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拔罐疗法 第3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拔罐疗法 第3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拔罐疗法是指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出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形成局部充血或者淤血现象的一种外治疗法。拔罐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是在中医理疗指导下,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的一种自然疗法,历史悠久,在防治疾病、解除病痛、保健强身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历史渊源

拔罐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称之为“角法”,是一种用挖空的兽角(动物犄角)磨成有孔的筒状,刺破脓肿后以角来吸拔脓疮、吸除脓血的外治法。早在两千多年前,《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古人用“兽角”做成罐具治疗疾病的记载。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用牛角来治疗痈肿,鉴于当时此法盛行,若使用不当易造成事故,故书别强调要慎重选择适应症。

在唐代,拔罐工具有了突破性改进,人们掌握了竹筒的制作工艺,采用水煮吸拔的方法,最后发展成现今的水罐、药罐,大大丰富了拔罐疗法的内容。

到了宋金元时代,拔罐疗法的名称由“吸筒法”替换了“角法”,而使用竹罐;拔罐方法也进一步由单纯水煮的煮拔筒法发展为药筒法,即先将竹罐在按一定处方配制的药物中煮过备用,需要时,再将此罐置于沸水中煮后,乘热拔在穴位上,以发挥吸拔和药物外治的双重作用,然而,此时的药罐法,药物种类及用量均较少,是药罐法的开端。

在明代,拔罐法已经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当时一些主要外科著作几乎都列有此法,主要用于吸拔脓血,治疗痈肿。在吸拔方法上,较之前代,又有所改进。用的较多的是将竹罐在多味中药煎熬后的汁液中煮沸直接吸拔,所以,竹罐又被称之为药筒,较之宋代的药筒法,无论是药物种类及剂量,还是使用方法方面,都有明显进步。

清以前,文献记载的诸多拔罐疗法,虽在罐具、吸拔方法、药罐等方面有所改良和提高,但在临床应用方面却不能脱离疗痈疮疡这类外科阳热实证。至清代,拔罐法有了更大的发展。首先,是拔罐工具的又一次革新。竹罐尽管价廉易得,但吸力较差,且久置干燥后,易产生燥裂漏气。为补此不足,清代出现了陶土烧制成的陶罐,并正式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火罐”一词。其次,拔罐方法上有较大进步,拔罐部位上一改以往以病灶区作为拔罐部位,采用吸拔穴位来提高治疗效果。再者,拔罐疗法的治疗范围也突破了历代以吸拔脓血疮毒为主的界限,已从单一的外科发展到内科多种病症的治疗。

从以上考证可知,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火罐质料由动物犄角逐步改进为竹罐、陶罐、玻璃罐等;拔罐方法上,从煮水排气发展到燃火排气;临床治疗方面从单纯吸拔脓血、吸毒排脓等治疗外科疮疡疾病发展到治疗风寒痹病及虚劳喘息等外感内伤疾患。

目前市场有真空拔罐器等,是以利用机械抽气原理使罐体内形成负压,罐体吸附选定的部位,使皮下及浅层肌肉充血,刺激人体皮部、经筋、经络穴位以达到排除毒素、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固本、促进新陈代谢、调动脏腑功能最终以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非药物物理疗法。其吸收了传统罐具的优点,利用现代手段,克服了传统拔罐的缺点,使中医古老的拔罐法又焕发了青春。

拔罐器的主要特点是罐体透明,罐内负压可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和病情随意调整,易于观察罐内皮肤变化,便于掌握拔罐时间,较之传统意义上的火罐,疗效一致,但使用更安全,无烫伤之优,操作简便,不易破碎,所以既适用于医院,又更广泛地适用于家庭。

适用范围

拔罐法常见的有火罐、真空罐、水罐等,罐的口径也大小不一,拔罐的应用方法中有闪罐、留罐、排罐、走罐、摇罐、提罐、刺络拔罐等,使用时候应该根据病情以及部位的需要而定。

拔罐适应的疾病

内科疾病 感冒、咳嗽、肺痈、哮喘、心悸、不寐、多寐、健忘、胃脘痛、呕吐、反胃、呃逆、痞满、泄泻、便秘、腹痛、胃下垂、饮证、痿证、眩晕、胁痛、郁证、水肿、淋证、癃闭、遗尿、遗精、阳痿、男性不育、阳强、风温、暑湿、秋燥等。

