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共生教育理念下加强课程地方文化生态建设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共生教育理念下加强课程地方文化生态建设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类文化是由各个不同文化类型组成的整体,各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在类似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文化环境下互动发展。目前,课程领域的文化生态平衡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加强课程地方文化生态建设对于继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凸显学校特色、发展学生个性、厘清一个区域地方文化的种类和内容以及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等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在共生教育理念指导下,政府、学校、科研机构和社区各方力量积极实施富有成效的行动。

共生教育 文化生态学 课程 地方文化

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是一门将生态学的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研究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规律的科学。20世纪中叶,美国学者J.H.斯图尔德最早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他首次把文化研究的焦点明确集中到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上,旨在通过对文化与环境的关系研究达到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文化生态学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用以寻求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运用生态学透视文化的运动和发展可以发现,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在与其他文化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交流互动中演化发展的,因而,完全可以把文化体系类比为生态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文化生态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不同地域的人类在长期与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致思途径等,是人们基于特定地理条件选择、扬弃、形成的文化。所以不同地域就会产生不同的地方文化。本文研究的文化生态除了文化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发展这一含义外,更强调将人类文化看成是由各个不同文化类型组成的整体,各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在类似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文化环境下互动发展。

一、课程领域的文化生态平衡问题并没有有效解决

西方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每天都有大量的物种在地球上消失,后果是使得地球上复杂的生物链遭到致命的伤害。然而,随着对科学的过度崇拜与依赖,工具理性主义大行其道,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地方性的传统文化消失。“一种传统的地方性文化的消失,也许就像一个生物群落里的最不起眼的微生物的消失一样,并不会对整个的生物群落带来影响,但如果千千万万个类似这样的文化都在消失的话,问题就不会那么简单了。”[1]这种消失也会对人类的文化生态带来整体的伤害,使得文化生态失衡。这种文化生态失衡表现在各个方面,比如,西方洋节日在我国青少年心目中的地位与影响已大大超过了我国传统节日。很多青少年知道圣诞节的一些节日符号,对端午节、重阳节等节日的文化符号却逐渐淡忘或根本一无所知。国家对经济发展的优先考虑使得中国人的节日仅剩下扎堆旅游和消费,最终使国人患上“节日综合症”,身心疲惫的同时,再无暇、无力去理解节日的文化与教育意义之所在。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人们之间的情感距离逐渐疏远,手机控、键盘控比比皆是。对键盘的过度依赖使得人们丢掉传统的纸笔书写方式,提笔忘字的现象成了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一种窘迫。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对中国汉字的生疏以及对每个汉字所蕴含的文化的淡化和遗忘。面对西方科技的迅猛发展,价值理性缺失,这些现象是非常值得忧虑和警惕的。

那么,怎样拯救文化的多样性,弥补这一伤害呢?有的人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这种对自然和文化的伤害可以通过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来消除。很显然,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要对付力量所带来的邪恶结果,需要的不是智力行为,而是伦理行为。但是科学对于伦理来说,是属于中立的一种智力工作。所以,科学不断发达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若用伦理上善恶的概念来说,就在于科学是被善用还是被恶用。科学所造成的各种结果,不能用科学本身来根治。”[2]德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指出:“人不是生活在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语言、神话、艺术、宗教则是这个符号宇宙的各部分。”[3]人是符号的动物,或者更确切地说人是文化的动物,“文化”是人的世界的基本特征。杜威指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财富。他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世界上最具形式的、最专门的教育确是不能离开这个普遍的过程。”[4]这是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的一段教育信条,这段教育信条中的“人类社会意识”、“智慧”和“道德财富”无疑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因此可以说,“教育即文化和人的互动”[5]。这里的“互动”是指文化对人产生影响的时候,人也作用于文化,文化内化于个体的同时,个体也有外显文化的过程。至于文化对人产生什么影响则取决于文化本身的内容和性质。这就不得不提及什么样的文化应该进入学校课程的问题。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紧接着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命题。他的回答是自然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另外,我们还必须思考一个命题:“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关于什么样的文化应该进入学校课程,历来是教育研究的核心内容。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中,为什么是这种文化而不是那种文化进入到了教育活动?这些问题答案的选择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也会影响到文化的生态平衡。我国新课改以前,由于长期受西方科学主义知识观的影响,地方文化及本土知识经常被排斥在学校课程之外。然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10年有余,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课程内容城市化倾向突出,地方文化在课程中的融入并没有有效落实。也就是说,课程领域的文化生态平衡问题并没有有效解决。

