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企业需求视角下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结构实证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企业需求视角下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结构实证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针对国内外文献关于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设计问卷,并对江苏省589家聘用高职毕业生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SPSS18.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企业人才需求视角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主要由学习能力、个人特质能力、职业能力及专业能力等四种能力构成。

关键词 企业人才需求;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结构;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 G71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5-0033-0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特别是近几年高职院校大幅扩招,毕业生就业人数也大幅增加,随之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愈发凸显。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不能满足高职毕业生就业的需要;二是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这是制约其就业的关键因素。因此,面对我国现阶段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高职院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以开发学生的就业能力,继而提升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就业能力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核心能力,基于核心能力的研究,由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对其概念的释义也不相同。Richard Zinser认为就业能力是与职位相关的能力,是找到并保持不同职业的一种综合能力[1]。谢志远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即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能力[2]。李军凯通过对不同类型高校2570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由专业能力、人际影响、分析思考、职业认同等四种能力组成[3]。通过对就业能力文献的梳理,国内外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从学校的视角(谢志远,2005,马小辉,2007,余新丽、刘建新,2006等)和大学毕业生的视角(Lee Harvey,2001,李洁,2006,孙长缨,2007,李军凯,2013等)对就业能力进行分析和理解。本文主要通过对江苏省录用高职毕业生的企业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从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视角来分析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二、问卷设计

本文根据对国内外关于毕业生就业能力文献的阅读、分析,结合在江苏省部分录用高职毕业生的企业进行访谈,共获得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基本要素共33项,设计相应的预调研调查问卷。然后通过对江苏省部分招工企业的预调研,对预调研结果加以整理。将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观测因素进行了调整,依据企业人事招聘专家的意见,对不利于被调查者理解的指标进行了通俗化与中性化表述,对于调查者普遍认为的基本要素内容相近的指标进行了合并,根据上述调整后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体系共由25个指标组成,详见表1。

表1 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基本要素的调整汇总

(一)问卷数据的收集

本文将研究对象确定为江苏省部分录用高职毕业生的企业,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第一,江苏省共有81所高职院校,数量比较多;第二,江苏省中小企业比较发达,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比较大,因此选取江苏省作为问卷调查的主要区域。在问卷的发放中,充分考虑高职院校类型,把高职院校分为省级示范院校、国家示范院校和一般高职院校及民办高职院校四个层次,从中选取12所高职院校,其中南京、南通和淮安各3所,苏州、盐城和扬州各1所。通过多种渠道发放和回收问卷:其一,现场访谈调研,回收问卷60份;其二,通过江苏省12所高职院校提供的2012年录用该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名单,从中筛选部分企业进行问卷发放,以Email形式向企业等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3份;其三,通过在高职学生招聘会上让参与招聘企业直接填写的方式,回收有效问卷326份。

(二)招聘高职学生的样本企业性质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对上述589个样本进行分析,其中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及其他企业的样本数量如表2所示。

表2 样本企业的描述性统计

(三)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基本因素构成

1.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因子的遴选

本文运用SPSS18.0分析软件,对有效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提取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公因子。在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因子分析前,应检验量表中指标间的相关性。检验相关性的方法主要有KMO样本测度和Baetlett球形检验(巴特利Test of Sphericity)。因子分析法是浓缩数据,通过对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找出起决定作用的关键性因素;并用少数几个因子来反映原有变量的主要信息。提取公因子的方法采用主成分方法(该方法假设变量是因子的纯线性组合),因子旋转方法采用方差最大旋转(Varimax,一种正交旋转方法),抽取因子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

2.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基本因素构成的信度、效度检验与因子分析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基本因素构成指标的KMO值为0.806,表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etlett值为121.418,显著性为0.00,表示相关矩阵不是单位矩阵,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见表3。

