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校园环境中公共艺术建设的原则与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校园环境中公共艺术建设的原则与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文章就目前高校校园环境公共艺术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索,从独特的视角对校园公共艺术建设的原则方法提出了新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校园环境 公共艺术建设 新型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指位于公共空间中面向公众的一切艺术形式,它通过公共场所直接面向公众,具有公共性、开放性、艺术性和文化性等基本特征。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艺术一般是指能满足视觉美感的视觉艺术,如建筑、雕塑、景观、生态艺术等。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介入,公共艺术在形式和内涵上有了较大突破,融合了各种现代科技、文化元素的公共艺术形式百花齐放,诸如激光艺术、声电艺术、影像装置艺术等新型艺术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这些与前沿科技结合的新型艺术超出了传统公共艺术的静态意义,能够在公共空间与公众之间发生一定的互动行为,具有体验性、尝试性、动态性的特点。

高校校园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因其所处的特殊场所——大学校园空间中而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共艺术。首先,它的受众是当代大学生。大学生群体有别于商业居住空间中广义上的“公众”,这一群体的个体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得他们在年龄、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等方面既存在共性又有个性。高校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形式应符合大学生社会化的需要与自我确定的需要并引导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目前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无目的性、无计划性问题,价值观扭曲问题,学习积极性不高、创造意识不强等问题。其次,高校校园中的公共艺术是传播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平台。要让身处校园中的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学校产生较强的存在感和认同感,就需要通过公共艺术反映校园传统文化、行为文化,营造校园的场所精神。最后,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是对课堂知识进行隐性教育的最佳载体,是学生除课堂外进行再学习、再受教的学习平台,因此,校园公共艺术应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以实现“信息—知识—智能”的转换为主要目的,完成由信息传达到知识接受再到智能创造的引导过程。

高校校园环境中公共艺术建设是近年来高校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对近年来部分高校校园建设公共艺术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校园公共艺术建设应做到规划长远、布局明确、个性鲜明、重点突出

高校校园公共艺术植根于深厚的校园文化,嫁接社会多元文化的精华,在当代高校校园建设的大潮中栉风沐雨地成长。然而,受到决策阶层的影响,目前许多高校校园公共艺术建设却被边缘化,主要体现在这些高校在公共艺术建设上毫无规划和布局、公共艺术品造型设计及其色彩美学欠缺、公共建筑的过渡性空间繁杂无序、公共艺术品与空间环境格格不入等方面。同时,一些高校校园建设常盲目照搬、抄袭公共艺术形式,导致在题材、形式、内容上出现大量雷同,丧失了大学环境自身应有的个性和特色。一个最常见的案例是:一些高校在图书馆或者行政大楼前都布局了一些相同的历史文化名人或者科学巨匠的雕塑来提升校园的文化形象,但是这些雕塑本身并不代表学校的个性文化和特色文化,导致当我们走进这些高校时总是对环境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受,并由此对这些高校的文化底蕴产生了质疑。

还有一些公共艺术由于选用材料与尺度的考究不够细致,导致艺术品建成后与理想的状态差距较大。如艺术化设计的公共休息椅,由于材质的选择随意性大,建成后冬天冰冷无人坐,夏天被阳光照得滚烫也不敢坐,最后成为一件只能观赏的艺术品;又如草地上的音乐雕塑,设计成各种小动物、小植物造型,本被用来作为陶冶情操的艺术品,由于没有注意到设置的材料与尺度,建成后的艺术品往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却不能再发挥其本来的功能,不是音乐播放不了,就是因放置位置不当,使得造型与色泽发生变化,失去其作为艺术品的价值。

以上问题的解决首先取决于对公共艺术方案是否进行长远有序规划,在规划时确定好每个阶段建设的目的与任务。其次,在初期应对公共艺术项目进行全面调研、评估,不应一味模仿、抄袭,建设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和校园环境的变化对校园公共艺术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使之风格鲜明,重点突出。最后,公共艺术品的选材、尺度设计、品质等应能符合设想的效果,其形式与内涵必须统一。另外,在校园公共艺术的布局上,从性质上应有明确的区域划分,比如生态景观艺术、声光电等新型科技艺术、游戏娱乐艺术等不同性质的公共艺术形式最好能分开布局,在各自的区域内形成独特的艺术现象。

二、将公共艺术作为大学生课堂外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进行合理规划、设计

大学校园中的公共艺术形式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是对大学生进行隐性教育的最佳载体。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该理论认为,通过适当的艺术教育可以促使每一种智能开发到更高的水平,每一种思维都能导向艺术思维的结果,即表现智能每一种形式的符号都能(虽不一定必须)按照美学方式排列。“多元智能理论”以开发学生多元智力为前提,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手,把艺术教育的育人价值放到很高的位置。对此,北京邮电大学钟义信教授所著《“信息—知识—智能”生态意义下的知识内涵与度量》《论“信息—知识—智能转换规律”》等文章也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艺术品传达的信息在知识和智能间转换的规律。

