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和谐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效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和谐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效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最近北京某中学一学生因“吐痰事件”将自己的老师告上法庭,致使该老师在法庭上因心脏病突发而当场昏倒;浙江某中学校长为处理一起师生矛盾去一学生家进行家访时,被该学生家长活活打死。笔者在新闻媒体上看了这两篇报道以后,心里颇不宁静,在努力创建和谐社会、尊师重教成为时尚的今天,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同时笔者也在思考,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心理承受能力普遍下降的学生,教师该如何协调好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效果呢?

首先,要学会谅解。

谅解是人类的一种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有人这样形容: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一场温和的细雨,能浇灭燃烧于人们心中的怒火。这就生动地道出了谅解的重要作用。因此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意味深长地说:师生之间的谅解、支持与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确实,谅解非常重要。先哲们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圣人、教育家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推想别人的处境。这种以己推人的思想就包含了理解他人、谅解他人的深刻含义。唐代韩愈在《原毁》中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强调做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样体现了一种谅解精神。

谅解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唐太宗李世民谅解并重用魏征,让他做了宰相并且帮助自己成就了“贞观之治”。这里虽然有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尊贤爱才的一面,但我们不能不认识到,这也与他宽宏大度、谅解他人分不开;再将历史的画卷往前翻一翻,齐桓公谅解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了霸业;蔺相如谅解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相反,西楚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因“自矜功伐”,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虽才智过人,但心胸狭窄,结果抱憾而终,壮志难酬。

古人尚能如此,在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学生心理相对脆弱的今天,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对学生更需要谅解。

谅解,需要沟通。客观事物纷繁复杂,学生的思想认识常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师生之间难免会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当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或误会时,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谈,认真倾听学生的诉说。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

谅解,更需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要积极地换位思考,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谅解,也需要忘却。忘却是谅解的良方。克制性的谅解,不是真正的谅解,它不能祛除感情伤口上的隐痛,医治感情上的创伤。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谅解,才是真正的谅解。

当然,我们提倡谅解不是无原则的一味迁就、退让。对于那些有损班级荣誉、民族、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行为,还需要勇敢地站出来,积极地加以批评教育。

其次,要学会宽容。

宽容,就是心胸宽阔有气量,能容人容物,不斤斤计较。一个具有宽容之心的教师,往往能够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变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使摩擦减小到最低限度,从而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总要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教师的“教”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十分重要。现代的师生观反对把学生看是依附于教师的、不独立的个体。在封建的师生关系看来,教师对于学生有无可辩驳的真理和权威,学生服从教师是天经地义的,正所谓“师严乃道尊也”。而现代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的,同时又要看到学生是处在半成熟、发展中的个体,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正确指导。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豁达大度。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宽则得众”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要心怀坦荡,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有了师生之间的谅解,就能清心降火,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的品格。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底无私天地宽。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我高你低。敬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别人当然也就不会尊重你。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个性、品格、气质的差异。大千世界,矛盾是普遍的,差别是必然的,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师生之间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美好。

“宽容”是我们每位教师应具备的健康素质,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心目中可亲可敬,可以推心置腹的人呢?我说教师要从谅解孩子的行为和言语开始,教师时时刻刻要以宽容的心态,去穿透孩子们的心灵,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记得有一次我在批阅试卷时,发现有两张雷同卷,后来一查,发现这两个学生是前后座。我把这两个学生请到了办公室,开玩笑似的对他们说:“你们俩真是心有灵犀啊!”他们马上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诚恳向我承认了错误。试想一下,如果我不能用宽容的心态去解决这个问题,而是马上用呵斥的态度去批评学生,会达到这样的效果吗?

当然,我们所讲的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妥协,并不是主张善恶兼容,与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和平共处,而是要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师德标准的基础上相互理解和关爱,尽量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埋怨。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宽阔的心胸,建立纯洁的师生关系。

一位哲人曾说过:“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学会宽容和谅解,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去思考,还有什么比理解、信任、尊重,更让人欢欣鼓舞的呢?有人说宽容是智慧的善良,是悟透人间之难的觉醒,是睿智,是勇敢,是寂寞冬夜里飘然吹来的春风。

总之,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最深刻的变革,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完成这场变革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努力探讨教育教学的新途径,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达到和谐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