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指浅屈肌腱束修复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断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指浅屈肌腱束修复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断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应用指浅屈肌腱束加强修复近节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断裂,观察该方法疗效。方法:自2003年以来,对6例23指近节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断裂,采用部分指浅屈肌腱显微技术加强修复。用细克氏针在侧副韧带起点处向健侧钻两个相距2~3 mm的骨孔穿过钢丝,切开屈肌腱鞘,从指浅屈肌腱一侧近端切取所需长度肌腱束,此肌腱束穿过钢丝孔,保持肌腱束的合适张力,用5/0~7/0无创线缝合于浅腱止点,应用8/0针线将肌腱束缝合于韧带上。术后伸直位夹板固定4~6周。结果:经6~12个月随访,优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83.33%。结论:应用指浅屈肌腱束显微技术加强修复近节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断裂,手术损伤小,就地取材,是一种较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指浅屈肌腱 指间关节 侧副韧带

我院自2003年以来,对6例23指近节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断裂,应用指浅屈肌腱束加强修复,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6例23指,男5例,女1例。年龄16~46岁,平均24.6岁。食指3指,中指2指,环指1指。桡侧4例,尺侧2例。其中侧方撞击伤1例,扭伤2例,合并撕脱骨折2例,掌板撕裂1例。体征:指间关节梭形肿胀,屈伸受限,侧搬试验阳性。术中发现断裂位置:中部横形断裂4例,中部斜型断裂1例,止点撕脱1例。同时发生撕脱骨折2例。

手术方法:臂丛麻醉,患肢上止血带,手指伤侧从中节指起向掌指关节处纵S形切口。在10倍显微镜下锐性分离,到达断裂韧带处,充分明确侧副韧带损伤程度,镜下看到,断裂周围有韧带拉长松弛现象。将掌侧皮肤及神经血管束一同牵开,显露屈指肌腱纤维鞘,纵弧型切开纤维鞘,从浅腱分叉处到达浅腱止点。显露指浅屈肌腱在指侧方的止点。然后用细克氏针在侧副韧带起点处钻两个相距2~3 mm的骨孔。用小骨刀在两孔之间开一个浅槽。此时伸直位量好所需肌腱束长度,从指浅屈肌腱分叉处或更近处切取1/4~1/3宽度指浅屈肌腱束。注意保留浅腱止点附着部。将此肌腱束牵出侧面。钢丝弯成“U”形从两骨孔穿过,肌腱束从钢丝下穿过,嵌在骨槽中,折返到浅腱止点处,保持合适张力。用5/0~7/0无创线缝合于浅腱止点处,肌腱束折返时编织成8字型,用8/0针线缝合肌腱束于侧副韧带上,并缝合副韧带断端,健侧穿出钢丝用纽扣固定于皮外,并适当加压。用8/0线缝合腱纤维鞘6~8针,冲洗伤口,缝合皮肤。术后伸直位夹板固定4~6周后取钢丝。术后2周开始主动屈伸远指关节。

结果

本组经过6~12个月随访,根据Saetta标准[1],优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为83.33%。

讨论

近节指间关节为一滑车关节,双侧主要由侧副韧带与副韧带维持稳定。两者中又以侧副韧带更为主要。由于中节指骨与近节指骨向桡侧锐角相交,且侧副韧带非常薄,在遭受侧方暴力和扭转力时,易发生断裂,常合并关节囊撕裂,引起关节肿胀、不稳定[2]。由于此韧带菲薄,断裂后回缩,断端不齐,单纯缝合极为困难,且易于撕脱。因此我们自2003年开始采用显微外科方法,用指浅屈肌腱束加强缝合。由于维持了此处软组织张力,增加了韧带愈合机会,减少了负损伤的发生。

指浅屈肌腱自掌指关节平面起,在近节指骨近中1/3交界处分成两半,分叉后转到指深屈肌腱深层,到近节指间关节平面再分叉称为尺侧和桡侧分裂带,双分裂带各分为交叉带与未交叉带,一侧交叉带与未交叉带结合或终腱。止于中节指骨中部掌面侧缘,指间关节侧副韧带起于指骨头的圆形压迹,止于底外侧的结节,为斜向纤维。应用指浅屈肌腱部分条束,一方面指浅屈肌腱较坚韧,且止点较为接近,另外从侧副韧带起点处固定此束,其纤维走向接近侧副韧带的纤维走向。再者取此肌腱束对手指屈伸功能无明显影响。本组未见1例肌腱粘连和无力。而且手术相对简便,不增加额外损伤,是一种指关节侧副韧带断裂的较好修复方法。

用显微外科技术可使额外损伤减少:①有利于观察副韧带损伤程度,可以正确判断侧副韧带与关节囊的损伤范围,根据范围决定切取肌腱束的宽度,同时在分离腱纤维鞘时,可以避免损伤腱纽,防止肌腱血运破坏,而且利于侧副韧带断裂缝合[3]。②缝合肌腱束于周围侧副韧带上,目的在于与缝合后副韧带共同发挥稳定作用,相互增强,减小张力,保证愈合。③严密缝合腱纤维鞘,用6/0~8/0无创线缝合,防止粘连[4]。④侧副韧带起点钻孔时,应保持缝合后肌腱束纤维方向与侧副韧带接近。

参考文献

1尹维田,王首夫.手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0,4(1):14

2谢日希衷,崔志民,孟宏.手指屈肌腱损伤的显微修复.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5,9(2):97

3邢新,郭恩覃.肌腱缝合技术和缝合材料.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3,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