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刘正:酿得甘甜醉万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刘正:酿得甘甜醉万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刘正,著名甜菜育种专家,湖南省衡东县人。1955年7月从湖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到新疆工作。50年来,他痴心扎根祖国西部边陲,毕生从事甜菜育种研究,先后任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甜菜室主任、中国甜菜学会理事、农业部甜菜专家顾问组成员、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他跑遍了新疆的84个县、市,先后培育出了“新甜一号”、“新甜二号”、“新甜六号”等高糖、高产、抗白粉病和适应寒区种植的甜菜品种。单独或与人合作编著了《中国甜菜栽培学》、《新疆甜菜》、《新疆资源开发与生产布局》、《新疆种植业资源开发合理布局》等著作,30余篇。1984年、1998年分别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新疆人民政府优秀专家称号。1991年获国家级特殊津贴,1998年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

逆境磨砺 成就甜蜜事业

1931年出生在湖南衡山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刘正,自幼就抱定了刻苦读书,将来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夙愿。他虽然出身贫寒,可从小天资聪颖,读小学时因成绩优异而跳级,后来又插班考进衡山中学,成绩仍然名列前茅。家里无钱供他上学,刘氏祠堂集氏族力量为其缴纳学费;在学校吃饭没有伙食费,他就挑着大米翻山越岭送到学校,尽管身体被米担压得摇摇晃晃,步履艰难,可这丝毫没有动摇他求学读书的坚定信念。

1955年7月,刘正大学毕业后,积极响应“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自愿离开湖南来到了西北边陲的新疆,被分配到当时的新疆民族学院当了一名教师,后又多次向组织提出申请,要求到更艰苦的岗位上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1957年初,刘正如愿以偿被调到当时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林牧科学研究所(后发展为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组。

在经济作物研究组,刘正一年四季奔波在广袤的天山南北的乡村田野,对新疆的经济作物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从小生活在南方的刘正,吃不惯羊肉,不习惯维吾尔族的生活礼节,可是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他强迫自己吃羊肉、学礼仪,很快就适应了少数民族的生活。他说:“要搞科研,进行调查研究,迟早要过这一道民族地区的生活关,再苦也得挺过去。”

通过广泛而深入地调查,刘正发现新疆种植的甜菜不仅产量低,而且含糖率和抗病能力较差,远不能满足新疆制糖业发展的需求,一种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刘正决心培育出含糖量高、抗盐碱、抗病力强的高产甜菜新品种。

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刘正舍弃节假日,一头扎进了甜菜育种领域。在北疆玛纳斯甜菜培育基地那间只有十几平方米,集办公、住宿和种子堆积于一体的小旧房里,时时可以见到刘正的身影。基地条件差,育种困难多,他干脆自己动手,创造条件。贮藏甜菜母根需要一个大菜窖,他就千方百计地求人批条子、找车子,带上干粮和工人们一起上山,拉木料砍椽子,然后再和工人们一起动手破土挖方,终于盖起了一个300多平方米的大菜窖。培育期间,刘正白天和工人们一起头顶烈日劳作,精心观察幼苗的生长,进行艰苦的田间育种试验。晚上在孤灯下查阅资料,做育种实验笔记。

春华秋实。经过8年的艰苦实验,刘正终于培育出了比普通品种糖度高0.5度,单产高10%以上,抗白粉病的新品种“新甜一号”。

初尝收获喜悦的刘正并没有沉醉、止步,作为农作物育种专家,刘正深知任何一个作物新品种,如果不继续培育出更好的品种去替代,若干年以后,它原有的优良特性便会不断丧失以至退化,必需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培育出更优良的品种去替代原有的品种,才能不断发展作物育种事业。

于是,他又扎进了育种试验田。从播种、锄草、浇水、中耕、施肥到收获的每一个环节,他丝毫不敢懈怠。以获取真实、科学的甜菜新品种的试验数据,戈壁的风尘染白了他的双鬓,大漠的骄阳晒黑了他的皮肤。然而,刘正依然坚守在科学试验的每一个具体环节。

通过反复地摸索,经过无数次试验和上千个杂交组合,在“新甜一号”的基础上,从数万组数据中筛选出7204品系,1979年被自治区命名为“新甜二号”,并于1980年起在全疆大面积推广,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推广面积已占全疆甜菜播种面积的80%以上,受到广大甜菜种植农户的青睐。

锲而不舍 扎根甜菜育种事业

“新甜二号”的培育成功给刘正带来了声望和鲜花。然而,他并没有陶醉在纷至沓来的赞誉和欣喜中。他从培育“新甜二号”过程的许多优良品系中,通过反复对比试验,培育出了“新甜三号”,1989年,又成功地选育出甜菜杂交优良品种“新甜六号”,填补了新疆甜菜育种史上没有优良杂交种的空白,并走出国门,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大面积种植。

