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富二代”魔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里“富二代”指的是公司而非公子。相对于草根创业,它们系出名门,有棵大树好乘凉。不过,大树提供的并非只有荫凉,也可能扔下个苹果把“二代”砸晕。
大公司鼓励内部创业已成风尚,这亦是创始人不希望核心团队流失的激励方式。只是内部创业不同于内部创新,例如微信之于腾讯,是公司体系内的革命性产品,张小龙只是具有创业精神的职业经理人,而阿里巴巴不断分拆业务,以保持灵活性,也是为了激发创业活力,不同于令各板块独立去讨生活。
所谓内部创业,一定不能大张旗鼓喊出来,动静越大,往往越是挂创业之羊头,卖转型之狗肉。例如华为2000年出台《关于内部创业的管理规定》,背景是彼时华为刚完成业务流程变革,需要减少管理层级,压缩中层管理编制,而富士康2010年鼓励员工回乡创业的万马奔腾计划,背后也与人员分流相关。反而是最初无心插柳的尝试,如最近格外受关注的搜狗,以及有道云笔记等,属于较为典型的内部创业。
“内部创业”的优势毋需强调,问题容易出在三个维度:其一与母公司的文化摩擦,如搜狗CEO王小川所言,内部创业是转基因,如果业务与公司主业差别很大就需要做体制上变化,把原有文化、流程中不利的地方改变,又因为在体系内,不能对原来的东西全盘否定,大破大立。其二与母公司的战略摩擦,仍以搜狗为例,王小川个人肯定希望将公司做大,独立上市,但从张朝阳的角度,这粒重要棋子如何摆布来激活搜狐全盘,自有打算。其三与母公司阵营的摩擦,中国互联网已渐入合纵连横时代,彼此之间业务交叉点多,对独立的中型公司来说,格局变化很快,今天的朋友,可能是明天的敌人,反之亦然。但有大公司背书者,由于巨头之间恩怨沉淀已久,情况会更为微妙,往往陷入看不清朋友和敌人的尴尬。
从最根本而言,这还是如何处理母子关系的难题。亚洲公司尤为擅长分拆出不同独立平台,宏碁、长江实业、联想都有很成功的例子。综合其经验,将分歧解决在前端是比较好的方式,例如内部创业之初就定好游戏规则,正如柳传志先生的箴言:要在饼还没有做大的时候就把饼分好。2009年巨人网络推出创业孵化计划,对公司内部创业项目,规定集团入资占股51%,所有研发人员必须出钱,占其余49%,就比较明晰。
除了天生的“富二代”外,接受大公司招安的“二代”也越来越多。2013年从春至夏,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为主导的投资、入股、兼并大戏连番上演,如果哪家中小公司没有绯闻,只怕会相当没面子——自己还没有获得进入别人准星内的资格。这一方面是因为海外融资渠道收窄,首次公开募股难度系数提高,另一方面投资或并购方式可帮助大公司迅速抢夺入口,完善战略布局。例如腾讯尝试做电商平台多年,收获寥寥,因此转而扶持易迅。
“投诚者”自然希望借助母公司平台把蛋糕做大,只是即使在这些投资者内部,协调也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内部合作往往比外部合作还难,因此还是要少一些幻觉,多一些技巧。
虽然痛点很多,但“富二代”公司涌现也是创业环境越来越成熟的注脚,这意味创业“培养基”更加丰富,也给投资人和创业者提供了更多元的退出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