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探“自读文”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探“自读文”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读文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数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中,经常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放任自读,不给必要的提示检查,缺乏明确的训练目标;一种是与讲读文等同起来,不分轻重缓急,削弱自读能力,影响学习效果。自读文与讲读文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讲读文是语文训练的重要材料,需要教师启发点拨揭示规律,重点处要做必要的讲解, 而自读文则是讲读知识的迁移,是讲读知识的补充训练,使单元知识得到练习。 因此,探索改革自读文的教学方法,是摆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探索自读文教学的理想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授以会学"自读文"的方法

1.1 速读与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

自读文在一般情况下,安排的课时少,通常是一节课或不安排课时,要想在短时间内捕捉所学信息,必须加强速读能力的训练。速读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只摄取主要信息,对次要信息有所忽视。只要能抓住揭示主题的文字与段落,快速了解文章全貌,如主要事件、人物、观点等,学生就能快速而准确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速读的基础上再进行精读,精读时需要理清文章层次,弄清重点段落,紧扣重点段进行分析和揣摩。 这样速读与精读结合,不但能快速完成自读任务,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1.2 梳理归纳法

完成自读文教学任务,必须要有讲读的基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还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他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应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性。如在讲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语文课本的基本内容是通过不同的文学样式反映客观事物这一规律,之后又让学生基本了解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要方式有:记叙、说明、论说。就记叙文而言又包括:记人、记事、写景、状物。这样就能理清课本内容形式的体系。 学生自读其余课文时有了自学入门的钥匙,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很容易自学成功。

1.3 比较阅读法

在学生梳理归纳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相似课文作详细的解剖分析、比较。如《蜘蛛》、《春蚕到死丝方尽》、《巍巍中山陵》都同属第三册第二单元,其相同点都是抓住事物特征来说明事物道理的,都用了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的方法,但说明顺序不同。《蜘蛛》是从多方面说明事物特征的,《春蚕到死丝方尽》是按蚕生长过程说明的,这两课都是对生物习性的说明,而《巍巍中山陵》是按空间顺序说明的,是对静态建筑物的说明。

1.4 目标阅读法

教师把学期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单元,在每个单元里再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再划分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应用和灵活应用等不同程度的具体目标,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下达各自能达到的目标,让学生在"自读文"中进行达标阅读,这样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1.5 边读边思法

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发展学生智力。他认为"智育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智力","学生的主要智慧努力不应该为用在记忆上,而应当用在思考上"。很多学生读书只"读"不"思",不会边读边思,多读多思。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自己的思维、好学生的思维代替了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自读文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使学教结合,彼此作用,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就必须抓住导读设计的契机,因为科学的设计导读是自读文教学成功的保证。

2."自读文"导读设计的几点思考

2.1 导读的设计要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自读文导读的前提,训练的关键在于把握课文的知识点。要依据大纲和教材特点设计问题,使问题的设计具有可思性、可辨性、可学性、可考性,是全文的精要处。例如《美猴王》一文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美猴吗?为什么喜欢?你认为美猴具备哪些做王的条件?这个问题牵动了全文的主线,学生从美猴入洞前后的表现中很容易找到答案。

2.2 导读设计力求"因势利导"

有经验的教师,驾驭教材能力强的教师很善于因势利导的设计问题。例如《怎样写读书笔记》一文可让学生以读带练,以练带读,读练结合,既完成阅读任务,又能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如《画蛋,练功》一文可设计从《画蛋,练功》谈成功的问题。这样根据教学自读文知识点,因势利导地设计问题,不仅突出自读重 点,也强化了自读重点。

2.3 导读的设计力求提出引起争议性的问题

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提出能引起争议性的问题,或在无疑之处提出疑问,或对传统观念进行批判,这无异于向一潭死水投一石子,必激起学生参与欲望,掀起课堂的波澜。

2.4 导读的设计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

有经验的作家一向强调作品的含蓄性,在他们的作品中,往往给读者留下一些艺术空白,"意不浅露,语不穷尽",以便给读者以想象和再创造的机会。 这对于提高学生想象力和联想力无疑是有益的,对自读 文的理解也起到了深入强化作用。

因此,要想达到"自读文"教学的理想效果,必须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能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为教学出发点,之后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在充分了解自读文课型特点、"自读文"与"讲读文"关系的同时,去搞好"自读文"导读设计,传授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学法,这可说是一条提高"自读文"教学水平的可行途径。但问题远不能到此就宣告解决,它的深广复杂性也可说是留给语文教师的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研究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