛。当年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参禅悟道并修成正果的。佛经上说,榕树和菩提树同科。所以在缅甸人心中,榕树非常神圣,是佛的象征。缅历二月月盈日是释迦牟尼涅和菩提树出土的日子。每到此时,人们都要到佛塔跪拜,给榕树浇水、浴佛,这就是缅历二月的浇榕树节。

法。为弘扬佛法,缅甸历代王朝都通过考佛教来选拔贤人。阿瓦时期产生了考经文节。到贡榜末期,考试时间从缅历三月初到三月底,历时一个月。这个节日保存至今,只是不再是选拔官员的方式。

僧。相传,佛陀在世时,曾接受过别人布施的袈裟,也允许弟子接受别人施舍的袈裟。因此,缅甸人就把对僧侣的尊敬以举行布施袈裟的方式表达出来。缅历八月的公德衣会、织不馊袈裟会,弃袈裟布施节就表达了对僧侣的尊敬。

2、被赋予佛教内涵的传统节日

缅历八月的点灯节早在佛教传入缅甸之前就出现了,是敬奉灯神和天神的节日。但后来随着佛教的影响,点灯节与佛教逐渐联系在一起。现在的点灯节有佛教内涵:释迦牟尼在缅历四月月盈日上天讲道,历时三个月,于缅历七月十五回到人间。世间信徒得知这一消息张灯结彩,点灯跪拜相迎。

3、沾染佛教气氛的传统农业节日

缅甸是一个农业国家,原本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节日,由于佛教影响却罩上浓浓的宗教气氛。进入缅历十一月,新稻匀已成熟,为庆丰收,全缅各地从缅历十一月初到十一月月圆日要捣糯米糊以示庆贺。据载,糯糊节始于良渊后期,是一个以健身养性为目的的节会。如今,人们要把做好的糯米糊分给僧人,进行布施。糯米糊节已经无法脱离佛教无处不在的社会氛围而独立存在了。

四、结语

缅甸的传统习俗打有深深的佛教烙印。佛教影响着缅甸人的人生观,成为缅甸人的精神支柱并伴随其一生;它影响着缅甸人的价值观、道德标准,成为缅甸人日常生活中道德尺度;佛教还影响着缅甸人的传统节日,成为缅甸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钟智翔.《缅甸研究》.军事友谊出版社,2001

[2]钟智翔.《缅甸语言文化论》.军事友谊出版社,2002

[3]张英.《东南亚佛教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4]段宝林 武振江.《世界民俗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5]赵锦元.《世界风俗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作者单位:78058部队,云南 昆明 6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