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专生挫折心理的形成与矫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专生挫折心理的形成与矫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今的中专生,受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中考的失败,一般心理较脆弱,承受困难和挫折能力较低。对已形成挫折心理的中专生,如不及时教育,轻者影响学习生活,重者影响身心健康,导致自卑、失望甚至行为过激。反过来,有效的挫折教育往往又能磨炼学生的意志。

一、挫折心理的形成

1. 自身因素。在经过中考的失败后,他们带着美好的憧憬来到中专学校准备学好一技之长,但对困难和挫折的准备不足,若再遇到学习困难等挫折就更容易灰心丧气、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另一方面,中专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由稚嫩到成熟的过渡阶段,是一个独立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错综复杂、相互矛盾的时期,这一时期学生在情感方面尚不成熟,自我控制和判断分析能力差,容易形成挫折心理。

2. 家庭因素。部分家长认为中专学校没有升学压力,上学目的是“混文凭”,对子女放松了管教,或教育方法有问题,不懂青少年的客观心理发展规律,以家长个人的主观愿望去要求子女,有的甚至过分溺爱和娇惯,导致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不思进取,形成不良个性和脆弱心理,看起来微小的环境压力和挫折却会使之产生极大的挫折感或焦虑。

3. 学校因素。当前个别中专学生或教师仍以学生成绩来衡量和评价学生,而没有用全面发展来衡量和评价学生。学生或因考试成绩不理想、人际关系不好,或因教师的言行不慎,方法失当,导致心理受挫,产生恐惧或焦虑感,进而怀疑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导致自卑、失望。

4.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从多种途径影响着学生,而且社会对人才层次的需求逐步提高,造成许多中专生求职不利。他们对未来感到茫然,心理受挫。

二、中专生挫折心理的矫正

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在对待中专生因挫折心理而引发的消极表现时,不能就事论事地采取批评、禁止的方法,而应分析他们心理受挫的原因,有的放矢地施以疏导教育。

1. 教育学生正视挫折。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挫折。挫折教育引导得当,可以使人变得坚强,但如果长期受挫折或挫折过大,又不能正确对待和恰当解决,则不利于健康成长。小A是我校会计中专班学生,在珠算、计算机等级考试、统计上岗资格证考试中均一塌糊涂。从他无助的眼光中我读懂了他连续受挫的心理,并及时找到他进行教育和辅导,认真分析原因,并教育其正视挫折,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战胜自己。但在计算机等级考试补考前他又焦虑地找到我:“老师,如果再考不及格,毕业后我该怎么办?”我先让他放下心理包袱,不必担心结果,要注意学习的过程,并积极从理论上和生活经验上对其加以引导,使他认识到理想是美好的,只要坚持不懈就会获得成功。考后一个多月,他欣喜若狂地找到我:“老师,我通过计算机中级考试了,我能行!”我微笑着对他说:“本来你就能行,相信你自己吧!”自此,他对未来充满自信。

2. 降低学生的期望值。个别中专生的挫折心理是由于期望值过高而造成的。作为教师,必须理解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也不应该对学生期望过高,否则对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将会适得其反。学生小B学习有劲头,成绩也不错,誓要考过珠算一级,但在几次珠算等级考试后成绩都没有提高,她感到苦恼、沮丧,并怀疑自己的能力,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课间,我找她谈心,告诫她人生是一个不断考试的过程,不是每次考试都会顺利、成功,既然珠算不是自己的强项,就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苦苦强求,而荒废其他学业,若试着从阴影中走出来,将是一片美好的阳光。后来,她降低了期望值,各学科都学得不错,各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3. 诱导学生转移情绪。中专学生因受挫折而感到困扰时,教师应根据其心理特点与特长,吸引其参加一些兴趣活动,从而使其冷静,消除压力,在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中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和关爱。学生小C基础差,学习有困难,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并与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少年来往,但她天生有一副好嗓子,而且写得一手好字。我鼓励她报名参加学校艺术节中的开幕式综合表演比赛和书法比赛。在教师和同学的信任和鼓励下,她两项比赛都获奖了。我及时引导她把成功感转移到学习上来,在成功感的转移和推动下,其学习兴趣提高了,并逐渐与那些不良青少年断绝了往来,变得活泼自信,再没受挫折的困扰。

4. 鼓励学生升华挫折。挫折升华,是最积极的应付挫折的方法。如果学生在受挫后自暴自弃,将会造成不良后果,不妨改头换面,用一种比较崇高的有益于社会、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目标代替,以弥补因挫折丧失的自尊和自信,从而减轻挫折造成的痛苦。

・漫画・

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你,别人的教训也不一定值得你吸取。命运其实就掌握在我们手中,请认识你自己!

毕传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