二、加强课程地方文化生态建设的意义

文化生态现象要求课程要有“反映本地、本民族文化特质的教学内容”[6]。具体而言,学校课程要从本地地理环境出发,反映本地、本民族的生活形式、语言、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也就是要有地方化、民族化、本土化的特征。比如,教育部重新修订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地方文化有关内容的教学,并给出了活动建议(见下表)。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的地方文化课程内容及

活动建议[7]

那么,在课程中加强地方文化生态建设有哪些意义呢?

1.有利于继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0多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然也不乏教训。随着新一轮课标的修订,改革将继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广泛利用校外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有效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情况,寻求将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对接,开发出适合本校学生的课程,以文化生态的视角研究地方文化与课程的关系,有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贯彻与实施,弥补10余年新课程改革的不足,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继续深入发展。

2.有利于凸显学校特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增强我国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与传统教育,将提高质量作为新的教育发展观,将内涵发展作为教育的关注重心,要使学校有特色地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全面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效落实新的课程方案。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开发并实施丰富多样的选修课,使学生有更多选择的资源和机会,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将地方文化融入学校课程,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了解透视校外的各种社会问题与文化现象,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自觉汲取地方文化真谛的意识与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民间文化艺术的拯救与传承,让学生提出对有特色地方文化创新的建议,可以防止千校一面、千人一面,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以及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

3.有利于厘清一个区域地方文化的种类和内容

我国的地方文化种类繁多,类型多样,一个区域的地方文化一般包括当地方言、风俗、宗教、价值观、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心理等因素。方言可以研究当地语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方言的特征以及方言的流变与分支等;风俗所涉及的文化内容最为丰富,也是目前课程与地方文化结合的主要因素。风俗所涉及的范围几乎关乎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社会领域主要包括家族、亲族、家庭、人生礼仪和岁时节日等诸多内容。物质领域包括民居、饮食、服饰、交通、生产、贸易、工艺制作等诸多内容。精神领域包括禁忌、巫术、占卜、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叙事诗歌、歌谣、谚语、民族音乐、舞蹈、美术图腾等。在课程中加强地方文化生态建设有利于厘清一个区域地方文化的种类和内容,为学校利用开发地方文化课程资源奠定基础。

4.有利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应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应该以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充分研究地方文化与课程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各种类型的地方文化类学校课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河南省开发了一系列以“省情”为主题的地方课程,在配套教材中创造性地安排了两个卡通形象――小象“豫豫”和“龙博士”。在每册正文前有两段“豫豫”和“龙博士”的开场白:

我叫豫豫。“豫”是河南的简称,相传在远古时候,河南气候湿润,森林茂密,大象成群,人们依人牵象的形状创造了“豫”字。你别看我只是一只调皮的小象,我最爱动脑子啦。我会提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也许正是同学们的困惑,或者说是同学们想要问的问题,或者是想要说的话题。同学们可跟随我的提问去学习与思考。我愿与同学们一起成长。

我叫龙博士。河南是龙的故乡,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省情教材里,我是知识渊博的化身,我会随着豫豫的提问向同学们介绍很多知识,还会帮助同学们学本领,长见识。你有什么疑问、困惑,请跟我来,我愿做同学们的好朋友。[8]

在每册课文中以“豫豫”提问、“龙博士”回答的形式穿插了一些地方文化的知识内容。

比如在七年级用的教材中有这样一则内容:

“豫豫”问:“逐鹿中原”是什么意思?

