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山地城市滨水带复合型立体景观设计趋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山地城市滨水带复合型立体景观设计趋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从城市发展史看,聚落的形成往往与河流、海洋、湖泊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平洋全书》中就有“依山者甚多,亦须有水可通舟楫,而后可建,不然只是堡塞之处”之说。水是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然而人类的人口和经济增长给地球的水资源和水环境带来很大压力。本文介绍山地城市水带复合型立体景观设计趋势,其中“复合型立体景观”这一设计思路,是一种将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城市生态系统等多方面进行有机叠加后所表现出来的景观。它不仅有绿化功能,也融合了观景、购物、休闲、娱乐、商务、历史文化展示等诸多方面的功能。

【关键词】山地城市;滨水;立体景观

一、山地滨水城市的空间拓展

在山地滨水城市发展历史中,城市空间的拓展过程可以概括为城市向山体拓展,城市向水面延伸和提高空间利用率三个阶段,且同时进行。

(1)城市向山体拓展

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巨增,城市规模逐渐扩大,但河谷地带没有足够发展空间,因此在城市发展初期,城市建设用地就开始向内陆拓展,至今没有停步。在山体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逐步从山脚向山体蔓延,最终遍布整座山。

(2)城市向水面延伸

有山多有水,山地滨水城市有水环绕,一方面为城市的生态景观增色不少,另一方面也对城市空间的拓展造成诸多限制,有利有弊。但人都有亲水性,人类靠自己的智慧解决了这一难题,城市发展逐渐向江面延伸。

(3)城市的上天入地——提高空间利用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活动日益频繁,城市建设用地的局限和人口增长的压力,城市建设密度不断增长。在这种形式下,城市正在“上天入地”地“生长”着,地下空间和地上空间的运用将愈来愈广泛。

随着城市空间的三维集聚,城市空间格局显示出集约化发展的趋势,复合型立体化协调发展为一条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道路,城市综合体建筑的出现说明了这一点。社会发展让人们对公共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城市景观设计趋势也朝着复合型立体化方向发展。

二、山地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特点

无论平原城市还是山地城市,滨水带都是城市景观体系中一道不可忽略的风景线,它是城市向外展示的窗口。山地滨水城市有着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文化传统,其滨水空间景观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内涵和视觉审美规律,主要有结合自然、景观层次丰富和多视点等特征。

三、目前的设计误区

在城市滨水景观的具体规划设计中,还存在不少误区,有的为了追求绿化美化效果,在城市滨水处筑起几百米宽的绿化带,并以保护自然的名义禁止人们随意进去;也有的是为了树立大气开放的形象,在滨水区域修建宽阔的海滨大道或滨河大道。这些做法,其实都有利于滨水景观和谐。如今,我国的城市滨水资源已非常稀缺,要让这些稀缺资源真正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就不能光从观赏角度出发,而应更多着眼于滨水景观的使用功能。如何规划和设计才能充分发挥滨水区,这是国内外学者们一直研究的课题。

四、山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策略

传统城市景观都是沿着二维平面生长的,如街道、广场、园林等城市空间景观主要在城市地面上发生、发展。在城市职能体系日趋复杂的今天,这种方式不仅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同时导致城市不能很好实现。复合型立体化景观讲究空间功能和景观层次的设计,是从地上到地下、地面到空中,是系统化、网络化、二维化的景观。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水岸线的保护和利用

滨水岸线是城市景观特色的主要体现地段,应尽量开敞,形成以休闲为主的综合性公共生活空间。因此,自然的江岸形态应该得到尊重和利用。

平直的岸线会使水的流速加大,导致水土流失,且直线型是很单调的景观,客观上将会造成单一的游憩活动;曲线的岸线形态与水的运动相适应,并且具有连续、多变的景观角度,当曲线向内部凹进时容易形成向心感,适宜设置滨水步行道和营造视觉和活动的中心点,如小广场或观景平台等;垂直的水岸线形态为建筑的设置提供了 方便,并且可以利用其围合空间作为一些水上运动的场所;折线的岸线形态增加了更多临水岸线长度,适宜设置小型船舶停靠的码头,也可以组织钓鱼活动。像山地城市这类因地形高差变化和对滨江绿化有控制要求的城市滨水带,更应采用不规则的自由形态,而不是方方正正的用地边界。

(2)强调滨水带空间环境的整体性

滨水地区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开发空间,具有城市“门户”和“窗口”的作用,其环境设计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在设计时应强调滨水空间环境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强调其功能复合性。

(3)滨江地区建筑物的绿化方式

城市中,尤其在大城市,高层建筑的增多,使垂直方向的面积随之增多,使用竖向绿化可以弥补城市地面绿化面积有限的缺点。竖向绿化是指在建筑物垂直方向上进行的绿化,包括建筑物与地面的交界处,建筑墙体、建筑阳台和窗台、构架、一定坡度的屋面等处进行的绿化。对于滨水建筑,它向水面或水下延伸的建筑体的景观设计更为有趣,环抱着建筑物的水将是它最好、最自然的景观。

(4)滨水带休憩空间的设置

滨水游憩空间的开发从根本是要实现人们的游憩活动。对人的滨水游憩活动进行分析,可以分为娱乐型游憩、观景型游憩、体育型游憩、聚会型游憩等10个方面。不同的游憩活动对应不同的游憩空间,与水的关系也有所不同,在规划设计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综合选用并设置。休闲与游憩系统,具备以下四个特征:开放性、连续性、包容性和导示性,是我们可借鉴的有效设计原则。成功的滨水地区游憩改造,都将滨河地区的优美环境和城市的商业、娱乐建筑联系在一起进行开发,例如日本的亚太贸易中心,将滨水区的开放空间和城市的商业建筑结合起来,形成了丰富、协调的游憩环境。

五、展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滨水景观越来越重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复合型立体景观,具有针对性和迫切性。纵观城市滨水带景观的发展,复合型立体景观肯定将发展开来。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今后在大规模的城市滨水区更新改造和再开发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地域性特点,与文化内涵、风土人情和传统滨水活动有机结合,保护和突出城市历史景观的形象特色。

参考文献:

[1][丹麦]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吴家骅著,叶南译.景观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