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凌锋:刀尖上的舞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凌锋:刀尖上的舞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我国,神经外科女医生不足百人,而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她曾因抢救凤凰卫视主持人刘海若、云南辑毒英雄罗金勇等闻名海内外,留下了很多传奇故事。

大脑和脊髓,方寸之地,生死攸关。“刀尖上跳舞,悬崖上散步”,有人曾这样描述神经外科手术的风险。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她的每一台手术都做得近乎完美。20年来,她完成介入放射治疗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5000余例,治疗范围和治愈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

“怀大爱心,做小事情”,是她的人生信条。为了救助云南丽江的地震孤儿,她发起设立了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民族孤儿救助基金,并将“特需门诊”变为“捐赠门诊”,她被300多名孤儿亲切地称为“妈妈”。

这就是我国第一位神经外科女博士、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执行所长凌锋。

“把握生命的瞬息变化,取决于医生的责任和意志”

“抢救病人,就像从井里往外拉人,很沉也很累。你使劲,他就会慢慢沿着井壁上来;你松劲,他就会掉下去。把握生命的瞬息变化,取决于医生的责任和意志。”在从医生涯中,凌锋最看重“责任”二字。无论是什么样的病人,只要有一线生机,她就绝不放弃。

曾有一名8岁的儿童患脑干巨大动脉瘤,在做完夹闭手术后,发生出血和缺血两种情况交替出现的现象,情况异常凶险,需要医生24小时在床旁观察,随时调整抗凝血药物。7天7夜,凌锋和她的同事们守在医院。有一天,她一摸孩子的身上,感到很烫。她意识到:高烧!如果不迅速降温,极有可能随时发生惊厥而导致意外。她来不及叫护士,抓起一瓶酒精,就泼在孩子身上,拉过电扇就吹。10分钟,孩子的体温就降了1℃。

而在病房之外,孩子的父母也坐了7天7夜。当一脸憔悴的凌锋走出病房时,孩子的母亲说:“大夫,我知道你们尽力了。不行就别救了,我们也实在熬不住了,放弃吧!”凌锋问:“是没钱了吗?”家长答:“经济没问题,主要是精神撑不住了。”凌锋说:“还不到山穷水尽,你们再和我坚持7天吧!”于是,凌锋又在病房里坚守了7天。等到第15天,当所有人的精神和体力都到了极限之时,孩子却奇迹般地苏醒了!

回忆起那一幕,凌锋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那种成功让你觉得,再付出多少都值得!病人是用康复来回报你的努力。所以,我觉得医生应该感谢病人,是病人的信任和顽强,让医生享受到了职业的快乐。”

2004年,一名东北妇女患脊髓血管畸形。辗转了多家医院,都没有专家敢做手术。当她见到凌锋时,钱已花掉了大半。凌锋看过片子,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畸形的血管长在脊髓和延髓交界处,而且是在腹侧颈髓内,属于手术。但是,如果不做手术,血管迟早会再破裂,随时有生命危险。在经过缜密的论证后,凌锋向病人讲清了利弊,病人出于对凌锋的信任,将自己的生死大权交给了凌锋。凌锋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信任的分量,并为此做了精心的准备。在高倍显微镜下8个小时纹丝不动,她像是在精心雕琢一件稀世之宝。手术非常成功,但康复需要时间。在监护室住到一个月时,病人的钱用完了。护士问:“如果欠了费怎么办?”凌锋说:“钱没了可以挣,人没了就挣不回来了,继续救治!”结果,病人慢慢好转,可以活动了。但遗憾的是,有一天病人忽然不辞而别,留下的是8万元的欠款。然而,凌锋并没有生气,她最欣慰的是病人的康复。事后,她和同事们用几个月的奖金替病人还了债。一年后,病人的丈夫来到北京宣武医院,一是感恩,二是还债。同时,他还带来了妻子逛街的照片。看到这张照片,凌锋兴奋得像个孩子:“看,我们的心血没有白费!”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全力以赴,尽善尽美。”这就是凌锋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

“在攀登科学顶峰的途中,哪怕碰得遍体鳞伤,我也在所不惜”

2007年9月,凌锋实现了一个梦想:历时十年,她和同事们翻译出版了世界显微神经外科创始人亚萨吉尔教授的6本巨著――《显微神经外科学》。

在售书仪式上,凌锋动情地说:“十年里,我为会诊和学术活动飞行了几百万公里,机舱就是我最好的翻译室。这6本书,我通读了十几遍,有幸成为神经外科医生中精神最富有的人之一。”

亚萨吉尔被誉为“二十世纪神经外科泰斗”。他有一句名言:“不管疾病的海洋多么汹涌,也要帮助病人安全地渡到健康的彼岸。”大师的教诲,激励着凌锋不断攀登医学高峰。

早在20世纪80年代,凌锋就赴法国学习神经外科技术。此后,她成为我国第一个同时掌握介入神经放射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人,终结了我国不能做神经介入治疗的历史。同时,她不懈探索未知领域,解决了很多世界公认的难治之症。

脊髓血管畸形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为了攻克这一难题,凌锋对人胚胎脊髓血管的发生发育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终于发现了降低致瘫率的奥秘。她提出了“脊髓前动脉栓塞的颗粒直径不能小于100 um”的观点,同时首创了畸形血管栓塞与手术切除相结合的治疗手段,将脊髓血管畸形治疗的临床改善率提高到84%,居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她已治疗1,200多例脊髓血管畸形,是世界上例数最多、效果最好的一组数据。

过去,医学界都认为:脊髓里的血管畸形是无法手术的。因为脊髓是人体的功能密集区,每一个立方毫米都主宰着生命的关键功能。稍有不慎,病变除了,人也瘫了,可谓“玉石俱焚”。

凌锋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畸形血管长在脊髓里,就如同“泥鳅”钻在“豆腐”里。假如把“泥鳅”留在“豆腐”里,一旦破裂出血,必然冲毁脊髓;假如把“泥鳅”全拖出来,“豆腐”没了支撑,也就散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介入的方法让部分“泥鳅”死在“豆腐”里,以保持“豆腐”的完整性。而对于成团的“泥鳅”,手术切除的路径又该如何走?凌锋在观察胚胎中发现,血管的外面有一层极薄的膜,并非和脊髓缠在一起。而这层膜就是手术的边界,可以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从此,手术的打开了一扇“天窗”。实践证明,沿着这条手术路径,绝大多数病人都获得了救治。

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凌锋越来越意识到:我国脑血管病患者每年达200万人,仅仅靠单一治疗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建立多学科联合的团队,才能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于是,她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思路――诊救治康一体化模式。

2001年,她率先将这一模式运用到宣武医院,开辟了一条脑血管病“绿色通道”:病人送到急诊室后,由脑血管病专科医生首诊,在影像学基础上诊断病因,确定脑卒中或脑血管畸形,据此再作出手术、介入或是药物治疗的决定,患者如需康复治疗,再将康复提前到重症监护病房并延伸到社区。如今,这一模式已推广到全国各地。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凌锋形成了一套“整体自洽理论”。她认为,人体的维生系统存在一个内稳机制,它能进行自我调节,以保持生命的稳态。无论内科还是外科,都不应过度干预,而应促使人体通过自我调节达到内稳。救治刘海若,就是这一理论的成功案例。

“在攀登科学顶峰的途中,哪怕碰得遍体鳞伤,我也在所不惜。”这就是凌锋――一个不倦的攀登者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