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中原经济区生态网络的国有林场生态建设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了构筑“四区三带”区域生态网络任务,河南省国有林场多处于“四区三带”的关键区位。该文简要论述了河南省国有林场在生态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分析了国有林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加强国有林场生态建设和管理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生态网络;国有林场;建设;管理;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 S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90-02
国务院批准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晋冀鲁豫皖5省的30市,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规划》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伏牛山地生态区、太行山地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沿黄生态涵养带、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和沿淮生态走廊建设,构筑“四区三带”区域生态网络。河南省国有林场多处于山区、沿黄沙区等生态区位关键地区,构筑“四区三带”区域生态网络,应当加强国有林场的生态建设和管理。
1 国有林场在生态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河南省国有林场是建国之后为治理风沙危害、改善生态环境、培育森林资源,由国家投资在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和桐柏山的无林少林、连片荒山荒地上以及河流源头、水库周围、黄河滩区及故道风沙区,先后批建兴办的专门从事营造林和森林管护的林业基层事业单位。60多年来,经过林场职工的不懈努力及有关方面的帮助支持,国有林场创造了宝贵而丰富的生态财富,为生态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森林资源规模逐步壮大,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骨干力量,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1 国有林场资源规模 河南省林业系统的国有林场共88处,经营总面积44万hm2,其中分布在山区丘陵区的国有林场64处,平原地区的国有林场24处。森林资源清查表明,河南省国有林场林业用地总面积占全省林业用地的8.7%,有林地面积达29.3万hm2,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7.2%;活立木蓄积增加到1 743万m3,占全省活立木总蓄积量的9.7%。
1.2 国有林场功能作用 随着森林资源增加,国有林场已成为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区域,成为良种繁育、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教学实习的重要基地。1980年以来,批建的森林及野生动植物、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大多在国有林场,其中内乡宝天曼、伏牛山、太行山猕猴、罗山董寨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入了世界自然基金会优先保护及其具有国家和全球重要意义的区域。与此同时,国有林场良好的森林资源也保护着众多自然遗产、文物古迹、人文景观,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风景资源、森林景观,是生态旅游资源的集中分布区,已经成为全省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黄河下游的原阳国有林场、民权国有林场等20多个国有林场通过治沙造林,已成为豫北、豫东黄河故道及黄泛区农田防护林体系的主体,在抵御风沙危害、改善农业条件和农村面貌等方面发挥着突出功能。
2 国有林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面对全面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任务,全省国有林场在提供优美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的同时,自身发展没能适时得到应有的制度保障和财政扶持,保护、建设和管理的压力增大,面临着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管理体制机制不顺,发展活力不强 国有林场虽为事业单位,但是没有完全纳入事业管理,也没有按照生态公益型林场和商品经营型林场分类管理;实行的是企业管理但不是企业,难以及时按照市场变化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增加经营收入。鄂豫皖结合部的信阳市,9个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3.8万hm2,森林覆盖率从建场初期的20%增加到目前的95%,森林蓄积量达224万m3,因造林育林和开展经营活动共欠外债8 500多万元。
2.2 职工收入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 国有林场职工收入远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相当一部分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仍未得到有效保障。西峡县黑烟镇林场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8%,2000年开始按照上级要求禁伐后,转入以生态保护为主,每年县财政和中央公益林补偿合计116万元,而每年工资、“三金”等共需491万元,缺口370多万元,职工生活捉襟见肘、情绪不稳。
2.3 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差 不少林场存在交通通讯滞后、饮水困难等问题;一些偏远的国有林场仍是村村通工程“盲区”。固始林场建于1959年,辖4个林区,部分林区办公房及林点的房屋还是建场时的老房子,不少已成危房,且林点通往外界道路不畅,60%的林点进出主要靠步行。
3 加强国有林场生态建设管理的措施
为进一步发挥国有林场的区位优势、规模效益和骨干作用,提高生态保障能力,构筑中原经济区“四区三带”区域生态网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贯彻落实全国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工作小组工作会议精神,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生态建设与管理。
3.1 加强国有林场生态建设 加强国有林场生态建设是落实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构筑中原经济区“四区三带”区域生态网络的重要内容。要贯彻生态优先的思想,按照天然林保护二期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湿地保护区规划等,因地制宜编制森林资源培育方案、保护实施方案,加强困难地造林、中幼林抚育、低质低效林改造、森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森林资源的保护经营水平,提高林分质量。加强黄河下游综合开发中的林业建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滩区安全和发展。立地条件适宜的地方,应结合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进行大径级和珍稀树种用材林的培育。严格执行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依法依规格保护国有林地、节约利用林地资源,确保森林资源持续增长。
3.2 完善国有林场基础设施 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政策措施,以国有林场棚户区改造工程为重要契机,按照隶属关系分级负责增加财政投入,支持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加快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不断改善职工生活居住条件。及时与发展改革等部门协商衔接,合理编制林区道路、水电等专项建设规划,纳入地方或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快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尽快改进生产建设条件,优化林区发展环境。加强林区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控、资源监测、科普宣教等设施建设,推进伏牛山等重点国有林区火险综合治理,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3.3 创新国有林场体制机制 参照国务院同意的河北、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南和甘肃7省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加强生态林保护为核心目标,从国有林场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出发,进一步明确国有林场的公益性质,理顺国有林场体制,实施区别对待、分类管理,改革长期以来实行的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自收自支的管理办法。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合理核定国有林场事业编制,人员和机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创新经营机制,强化林木资源资产经营管理,鼓励国有林场职工在完成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同时,发展林下经济,增加经营收入。为发挥国有林场在重点区域生态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应探索建立国有林场场外合作发展林业的管理体制与政策制度。通过改革创新,提高职工营造林和管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使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管护,商品林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3.4 改善国有林场经营管理 按照“经营管理科学、基础设施完备、森林优质高效、产业发展充分、资源经营持续、林区富裕和谐”的现代林场要求,结合国有林场在中原经济区“四区三带”格局中分布状况,进一步改善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明确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主体和责任。实施以森林经营方案为核心的国有林场经营管理制度,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采伐限额、制订生产计划和开展森林经营活动。改进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管理,积极引进国有林场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强化职工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国有林场信息化建设,逐步使国有林场生产经营走上科学化、信息化轨道,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国有林场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顾仲阳.国有林场改革实质推进[N].人民日报,2013-08-08.
[2]杨超.建设生态文明是国有林场的重要历史担当[N].中国绿色时报,2013-07-19.
[3]褚利明.关于国有林场改革有关问题的思考[J].林业经济,2012(6):8-12.
[4]沈茂成.关于国有林场场外合作发展林业的战略考量[N].中国绿色时报,2013-09-03.
[5]梁永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24-27.
(责编:施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