外科疾病 丹毒、头疽、疖病、乳痈、脱肛、急性阑尾炎、急性胆绞痛、急性胰腺炎、急性输尿管结石等。

骨科疾病 落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肩关节周围炎、颈肩纤维织炎、肱骨外上髁炎、坐骨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炎、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类风湿性骨关节炎等。

妇科疾病 经行先期、经行后期、经行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闭、痛经、白带、黄带、赤带、妊娠呕吐、产后缺乳、产后腹痛、不孕症、产后大便困难、产后发热等。

儿科疾病 小儿发热、呕吐、泄泻、厌食、夜啼、遗尿、百日咳、腮腺炎等。

皮肤科疾病 缠腰火丹、银屑病、牛皮癣、斑秃、湿疹、瘾疹、风瘙痒、漆疮、疥疮、蛇皮癣、皮痹、白癜风等。

五官科疾病 睑弦赤烂、流泪症、沙眼、目痒、目赤肿痛、目翳、远视、近视、视神经痿缩、鼻塞、鼻渊、鼻鼽、咽喉肿痛、乳蛾、口疮、牙痛、下颌关节紊乱症。

人群中除了太虚弱的人不适合拔罐外,其他可以适当选择相应的拔罐方法。

家庭疗法

1、注意根据情况选择:一般身体强壮、肌肉丰厚、风寒邪气较重时候适合用火罐,体质较弱、肌肉瘦薄、皮肤娇嫩、畏火的人适合真空抽气罐。

2、拔罐后应注意休息5~10分钟,饮用一杯温开水,不可以进行冷水浴。有人起罐后局部皮肤常出现水蒸气,这时候可以用干棉球擦干。若有水泡,水泡较少,不需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若水泡过大,可以用一次性消毒针从泡底挑破,放出水泡后再用消毒棉球擦干。在罐痕消退前,不宜再进行拔罐。

3、有人因为过度虚弱、疲劳、饥饿或者恐惧等原因在拔罐中出现头晕、恶心、冒冷汗、胸闷心慌等晕罐现象时,可先起罐,让其平卧休息,适当饮温开水或者糖水并按合谷、内关、太阳、足三里等帮助其缓解症状。

4、应该注意心脏病、血液病、皮肤病及皮肤损伤者、精神病或神经质的人、肺结核及各种传染病、各种骨折、极度衰弱、过度疲劳、孕妇、妇女月经期、过饱、过饥、过渴、醉酒等,均应慎用或禁用拔罐疗法。饱腹、空腹都不宜拔火罐操作。

自我保健方法

亚健康拔罐

涌泉、足三里 两者配合,可以使得批肾强健,祛除体内湿毒浊气,起到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的作用。

劳宫、三阴交 两者配合,可以健脾养心,养血安神,对在日常生活中精力不充沛,压力大,容易出现疲劳、失眠、烦躁、记忆减退等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气海、关元 二穴具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作用。经常在此拔罐,可以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特别是对疲劳乏力、短气懒言、稍动汗出、容易外感、怕冷等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感冒拔罐

可以选择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上穴位拔罐,熟练者也可以按照巡行路线走罐,风池穴、风门穴、肺腧穴上也可以闪罐操作。对不熟练者可以在背部采用排罐法留罐也可以。

咳嗽拔罐

选择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巡行路线由上而下走罐10分钟左右,外感咳嗽者如有发热的表现可以在曲池和外关穴闪罐,加强刺激;内伤肝火咳嗽者可以沿手少阳三焦经巡行路线走罐。沿督脉自大椎到命门穴处由上而下走罐10分钟左右,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二侧线自大杼穴到肾腧穴由上到下走罐;若不熟悉者,可以在背部采用排罐法留罐,留罐时候要注意在罐上覆盖毛巾被,避免在拔罐时因为风邪入侵加重症状。

肩颈腰腿痛拔罐

可以选择大椎穴、肩井穴、肾腧穴、内外膝眼穴等常用穴位进行,也可以让家人仔细按触疼痛部位,寻找疼痛最重的点进行拔罐。但是应该注意,若出现长期疼痛或因某种原因造成疼痛突然加剧时,应找专业人士帮助,切不可自行判断调理,避免贻误病情甚至造成更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