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内经》中经脉病候表述形式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内经》中经脉病候表述形式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采用文献梳理的方法对《内经》中属于经脉病候范畴的内容进行表述形式划分。结果表明《内经》中经脉病候表述形式有十二脉、足六脉、腧穴主治、脏腑病候等4种。明确经脉病候的不同表述形式,有利于认识经脉、腧穴不同形式的针灸治疗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主题词]《内经》;十二经脉病证/历史

文章编号:0255-2930(2007)01-0063-02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经脉病候,一般意义上特指《灵枢・经脉》中记载的经脉循行之后的那部分关于针灸治疗的内容,人们习惯上以“是动病”“所生病”来简称之。这种思维定式不但限制了针灸理论界对经脉病候的研究,而且也局限了经脉理论对于针灸临床的指导作用。在做“经脉病候”课题的研究中,笔者通过对唐代以前针灸相关文献的梳理研究发现,中医基础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经脉病候呈不同表述形式。探明这些表述形式本身,是深入研究经脉病候的基础和前提。

如前所述,经脉病候是关于针灸治疗的内容。复习《内经》针灸治疗的相关篇章后发现,对于经脉病候的表述,除常见的十二脉形式以外,还有十一脉、足六脉以及腧穴主治等诸多形式。形式不同,意义则一,均为总结说明临床治疗。

1 十二脉病候形式

以十二脉形式表述的相关病候内容主要存在于《灵枢・经脉》中,并已成为经典经脉病候模式,其以“是动则病”“所生病”形成统一记载联系十二脏腑的经脉所主病症。此外,《灵枢・经筋》仿承其例对十二经筋病候的记述也属十二脉病候形式。

2 足六脉病候形式

足六脉形式的产生是古人重视足脉的结果,这部分内容多形成于古脉书至《灵枢・经脉》之间的时段。《内经》中以足六脉形式为理论框架的篇章较多,如《灵枢・终始》《灵枢・根结》《素问・刺腰痛》《素问・热论》《素问・刺疟》《素问・脉解》《素问・诊要经终论》《素问・厥论》等等。这一形式是经典十二脉形式病候的主要补充,但各篇章中足六脉模式病候又不尽相同,主要有如下两种。

2.1 置循行、病候于一体的足六脉形式

经脉病候与经脉循行紧密相关,病候反映的内容多与循行部位相关,是对循行所过之处病理表现的理论化说明。

如《素问・热论》采用六经(从循行来看当属足三阴三阳)来论述热病。“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作者采用经脉辨证的形式,将经脉循行与相应的经脉病候等完整的经脉理论内容记述于一处。

经脉循行三阳脉有“其脉……”、三阴脉有“某某(相应的经脉名称)脉……”的特点。另外,经脉循行描述较为简单,其循行之处多为肢体的远端、头面颈项部,起到了对病候解释的作用。如巨阳脉至风府,阳明脉至鼻、目,少阳脉至耳,太阴脉至嗌,少阴脉至舌本。这种现象显然突出了足六经与头面远端部位的联系。

经脉病候与经脉循行的密切相关,总体看来与《灵枢・经脉》病候大体一致。较为特别的有阳明脉的“目疼”病候,虽有“络于目”与之对应,但此循行不见于《灵枢・经脉》中的足阳明脉,反见于《足臂十一脉灸经》中足太阳脉循行“之鼻”。

2.2置病候、腧穴于一体的足六脉形式

腧穴是经脉病候的临床体现,经脉病候的价值通过腧穴的效应得以实现。如《素问・刺腰痛》:“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此为以足六脉划分腰痛辨证分型,将足六脉病候与相应腧穴连在一起,体现了作为辨证方法来应用,已不再是原本经脉病候的性质,反而更加接近临床实用。这种现象为经脉病候的临床价值逐渐以腧穴主治来表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 腧穴主治形式

经脉病候与腧穴主治表面上似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从针灸学术发展的角度看,其内涵又有着相当的交叉与重合。有学者认为,经脉病候中的是动病来源于脉诊病候,是对当初“经脉穴”主治病症的总结;而所生病则是参照体表循行部位加以归纳,分成相应的若干组而形成的一类经脉病候。“经脉穴”虽不能代替以后的经脉腧穴,至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腧穴来源的一个方面。这样一来,经脉病候与腧穴主治、经脉循行之间就自然建立了一定的联系。