表3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基本因素构成的KMO和Bartlett检验

经过分析认为,该结果具合理性,梳理并命名4个主要因子及其组成,见表4。

表4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基本因素构成的因子分析结果

因子Gz1由“信息获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阅读写作能力”6个指标组成;鉴于其着重考察高职学生与学习相关的能力,故将关键性因子命名为“学习能力”。

因子Gz2由“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关系建立能力”、“口头交流能力”、“礼仪礼貌”、 “冲突协调能力”、“协同工作能力”等7个指标组成;鉴于其着重考察高职学生个人特质,故将其命名为“个人特质能力”。

因子Gz3由“职业兴趣”、“上进心”、“责任感”、“踏实认真”、“敬业精神”、“吃苦耐劳”、“诚实正直”等7个指标组成;鉴于其着重考察高职学生的职业相关能力,故将关键性因子命名为“职业能力”。

因子Gz4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相关专业证书”、“跨学科的知识”、“专业成绩排名”等5个指标组成;鉴于其着重考察高职学生专业相关能力,故将关键性因子命名为“专业能力”。

通过计算Cronbach内部一致性系数发现,高职学生就业能力4个主要因素的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88、0.769、0.812、0.779,达到了较高的可接受水平,说明测量的一致性程度较高,并且内部结构良好。此外,这四个公因子的累积解释方差为76.398%,即学习能力、个人特质能力、职业能力及专业能力这四个因子解释了原有信息的76.398%,具有较高的解释效度。

三、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因子解析

通过对企业人才需求视角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基本因素构成的因子分析,旨在识别并获取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各种能力的要求,以期为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借鉴。因子分析表明,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由四大模块组成,分别为学习能力、个人特质能力、职业能力及专业能力。

(一)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高职毕业生适应职场所需的基本能力。指高职毕业生进入职场时将知识的积累转化为实践的一种综合能力,并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有效获取适应职业发展的新技能的能力。Knight和Yorke通过对台湾进行的一项大规模调查显示,毕业生的学习能力是雇主最想雇佣的大学毕业生的基本能力。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学习能力”主要包括“信息获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阅读写作能力”6个指标。

(二)个人特质能力

个人特质能力是高职毕业生进入职场,被雇主认可、看重的一种个体能力,其是需要通过长期培养、熏陶养成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能够建立互信和帮助的人际关系能力,能够顾全大局处理好与上司、同事及顾客之间关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口头沟通能力。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个人特质能力”主要包括“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关系建立能力”、“口头交流能力”、“礼仪礼貌”、“冲突协调能力”、“协同工作能力”7个指标。

(三)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贯穿于毕业生整个职业生涯,是高职毕业生维持职业的核心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毕业生对自己从事职业的认知,能够对自己从事的行业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特别是行业发展前景、行业规则及行业平均工资水平等。二是对自己从事职业角色的认知,即能够对从事的职业进行长期规划,当从事的职业面对外部因素影响时,能够及时调整自己以应对变化,包括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积累。三是能够识别新职业机会,并能够获取职业提升的机会,主要包括个体的敬业精神及吃苦耐劳品质。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提取,“职业能力”主要由“职业兴趣”、“上进心”、“责任感”、“踏实认真”、“敬业精神”、“吃苦耐劳”、“诚实正直”7个指标组成。

(四)专业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职学生要适应企业的工作,必须具备符合企业要求的知识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也就是学生在学校里所获取的专业能力,是学生获得职业、维持职业和保持职业成功的核心要素。特别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产业升级,促使大学生必须拥有极强的专业能力,才能满足当今职业的复杂需求。一般来说,这种专业能力是高职毕业生在专业学习阶段所具备的相关专业领域的素养、知识、理论与技能,并能够把这种能力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专业能力”主要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相关专业证书”、“跨学科的知识”、“专业成绩排名”5个指标组成。

参考文献

[1]Richard Zinse. Developing Career and Employability Skills: A US Case Study[J].Education&Training, 2003,45(7):402-410.

[2]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90-92.

[3]李军凯.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2):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