事实上,通过多次对学生的访谈得知,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获取途径上,在课堂外所掌握的知识远远要超过课堂中所学到的,环境中大量存在的隐性知识对大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这种情况,大学校园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建设应充分考虑校园中学生既是单个个体的同时,在学习、生活、思想上又是有着密切关联的群体这种特殊性。在公共艺术建设中,紧密结合高校的学科特点,让学科知识隐于公共艺术品中,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英国莱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Leicester ISC)校园中由艺术家设计的公共艺术与课程结合的场景以形象思维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实践掌握,中国美术学院学生参与制作的校园公共艺术墙将课程中学到的点、线、面元素运用到了实践中。在一些高校的计算机学院附近的环境中,经常可以遇见大量与前沿科技有关的数码艺术品,它们大多与计算机知识有关,能产生思考、与人互动。而在物理、化学学院的空间环境中,各种结合了数理化知识的艺术品的设置,通过切身体验与感受让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物理、化学知识。

三、公共艺术的构思、设计、策划、建设过程需有一定比例的师生全程参与研讨

当前高校校园环境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整个设计、策划、建设过程由少数领导说了算或由投资者、管理者独自决定方案,师生难以参与到公共艺术方案的决断中去建议、选择或批评,直接导致了校园公共艺术一定程度上的意识形态化和个人喜好倾向。决策阶层的话语垄断客观上造成了目前高校公共艺术建设滞后、发展不迅速。针对这一影响高校公共艺术建设发展的首要问题,笔者在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设计、建设、评估等环节面向校园的师生召开了听证会,以师生建议为重要参考,在建设过程中一定比例的师生全程参与,将师生的实际需求考虑进来,体现师生的诉求。

四、高校校园中的公共艺术建设在力图展示当代多元文化的同时,应努力避免校园传统文化的缺失

多元文化可以归结为在社会更新转型的过程中不断涌现的各种新的文化形式,这些新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其中,大众文化是多元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大众文化所指的是当下大众的消费娱乐方式及态度,以及这种方式下所展示的一切文化现象。大学生群体即将从求学者转变成为社会工作者,因此,在高校校园环境中展示当代社会生活的各种文化现象是必要的。校园公共艺术对大众文化的展示和传达满足了大学生群体成长过程中心理与生理的现实需求,为当代大学生在高雅文化与流行文化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

但我们注意到,在不少高校的新校区建设或旧校区改造过程中,决策者过多注重对多元文化的展示,注重对校园内新的视觉形象、艺术设施的设计与改造,力图将所有的旧貌变新颜,忽视了老校区环境中原有公共艺术长期以来形成的场所感和人文积淀,忽视了对学校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最终导致了校园经典传统文化的逐渐丧失。当代大学校园就校园建设而言,在传统文化的建设上有个很大的共性,那就是中国式园林文化建设。曾几何时,东方古朴的园林生态艺术一直是众多高校公共艺术建设的重点所在,良好的生态艺术曾使得校园环境对于学校师生犹如鸟之于栖巢那样自然,中式古典园林艺术以其特有的精致、典雅、多姿的诗性审美空间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诗性学习生活空间,这个空间有着博大的人文关怀、良好的自然生态、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近年来,在很多高校的校园建设中也难以见到这一场景,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充斥着新兴文化的校园环境。中国美术学院王澍教授在校园建筑的设计上做出了好的表率,他以经典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完美的、极具中国特色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形象。南方民居中常见的砖、瓦、檐、竹、木,让王澍的建筑充满了江南的灵性。整个象山校区的建筑,片片鳞瓦,铺陈栉比;重重密檐,错落有致。王澍说,做瓦檐的时候,一直在想象学生从窗外看着雨水从瓦檐上滴落的浪漫场景。另外,瓦檐还有着奇妙的实用价值。瓦片间充满了交叠出的缝隙,这是天然的空调机,夏天的时候,风从缝隙间吹出来,自然地形成习习凉风;而冬天,这些缝隙又会对风力形成自我调节。

五、高校校园中公共艺术建设应与前沿科技结合,不断创作具有体验性、交互性、尝试性等特征的新型公共艺术形式

大学校园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重地,高校校园中的公共艺术建设应更多注重科学手段与艺术形式的结合,极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目前,很多高校由于受资金投入所限制或决策者的思维局限,公共艺术品的科技投入普遍较少,科技利用率不高。

数字化公共艺术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的心智,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的生活提供了娱乐、游戏、学习等更多可能,与科技相结合的校园公共艺术以全新的视觉感受、心理感受、身体感受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现代科技的发展带动了艺术创作向多元发展,丰富了公共艺术的形式和内容。数字化艺术形式如动力与光艺术、声音艺术、影像艺术等越来越多地涉入生活,这些艺术形态区别于传统的观赏性艺术形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艺术与人的互动交流,实现了艺术在时间与空间中的传输。

总之,大学校园环境中越来越需要更多的数字化艺术参与。可以预见的是,在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下,具有交互性能、体验性能的公共艺术将成为校园公共艺术建设的主流形式,这将使大学校园中的公共艺术不断超越传统的艺术范畴,呈现出新的艺术生命力。

(注:本文为2012年度湖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隐性教育观视域下的高校校园公共艺术创建研究》阶段成果,课题编号:12C0639)

参考文献:

[1]翁剑青.公共艺术属于“大众文化”吗?——兼谈公共艺术与多元文化状态的关系[J].雕塑,2010(8).

[2]陈顺强.诗性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分析[J].华中建筑,2010(6).

[3]]田喜.新媒体与互动艺术[J].当代艺术,2011(1).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