“龙博士”答:史书上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后来用“逐鹿”比喻争夺统治权或追逐名利富贵,用“逐鹿中原”比喻争夺天下,并且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河南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也遭受了无数的创伤和灾难。[8]

《河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设置方案(试行)》明确提出,省情教育要使学生广泛了解河南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艺术以及河南省的社会发展等内容,发展学生的历史意识,形成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河南省开发的以“省情”为主题的地方课程,塑造了小象“豫豫”和“龙博士”两个卡通形象,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当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地方文化宣传与教育,对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共生教育理念下加强课程地方文化生态建设的策略

加强课程地方文化生态建设,就必须从文化特色和具体情况出发来开发课程。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运用“共生教育”的理念。共生教育“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将自然与人文的独特基因融入现代化的潮流,抓住独特的自然与文化促成‘人’的发展。这个理念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人类自身的生长同外部世界的良性发展形成一个共生互补的系统。另一个问题是在与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相处及对待自己的文化和现代化发展这些问题中形成的文化‘共生’”[9]。这样看来,“共生教育”包含自然“共生”和文化“共生”两个方面,“文化”共生要求我们在尊重和保存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教育,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而不应简单地以现代化取代传统。在共生教育理念指导下,加强课程地方文化生态建设,需要构建“全员参与”的民主合作机制,使政府、学校、科研机构和社区各种力量为了孩子的明天共同承担责任,积极实施卓有成效的行动。

1.政府要转变文化资源的“经济思维”为“人文思维”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贲卦・彖传》)就是说,文化是关乎人文的。而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将当地的文化资源视为“摇钱树”,“经济思维”浓厚,将文化资源仅作为赚钱的工具,可谓是舍本逐末。“我们现在开始保护,更多的是炒作,是要变成财富,成为地方赚钱的经济发展点,这种认识不正确。”[10]因此,政府部门需要转变文化资源的“经济思维”为“人文思维”,回到文化的本体功能上来,注重文化的教育性、人文性。

2.教师和学生一同参与当地文化课程资源的调查与开发

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家乡的各种文化课程资源进行调查,尤其是要注重人文历史、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使学生从认识家乡文化开始,逐步树立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理想信念。其次,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合作完成对家乡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这个开发过程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知和理解家乡地方文化,从而促进个性的发展。当然,在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调查与开发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注意引导学生“知其然”,更应该注意让学生思考“其所以然”,加强地方文化与区域地理、历史、人文的因果关系研究以及不同地方文化的对比研究。

3.寻求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有效合作

高校科研机构本身具有服务社会的职能。教师在进行课程研究与开发时,离不开专家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指导,双方可以谋求建立伙伴性合作关系,主要是以项目为依托,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构建一种有效的合作机制。

4.注重对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

很多教师在寻求可开发的课程资源时目光狭窄,只盯着学校内部,对拥有丰富课程资源的社区往往视而不见。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争取社区的支持与帮助。当然,为了调动社区合作的积极性,学校需要设法通过课堂教学、为社区的成人教育提供场地和师资等方式获得当地社区的积极回应,从而为有效利用社区文化资源提供保障。

――――――――

参考文献

[1] 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2] [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苟春生,译.北京:国际文化交流公司,1984.

[3]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4] 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 周作宇.教育:文化与人的互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4).

[6] 和学新.课程:教育文化选择.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3).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8] 河南教育报刊社.河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读本:省情・礼仪(七年级).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

[9] 张诗亚.发展民族特色职业教育促进民族共生教育体系建立.民族教育研究,2013(1).

[10] 张诗亚,贺能坤,周玉林.认识西南与西南民族地区发展――西南大学张诗亚教授访谈.社会科学家,2009(9).

[作者:郭连锋(1977-),男,山东冠县人,郑州大学教育系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