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位12岁孩子的痛苦与快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位12岁孩子的痛苦与快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和初中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范畴,国家规定初中入学采取就近原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为了能上更好的初中,家长们只能奔波于各个学校,学生们被迫应付着各种各样的考试。小升初,被学生和家长称为了“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网上,一些知名小升初论坛中出现了一批由孩子创作的小升初帖子,他们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自己在升学中遭遇的痛苦与快乐,受到有同样经历或将要经历小升初家长和孩子们的追捧。

12岁的小吴(化名)就是其中的一员。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他用日记记录了一个六年级学生的小升初之路。

最近小升初的局势日益紧张,大家不得不准备ABC等多套方案,这里也有我的身影——一个为小升初而奋斗的学生。我也不得不准备“强弓硬弩,滚木雷石”,拉出迎接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架势应战小升初。为此妈妈给我报了N多个辅导班,沉重的作业犹如一块磐石压得我喘不过气,但是我还是把它安排的井井有条。

北京市朝阳区一所小学六年级学生小吴用“传说中的天才”的网名发表了他的小升初网络日记,用世界大战来形容小升初紧张的气氛,生动而幽默的语言马上引来众多网友们的关注。此后的两个月,他以几乎每天一篇的频率更新着这部名为《大话小升初》的日记。

小昊给第一篇日记取名为《我的奋斗》。他说,尽管这个题目与战争狂人希特勒的自传同名,但确实很符合自己的心境。“我要记录下每一天的生活经历,就当作练笔,而且它还可以锻炼我的恒心和毅力。”在小吴的日记中,学校生活、学习感悟、上课外辅导班的经历……平常的生活都能成为他笔下的素材。记录最多的是他如何学习、攻克难题,而本该这个年龄孩子享受的童年欢乐时光,他却很少提及。

我感到很困惑:为什么学校学的知识那么简单,而小升初的考试却很难?课外学习占用了我大量的游戏和锻炼身体的时间,使我们本应该闪光的童年变得暗淡无比。像我们这样开着夜车学习书本知识,能算是全面发展吗?

小吴的文字既有这个年龄孩子所少见的老练,也不乏天真的童趣。日记连载没多久,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了关注和跟帖,其中以家长居多。大人们在惊叹这个六年级孩子优美文字的同时,也有人提出了质疑:“这真的是一个小学六年级孩子写的吗?”。

面对被质疑的尴尬,小吴有些不以为然:“确实是我写的,信不信由他们。”

“肯定是他自己写的。”小昊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王老师告诉记者:“小昊这孩子很有思想,平时批改他的作文经常有些精彩的句子冒出来,有时说话像个小大人。”王老师说,小吴很喜欢阅读,朗诵能力很强,做事情有股钻劲儿,别的同学说喜欢的宠物时都说猫、狗等一些小动物,而小昊却说他最喜欢的动物是狼,因为他喜欢狼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甚至连《狼图腾》这样成人化的作品他也读过。

王老师说,小昊的日记他看过一部分,其中所描写的上辅导班、为小升初奔走忙碌的遭遇既真实也很普遍。在王老师所带的班级里,几乎每个孩子都参加了课外辅导班,甚至一些四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开始提前为小升初做准备。“他们本该是最天真无邪的,但在升学的压力下却有了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成熟。”王老师无奈地说。

刚刚学习结束回到家里,今天很忙碌,也非常疲惫,一路上,老爸开着车伴随着我的呼噜声到家。但是再累,我也要大话小升初。我老妈常说:成功的秘诀就是坚持,它不神秘,坚持、坚持、再坚持。

在小昊的父亲冯先生看来,儿子这么小的年纪就开始背负沉重的升学压力,这让他心疼又无奈:“我们主张让孩子自然成长,但在大的社会风气驱动下,我们不得不去给他报各种培训班,让他具备竞争的实力。

三年前,小昊跟随父母从宁夏银川转学到北京,有深厚英语底子的小昊初来北京时,对学习并不感觉吃力。真正让他感到压力的是半年之后,班里的同学开始报各种辅导班为小升初做准备,奥数、英语……最厉害的是一位同学同时报了6种辅导班。

“我们开始感到紧张了,到处打听给孩子报华数、奥数辅导班,孩子英语特长优势不能放弃,于是又给他加了个英语班。”在父母的督促下,小吴用半年时间拿下了剑桥少儿英语二级、三级。五年级上学期,小昊开始学习华罗庚数学,五年级下学期,他转到了小升初培训最知名的学校——学而思教育学习奥数。在这所主打推优培训的学校里,与小昊一样备战小升初的孩子就已达到了4000人。

很多次在回家的路上,小昊都会困得在车上睡着了,每每看到这一幕,小昊的爸爸总是很难受。

我逐渐从奔波学习中体会到了小升初的艰辛给我带来的好处——它让我在童年时知道了生活的辛苦和社会的竞争压力,这样就不会在我长大后走入社会被打得措手不及。我这样描述我的童年:它就像怪味豆。在品尝了辣、麻、涩之后,它的后味是甜和香的。

尽管北京市教委早在小升初政策公布之时就明确表示,禁止学校举行任何形式的测试和考试,但在表面的平静下仍有各种暗流涌动,对于这些,小昊和爸爸看得很坦然:“不测试是不可能的,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好学校肯定想挑选好学生,只要孩子有实力就不会被埋没。”

然而,提到推荐入学与电脑派位的入学方式,小吴则表现出担忧:“我们的命运又一次被派位决定了,如果班上第一名被派到一个差学校,倒数第一进了四中,那多讽刺啊。”他甚至希望能重回过去用统考决定升学的时代,“考试是最公平的,不像现在,成绩、关系、票子一个都不能少。”

听到儿子说出这样“世故”的话,小昊的爸爸有些错愕。他说自己从来没有向孩子灌输过这些观念,孩子的这番评价完全是他平时从大人谈话、同学的交流中自己总结的。“我们算过一笔账,这3年在北京,光是负担孩子的教育培训已经花了近8万。”

小吴也做了万一落选的打算,他说,如果不能被自己心仪的学校录取,他也不会气馁,继续坚持奋斗。“通过小升初我学会了投简历,知道如何面试,这对我以后找工作有帮助,因为我有经验了。”小昊这番信心满满的话把爸爸逗乐了。一年备战小升初的经历,他突然发现,儿子长大了。编后语:

互联网的普及给孩子们提供了表达和展示的平台,通过日记连载、与网友交流,将小升初中一个个体面临的困境变成了一个公众话题,孩子在交流中得到肯定,同时也消解了升学竞争带给他的种种压力。因为他知道,这些问题不只他一个人面对。所有的人都可能面对,在应试教育观念没有完全消除的当下,这是他们这代人必须作出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