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汉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趋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汉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趋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汉语文教学改革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牵涉的面很广,需要探索的问题很多,改革实践的内容也很丰富。正视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汉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认清改革的发展趋势,更新观念,继承借鉴,一个既有科学性又有民族性的中国特色的汉语文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大有希望的。

关键词:课堂 教学 改革 趋势

汉语文教学要为全面提高未来的人才素质服务,进一步探讨汉语文教学科学化的道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汉语文教学新体系。为了实现这个总目标,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习理论,更新观念

汉语文教学改革要深入下去,必须紧密联系汉语文教学的实际,深入探讨汉语文教学的规律。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汉语文教改同素质教育挂起钩来.其实上面论及的种种新的教学方法,都把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放在首位,其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参与学生的全面性上是与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位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及促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要培养学生能适应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需要、能独立解决生活中不断出现和变化的汉语文上的问题的能力,能否做到这一点,才可以评价这学生的汉语文是学得好还是坏。实际上作为教师,也就达到了汉语文教育的目的,这样,整个汉语文教育的现状也就改变了。同时,素质教育进入课堂教学领域,无论课程设计的如何好,教材编得怎样精彩,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让学生去主动学习。而这种新的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正是把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学习教育学理论的过程中更新观念,以更新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测量和教学评价的改革,汉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一定会出现一个新局面。

二、基于资源整合的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量剧增,信息传递方便快捷,信息传播途径多样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汉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实现基于资源整合的教学是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必然结果。

资源整合是教师从“讲授者”向“促进者”角色转变的支持因素。当前汉语文课堂有两种基本教学方式:讲授型教学和活动化教学。非讲必讲不可就用讲授型教学;可讲可不讲,就用活动化教学。不管是讲授型还是活动化教学,教师必须要站在一个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教学生学”。因此,必须关注知识类、工具类、案例类、素材类的不同资源对于要讲授、要活动内容的支持作用。

三、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改革的关键

首先要改变教师的观念,要有不断创新的能力。改革观念,包括二个方面,一是汉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及策略的改变,教师教学思维的改变。二是评价体系的改变。既然旧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那么作为教师就要探索一条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的汉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及策略,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著名的成功教育专家冯恩洪也说:一个成功的教师,当他发现第一种教学方法不好时,他会寻找另外一种方法去教学。这种做法,其本身实际上也是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兴趣。兴趣,是一个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一个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了,才能全身心的投入,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充满活力。也是学生学好汉语文、掌握汉语文能力的第一步和关键的一步。改变教师的观念,要让广大汉语文教师树立大汉语文观念,汉语文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并不仅仅局限于几篇课文。

改变教师的观念,还表现在教师对自己职能的定位上。教师要给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一个优质的环境。这个环境的营造,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时候,更多的是要使教学的课堂有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平等的氛围。教师对学生要宽容。虽然在知识上教师的知识相对学生来说要多,然而在人格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特别是在追求知识上更要平等。在学习上,教师要有让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和观点甚至对教师的教学提出质疑的气魄。只有学生学习的环境宽松了,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去思考、去探究、去发展。

四、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汉语文教学改革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牵涉的面很广,需要探索的问题很多,改革实践的内容也很丰富。目前,主要应该探索和实践的有以下四点:1,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听、说、读、写活动,培养他们学习汉语文的兴趣;2,探索精讲精练、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教学的计划性和科学性,特别是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3,探索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之间的关系,精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积极参与朗读、课上讨论、分角色表演、课外小组等活动;4,探索如何减轻师生的课业负担,把精读、略读、速读结合起来,提高汉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汉语文教学质量。

五、在汉语文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汉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汉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致使学生对汉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总之,面对汉语文教学的现状,既看到十几年来汉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有了很大的进步,又看到汉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回顾汉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既看到道路的曲折,又认识到深化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正视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汉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认清改革的发展趋势,更新观念,继承借鉴,一个既有科学性又有民族性的中国特色的汉语文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大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