甜菜新品种的培育过程,浸透了刘正的心血。甜菜品种的生长和培育周期很长,从选择培养一个亲本开始,要经过自交、测交、杂交等繁复的过程,成千上万次的选择、淘汰、培育,几乎每一个环节都要3~5年的时间,培育一个品种要8~10年的时间。人生究竟有几个8~10年呢?况且科学实验的成功与失败难遂人愿,也许你经过了成千上万次的试验,付出了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却无所获。刘正是幸运的,他在甜菜育种领域的探索,不仅获得成果的回报,而且得到了同是科研工作者的爱人的支持。

在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中,刘正每年都有相当长的时间生活在离家100多公里的基地上。夫妻二人长年累月扑在科研事业上,没有时间照顾子女。大女儿出生后,只好请保姆带,保姆费就用去了两个人工资的一半;小女儿出生后,只好把她送回广西爱人老家……提起这些,刘正为自己没能尽到父亲的责任而深感愧疚。

1988年秋天,湖南老家的弟弟来电报,通知他父亲病危,要他回家乡探视。刘正扎根边疆30多年,未能在老人面前尽孝,接到电报后泪如雨下,恨不能立即赶回家乡尽一个儿子最后的一点义务。可当时“新甜六号”的培育工作正在关键时期,如果自己离开就可能给实验带来损失,功亏一篑,使党和人民的事业受到损失,便强忍着内心的痛苦,最终没有离开自己的岗位。这成了刘正心中永远的痛。

几十年来,刘正就这样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无论严冬酷暑,雨雪风霜。

1983年6月,是一个非常炎热的夏天,甜菜地正急着要浇水,而水的供应却非常紧张,要按地块分配浇灌。他守在地头,心急如焚。如果甜菜不能及时浇上水就会直接影响到科研效果。有一天,骄阳似火,他在地里等水,戈壁的烈日炙烤得他全身像着了火。中午,工人们都去吃饭了,他一个人还守在那里,拿出一块干包谷馕啃着,刚啃了几口,就听到水下来了,他欣喜若狂,忘了正吞咽着的干馕,转身扯着喉咙喊大伙快来往地里放水,这一喊竟使干馕把喉咙划破,后来又发了炎,吞咽食物都非常痛苦,只能用水泡馍慢慢地往肚子里送。以后的几年里,他喉咙经常发炎,硬的东西不能吃,直到1992年病情才逐渐好转。

1986年冬天,玛纳斯试验基地收甜菜。天寒地冻,50多岁的刘正穿着长腰胶靴站在雪地里和大伙一起收甜菜、装车。十几天时间,每天从早到干到晚,严寒和过度的劳累使他手脚颤抖,胸口一阵阵刺痛,可是他强忍着,直到把甜菜全部收完。从此,他患了心脏病,心口经常一阵阵地绞痛,直到现在还在吃药医治。

领导上考虑到他的身体和健康状况,多次安排他到青岛、庐山等地去疗养,可他却一次也没去过。

刘正朴实厚道,至今仍保持着农家子弟的淳厚和直爽,尽管他已是声望很高的专家,可在基层从事科研时从不高高在上,而是千方百计地为当地群众的利益着想。以科技支农、科技兴农为己任。

刘正深有感触地说:“任何一项科研成果的成功,都离不开组织的信任、培养和当地群众的支持。”

刘正在玛纳斯基地工作40余载,和当地的群众、农民、试验站的工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把根深深地扎在群众之中,扎在甜菜事业丰厚肥沃的土壤中。

硕果累累奉献余热培养接班人

辛勤耕耘的汗水,终于浇灌出累累硕果:目前,在新疆自治区正式命名的5个甜菜品种中,刘正选育的就占到了3个;由他主持的《新疆资源开发与生产布局》的科研项目获中国科学院1990年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新疆种植业资源开发合理布局》获1990年新疆农科院优秀成果一等奖,同年获新疆优秀成果三等奖;他所培育的“新甜二号”,1984年获新疆科技成果一等奖;他付出了大量心血的玛纳斯科研实验基地已经拥有包括办公室、试验室、种子库房、种子挂藏和水泥大菜窖的约800平方米的初具规模的试验场所。实验基地未来光明的前景铺展在刘正眼前……

如今,年逾七旬的刘正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用自己的有限生命,积极为无限的甜菜育种事业贡献自己的才智,培养和扶持接班人。刘正期望有更多的有志青年能投身到这一事业中来。他说:“只有培养出思想好、业务精的高、精、尖人才,才能把科研事业继承下去,做出更大的成绩。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说明,科学技术是促进生产力发展、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目前,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很落后,时代需要更多有志青年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献身,这是我们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刘正用40多年的时间,酿造了事业的甘甜,给予我们生活的甘甜,且这种甘甜还将无限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