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声现象重难点指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联系紧密,是历年各省市中考一定涉及的内容.掌握声学知识,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知基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15 ℃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3.声波能传播信息:医院利用超声波扫描仪(B超)向孕妇体内发射超声波,从而知道婴儿的发育情况.
4.声波具有能量:人们制成超声波清洗器,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等.
5.声音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声音传播到两耳的时刻、强弱不同,人耳由此判断声源的现象叫双耳效应.
例12009年春晚的小品《不差钱》,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欢,小艳在现场听到“小沈阳”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靠 传播过来的,“小沈阳”模仿“刀郎”的声音很逼真,是因为他们的 相似.
解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人能发出声音靠的是声带振动;通常人耳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以完全相同,但是音色是不可能相同的,模仿的声音“逼真”只能说明声音的音色相似.
答案:振动空气音色
点评:此题结合具体的情景考查声音由振动产生及在介质中传播的情况.
二、明重点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主要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发声体本身的特性(如长度、松紧、大小、多少、厚薄)改变其频率,从而对其音调的高低产生影响.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来决定的.生活中有时把声音的高低当做响度.
音色表示声音的品质.音色决定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一般来说,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如: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就不同,其音色是有差别的.
例2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是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振幅
解析:琴弦振动的快慢与琴弦的材料、长短、粗细、松紧等因素有关.相同条件下,琴弦越紧,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反之琴弦越松,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答案:(B)
点评:声音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习时,要注意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学会用理论知识来分析生活实践中的物理现象.
三、看热点
1.噪声定义:在物理学中噪声是指发声体作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所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说,噪声是指凡是有碍人们正常休息、生活和学习的声音.计算噪声的单位是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不得超过50 dB;为了保证正常工作和学习,噪声不得超过70 dB.
2.噪声的控制:减弱噪声的途径主要有三:一是在声源处;二是在传播过程中;三是在人耳处.装消声器、建隔音墙、戴耳塞、头盔、植树等都有利于消除或减弱噪声.
例3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图1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
解析:留心生活,你会认识许多交通标志.(A) 中图标表示禁止行人通过;(B) 中图标表示禁止小货车通过;(C) 中图标表示禁止鸣笛;(D) 图标表示禁止自行车通过.
答案:(C)
点评:噪声的控制一直是声现象这部分内容的考查热点.留心观察你会发现,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蕴藏着大量的物理知识.
四、破难点
声呐:人们利用声呐来探测海底的深度,海中暗礁,还可用来探测鱼群、潜艇的位置等.其工作原理是:用发射器发射超声脉冲,声呐仪检测到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可算出海底的深度
h=12vt(其中v代表水中的声速,t代表所用的时间)
例4小俞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过2 s听到回声,那么小俞与山崖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m(空气中声速取340 m/s),这种方法 (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
解析:根据公式s=12vt以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其中v代表空气中的声速,t代表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即可求出小俞到山崖的距离;月球上没有空气,不能传播声音,因此不能用来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回声测距,明确原声传播路程与回声传播路程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五.析错点
误区1: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没有振动的物体一定不会发声,但是振动的物体不一定能发出我们听到的声音,因为:①人对声音的听觉有一定的范围,超出人耳听觉范围,人耳就觉察不到;②发声体的响度太小,或者人耳离声源太远,人耳也听不到声音.
误区2: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因此宇航员在月球上离得再近也要靠无线电进行交谈.
误区3:音调越高,响度越大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高,音调高;而响度是声音的强弱,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振幅大,响度大.
误区4:声音在空气中受到的阻力小,传播速度快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但声速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误区5:悠扬悦耳的乐音一定不是噪声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因此悠扬悦耳的乐音从环保角度说可能是噪声.
例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 宇航员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
解析:超声与次声振动发声,超出人的听觉范围,人耳听不到声音,(A) 错;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 错;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因此(D) 错.
答案:(B)
点评:声现象学习中一些概念同学们一时不能理解,易形成错误的认识,需要同学们仔细辨别.
六、悟方法
1.归纳法:由观察或实验得到现象、数据,然后分析物理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或分析数据的规律,通过综合、概括,提炼出物理规律或结论的思想方法.探究声音的产生就是采用了归纳法.
2.转换法: 鼓面的振动同学们不容易观察到,实验中在鼓面上放些碎纸片,因此我们说因碎纸片在振动而推知鼓面在振动. 这种将不容易直接观察的细微现象,通过某种方式转化成直观、形象的现象表现出来,这种转换思想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3. 科学推理法: 在探究介质传播声音而设计的实验中,手机发出的声音开始通过空气传声效果好,空气稀薄时传声效果差,推理到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这里的探究实验中合理应用了科学推理法.
4.控制变量法: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一个量与几个量的关系,在进行每个步骤时,应注意保持只让被研究的变量发生改变,而其他几个量完全相同.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均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5.类比法:水波是我们熟悉的、也是看得见的,声波是我们不熟悉的,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用我们熟悉的水波与声波进行类比,从而知道声波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