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班主任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校的一切工作的推行几乎都要通过班主任工作来进行。如果班主任掌握了工作的基本方法,工作就会进行得非常顺利。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相结合原则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班级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既要有班主任的具体指导,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班主任不仅要指导个体,而且要指导群体;不仅要指导学习,而且要指导学生活动及活动的开展。另外,班主任指导的广度和深度要符合学生个体及群体的特点。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给学生展示发展前景目标。其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督促、相互帮助的良好习惯。最后,要发挥学生自身的特长,注意培养的能力,为学生的锻炼和提高良好的机会。

(二)管理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管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班级工作中既要通过教育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发展,又要辅以必要的管理措施进行约束,做到管与教的统一。有效的教育,离不开严格的管理,而管理的目的也正是为了教育。教育和管理密不可分,互相促进。

管理和教育相结合,首先要以教育为主。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教育的作用,管理只是辅助的手段。对学生的疏导,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耐心细致、入情入理的启发,通过有关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通过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对学生施加影响。其次,由于学生生理、心理水平的限制,其意志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尚有一定的不足,其社会适应能力也较低。因此,班主任还要通过科学、严格的管理来要求学生,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善于通过目标的设计来激励学生积极性的发挥,通过一定的奖罚措施来扬长避短,通过科学的评估手段来总结提高。最后,班主任要善于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班级文化氛围,通过健康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思想情感的发展,防止腐朽思想的侵蚀和不良因素的误导。

(三)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原则

班主任既要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的指导,又要注意班集体的培养,通过个体的进步来影响集体,依靠集体的作用来教育个体。总之,在工作中班主任要做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面促点”。班主任在班级环境中要时刻关注对学生发生影响的“冷点”、“热点”、“盲点”、“兴奋点”。在把握这些因素的前提下,架起个体与集体沟通的桥梁,以此为媒介提高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集体悦纳个体,使个体关心集体。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又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的,知行结合才能稳步提高。

(五)沟通与协调相结合原则

班主任不仅要努力沟通各种有教育意义的主客观要素,更要注意各要素相互的协调与配合,协调必须沟通,沟通为了协调。由于教育过程的长期性及教育因素的复杂性,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持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以便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同时由于协调的复杂性,班主任还应注意在信息沟通的前提下,保持各种教育因素、教育力量互相配合、互相协调的经常化、制度化。

二、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一)树立良好的行为参照

由于社会的开放程度逐步增加,社会行为参照物日益丰富,加之学生模仿力强,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慎重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树立学生可望可及的行为参照。这种参照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崇高理想与远大抱负的化身。它有深厚的政治色彩及阶级色彩,这也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可以从政治信仰、品德素养、思想作风等方面影响学生的人格;第二层次是现实社会的公德形象。它是现实社会总体机制的反映,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它可以从近期的社会需要中反映客观环境对人才基本规格、类型、质量的要求,对学校教育与社会的接轨,对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第三层次是所在集体的先进人物。这是最接近学生生活,最具有操作意义,也最容易模仿和学习的内容。树立这种浅近的榜样,可以使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偏差,因而它也是班集体建设中最具实效的途径之一。

(二)建立集体行为常规

学生个体之间有着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常常在学生的行为中表现出来。为了顺利地从班级群体过渡到班级集体,班主任必须依据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制定出符合本班特点的行为规范和制度。这是培养良好班级、创建优良班级的必由之路。这些常规有的是口头的,有的是书面的,它包含了活动常规、纪律常规、校内常规、校外常规、学习常规、生活常规、人际关系常规、师生关系常规、班级关系常规等。

(三)明确集体奋斗目标

优良的班级集体,必定是一个有明确目标的集体。集体的目标可以激励、约束、评价班级内部的各种关系及矛盾。它分为远期、近期、中期三种。班主任要善于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担当实现一定目标的角色,都有目标的要求。

(四)充分发挥骨干作用

班集体的各项具体工作往往是参与面、涉及面较广的活动。由于班主任特殊角色的影响,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调动班干部及骨干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特长,利用他们组织活动、开展工作。学生骨干的作用是班主任不可替代的,它不仅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更可以通过个体来促进集体的成熟与进步。学生骨干的作用发挥,主要是选好人、用好人,给每个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五)切实加强个别指导

班级中的个体,尤其是后进生应该成为班级工作中的教育重点,在个别教育中,班主任要善于建立学生的“个性档案”、“问题档案”。因为个别教育最主要的是加强针对性,班主任可以用文字或非文字的形式对学生中的重点指导对象设立个性分析、心理透视、问题类型、个人优势等方面的档案。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有助于班主任工作实效的获取,而且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工作水平的提高。

(六)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估

教育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时机、评估分寸的把握。班主任在工作中除建立必要的评估制度以外,还应及时对学生各种行为的表现进行评判。这也是心理学“强化理论”的具体运用。及时、准确的表扬或批评,可以弘扬正气,杜绝歪风;可以促进班级健康风气的形成;可以通过具体事例来教育全体学生,使其学会自我批评、自我纠正、自我提高。及时、准确的评估,要求班主任把握好“温度”:有的需要“趁热打铁”,有的需要“冷处理”,有的需要“一针见血”,有的需要“层层剥皮”,有的需要“一气呵成”,有的需要“步步为营”。评估形式要形成制度,养成习惯,有利于整个班级学生的进步。当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要防止婆婆妈妈、主次不分、见表不见里、力度不足等不良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