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等师范院校田径课程和田径教学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等师范院校田径课程和田径教学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运用调查法、比较法等方法分析研究认为田径课程和田径教学实际和社会、学生个体的需要有了偏离,这和田径的课程设置安排与田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一些设想和合理化建议,为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寻找改革思路与解决所出现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供广大体育老师与学生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田径课程;教学;整体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288—02

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是师范体育教育的最高阶段。田径课程与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以及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师范生具有运用田径知识开展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力。而现实中田径教学片面追求达标,忽略了对运动技术以及锻炼身体的方法与手段的掌握。因此,要彻底改变田径教学目标单一、重达标、轻技术、轻理论的模式,要向发展掌握田径运动技能、重视田径基础理论、结合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培养合格的师资人才。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问卷法

设计问卷,对我院四个年级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田径课程与教学的看法。

(二)文献法

查阅有关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收集国内外有关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三)统计分析、比较法

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对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田径课程与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

1、教学大纲中的目的、任务不明确,缺乏师范特色

通过查阅文献,高师体育目的、任务生搬硬套,没有自己的特点。田径教学缺乏基本理论指导,发展方向不明。缺乏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意识的培养,突出达标的教学务实性。

2、教学内容凌乱,教法单一,项目设置分散

现阶段高等师范院校田径课可以说是高中阶段所学田径项目的重复,由于受学时限制,受其他项目设置的干扰,使田径教学项目设置分散,教法仅是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显得粗犷、单一,使田径教学变得沉闷、枯燥、无味。学生学习、锻炼的兴趣不高,严重影响了田径技能的掌握。

3、教学环节和途径出现脱节

田径教学现在只重视课堂教学,放松了对学生第二课堂的指导与管理,使田径教学在课后对学生继续教育这个环节和途径上出现脱节。

4、教学评价片面,缺乏全面性

现行的田径教学,师生相互反馈少。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的达标成绩评价,忽略了对田径技术掌握的评价;学生严重缺乏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这不符合高等师范教育的特性,使整体的教学评价缺乏全面性。

(二)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对田径教学的认知分析

对我院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果:“你喜欢上田径课吗?”很喜欢占1%,喜欢占18%,一般占46%,不喜欢占33%。“你认为大学田径课与中学田径课有区别吗?”有占17%,没有占83%。“你认为田径课应该从哪里改革?”教学内容占82%,教学方法占80%,教学形式占22%,教师水平占8%,教学时数应增加者52%,减少者48%。“你最想上的田径项目”,短跑33%,中长跑5%,跨栏跑60%,跳远22%、跳高79%,三级跳远32%,铅球27%,铁饼11%,标枪46%。“你认为田径考试应以什么为主?”达标8%,技术掌握71%,掌握技术能力21%。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项目比较感兴趣,比如跳高、标枪、跨栏跑等,而对有些枯燥、耐力型项目不感兴趣。其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在于意志品质以及自身身体素质的限制,其次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大的欠缺。对待田径运动技能的掌握取决于无达标压力的学习环境,原因是技术较达标更容易提高,并且课后能够继续锻炼与获得相应的技术指导。现在的田径课程与教学矛盾焦点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上,原有的方式、方法给学生造成片面认识,影响了高等师范院校田径运动的发展。因此高等师范院校田径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是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三)整体改革的依据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求体育课程向体育手段与方法方向转变,要求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手段和方法,把体育教育的着眼点放在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与未来工作中提高全体中学生的身体健康上。原有的教学计划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如何改变现有的教学体系,使高等师范院校田径课教学更加科学,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应该成为我们进行田径课程与教学整体改革的依据。

(四)改革的内容

1、教育思想的转变

高等师范院校田径课改革首要和关键的问题是转变传统的体育教育思想。彻底改变那种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对付考试为主体的旧思想,逐步转向“素质教育”,注重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将师范院校学生培养成具有自我教学能力、锻炼能力、训练能力的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指导者。

2、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要注意把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既要有助于健康,又要有助于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组织、指导能力。既要考虑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又要考虑体育师资的状况。

3、教学内容的更新

原有教学内容由技术实践课向基础理论课倾斜,增加田径健身原理及锻炼价值,注重运用田径理论知识指导体育社会实践活动,灌输终身体育思想。

4、教学方法的改革

运用新的教学理论,发现并完善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拓展能力。

5、考试方法的改革

改变过去考试重“结果”(达标)、轻“过程”(指导操作能力)的方式,实行“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的教师与学生的互相评价、反馈的“能力考试”。

6、开拓第二课堂是体育教学重要的延续与补充

抓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发挥“余暇体育”作用,促进学生养成锻炼活动的习惯。给予学生创造、施展和发挥的机会。让学生汲取在体育教学的第一课堂所学不到的知识营养。

三、结论与建议

(一)重新建立具有真正意义和特色的高等师范院校田径课程与教学体系,真正明确其目标、任务,结合师范生特点进行彻底地改革,突出师范体育的专业性与特殊性;(二)重新编写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考虑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发挥教学作用;(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兴趣,根据身体素质情况进行选项教学,体现一专多能,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加强田径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田径规则、裁判方法以及指导锻炼能力的田径知识。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改变以往教学方法,运用先进教育理论和形式多样的电化教育手段,为田径课堂教学服务;(四)在考核与评价上实行平行制。既考核田径运动技能的掌握,又评价其运动能力的水平,运动能力包括自身锻炼能力以及指导锻炼能力。把田径由纯竞技运动向掌握运动技能方向转化;(五)突出师范性、专业性和实用性。高等师范院校田径课程与教学的整体改革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师资人才。

参考文献:

[1]辽宁省体育局,辽宁省体育科学学会.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审视我国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2006,(8).

[2]高等师范院校普通体育课教材[J].高师体育,大连: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展望[J].浙江体育科学,1993,(4).

[4]体育研究中的跨学科取向—内涵、意义与方法[J].体育科学,2009,29(8):90—96.

[5]Committee on 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Medicine.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M].Washington D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4:26—27.

[6]赖天德.关于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若干问题[J].体育科学,1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