表面看为经脉病候,实为腧穴主治的情况,在《灵枢・经脉》十五络脉病候中的表现最为突出。如“足少阳之别,名日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蹙,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既有足少阳络脉的循行“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又有络穴“光明”,还有足少阳络脉病候或光明穴主治病症“实则厥,虚则痿蹙,坐不能起”。《灵枢・经脉》可谓是将循行、病候、腧穴置于同一条文中的代表篇章。

此外,因《内经》中腧穴理论尚未完全成熟,对腧穴的归经也仅限于四肢的穴位为主,而且腧穴主治病症的描述也多存在于针灸治疗的篇章之中。所以,以腧穴主治形式表述的经脉病候多表现在早期归经的四肢腧穴中。如《素问・刺疟》中足六脉“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喝喝然,热止汗出,难已,刺郄中出血。”“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足太阳之疟、足阳明之疟的治疗,分别取足太阳经位于膝关节的委中、足阳明经位于足背部的冲阳穴。这是早期相应足六脉病候在具体腧穴治疗中的体现,也是经脉病候对针灸用穴的指导例证。

4 脏腑病候形式

对经脉病候的理论内容阐述形式,在古脉书中可以说是单纯的经脉,而在《经脉》中已经融入了脏腑理论的内容,后者实际上是经脉和脏腑在理论上一体化的反映。在医学理论形成的早期,经脉与脏腑二者相互独立发展,使得由此形成的经脉理论内容与后来出现的形式上与脏腑间的内在联系性、相关性认识的发展,使得经脉和脏腑在理论上逐渐融合,《内经》中不少以脏腑形式出现的相关经脉内容即属此类。《素问・藏气法时论》《素问・刺热》《素问・刺疟》《素问・咳论》《素问・风论》《素问・痹论》《素问・大奇论》《灵枢・五邪》《灵枢・厥病》《灵枢・胀论》《灵枢・本神》等,分别涉及五脏病候(11篇次)和六腑病候(4篇次)。《内经》脏腑理论反映以五脏为中心的特点。受此影响,《内经》中以五脏病形式出现的经脉病候也多于以六腑病形式出现的经脉病候。如:以脾病形式出现的经脉病候“腰痛不可用倪仰”,见于《素问・刺热》“脾热病”的病候中,而出土经脉文献以及《灵枢・经脉》中均不见此病候。同时,《素问・刺热》“脾热病”中的“烦心”,《素问・风论》“脾风”中的“不嗜食”,《灵枢・胀论》“脾胀”中的“卧不安”,见于出土经脉文献以及《灵枢・经脉》的足太阴经脉病候中,它们虽与经脉病候无异,却是以脏腑理论的形式出现的。

经脉病候的研究范围应该包括这部分内容。当然,也应该注意区分那些徒有经脉与脏腑的对应形式而无实质的内容。

5 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经脉病候在《内经》中有多种表述形式,这些不同的表述形式反映的实质是,经脉病候关乎临床治疗。同时可知,经脉病候与腧穴主治、经脉循行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

但这种经脉病候与腧穴主治、经脉循行之间的联系在后世的文献记述中逐渐变得松散,特别是随着《灵枢・经脉》经典地位的建立,经脉病候与后世出现的大量腧穴主治病症之间显得愈来愈不协调。有学者指出,经脉病候原本是部分腧穴的主治病候,在文献流传的过程中,其痕迹逐渐消失,至《灵枢・经脉》而成为经脉主病范围、规律的经典表达,而后世的许多腧穴主治经验则不再以经脉病候的形式归纳表达,造成经、穴理论脱节,古今理论脱节和理解上的脱节。因此,明确经脉病候的不同表述形式,对于探讨经脉病候与腧穴主治的早期关系,并由此分析经脉病候的形成演变,从而深化对经脉、腧穴不同形式反映的针灸治疗规律的认识,以更好地指导针灸临床。

本研究仅从经脉病候表述形式的角度,分析了后人对《灵枢・经脉》中经脉病候理解上的历史局限性,承认这种历史局限性,是深入开展经脉病候及相关内容研究的前提,这在推动针灸理论的研究中,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