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伊瑟尔与费什对“文本和读者关系”的分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伊瑟尔与费什对“文本和读者关系”的分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产生影响的哲学思想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现象学。哲学家并没有完全放弃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而是强调了读者在整个阐释过程中的重要性,他们的思想方法对西方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文学作品中叙述、情节、人物性格、文体风格等都不再是客观地自我展示,而是要经历读者的感受体验,才能生成文学的意义。再次,关于文本中的读者,伊塞尔的“暗隐的读者”和费什的“预期的读者”都有一定的共同点――他们的读者都是理想化的读者。

伊塞尔和费什对文本和读者关系的不同之处

尽管伊塞尔和费什关于读者反应批评理论都以阅读过程为研究的重心,都承认阅读是对其对象进行加工的活动。但是两人的理论还是有相当的差异。首先伊塞尔并没有完全地抛弃文学文本作为客体的存在。他在阐释文学文本与读者的交流结构中认为文本与读者是双向交互作用的文学交流结构。文本不会对读者进行反馈,这就使得读者无法检验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是否恰当正确。本文和读者之间无法建立直接的语境,只能靠读者从本文的暗示或意指中去建立。伊塞尔对文本中的暗示或意指的存在表示肯定,这就体现了他还保留了文本的客观性,不是纯粹地把重心放在读者身上。

伊塞尔认为未定性的两个基本结构是空白与否定,它们是交流的基本条件,因为它们建立在文本与读者的相互作用之中。而文本意义产生的空间就存在于文本结构中的“空白”和“未定点”。可以说文学文本中的这些“空白”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文本的缺点,反而是它的优点,把作者的创作意识和读者的接受意识联接起来。

伊塞尔认为读者虽然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发挥很大程度上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但是读者在获得作品意义的过程中要受到文本自身的限制。但是费什则把这一概念定义为“从(先在的)一套对某个世界的假设中产生出这个世界来”[1](p80)。因此,费什的意义制约机制不是文本中的语言符号,而是读者主观经验中的“先在假设”,读者是不受文本的任何制约。关于伊塞尔主张的“不定点”的阐释有赖于“确定点”的存在,他对此作了形象的说明:“语言符号犹如夜空的星星,是明确不变的,而如何将群星连接成星空图案,则是不定的,因人而异的。”[9](P282)费什认为并不存在什么未定性,一切意义的创造实际上都依赖于读者在传统惯例之内运用的“主观性”。而且他不同意伊塞尔主张的任何作品的阐释都来源于本文与读者的相互作用,因为“这样一种理论的每一成分,不管是确定性还是本文部分,未定性还是空白,都是需要它们的解释手法的产物。因此,其中任何一个组成成分都无法构成独立的既成品,为阐释过程提供依据”[4](p211)对文本形式特征的先在性费什读者反应批评持否认态度,“认为文本的形式特征虽然始终存在,但它们总是阐释行为的结果,文本不是阐释的对象,而是阐释的产物。”[6]可见,费什反对将文本意义看成是存在于文本之中或用某种代码编写在文本之中,因为这种观点忽视了读者的参与活动。读者的参与活动应该是批评关注的焦点,因为读者的参与包括了读者思考、明辨、解惑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这些思维活动本身就是阐释性的,因此对于这些思维活动的描述就是作品的意义所在。

费什认为作品的意义始终存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中,不断地重新构建。费什把意义控制放在了“阐释共同体”上。阐释共同体强调的不是指一群拥有共有的阐述策略的读者,而是由一群读者共同分享的同一套阐释策略。读者的反应都是建立在一定的阐述策略基础之上,“阐释策略不是在阅读之后才发挥作用。它们本身就是阅读的形态。而且正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阅读的形态,它们将自己的形态赋予文本,创作文本,而不是如通常所说的那样从文本中产生”。[3](P181)同样,采用相似的阐述策略的读者,获得的同一文本的意见也一致。费什说的“同一”文本,指的并不是读者面对同一文体才用了相同的策略,而是说“同一”文本是两个或多个读者采用了相同或者相似阐释策略的产物,这些读者集合则构成了一个“阐释共同体”。具体地表述是“阐释共同体不是指一群拥有相同观点的单个读者,而是指拥有一群单个读者的一种观点或一种组织经验的方式,即它所假定的各种区别、理解范畴以及贴切与否的规定构成该集体成员的共同意识”。[7](P157)每个阐释集体拥有各自的阐述规则,组成各自的意义制约因素。那么阐释策略的来源是什么,是否有客观依据?费什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他曾把阐释策略解释为构成各个批评流派对文学、语言的总体把握与理解的方式,它造就了各派间阐释的差异。但是在接受个别读者对于不同文本所作出的不同反应时,他却把它看成是个别读者创造文本形式特征以及作者意图的手段。这种模糊性就导致了阐释共同体概念的模糊,这就不能使得费什关于阐释共同体的理论是普遍有效的。

总结

伊塞尔和费什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都重视了读者在意义产生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对传统的文本主义进行了突破。但是费什对读者反应批评的理论比伊塞尔的更激进,他将文本的意义放在了阐释共同体中,但是却无法对其下一个满意的定义,不能够清楚地描述阐释共同体以及明确它的来源。伊塞尔虽然将意义制约机制设置在文本中,承认了文本在意义产生时的客观作用,文本意义的产生需要靠读者与文本的相互作用产生,但是伊塞尔对文本的“空白”和“未定性”的阐释仅限于文本的“意义”范围,没有真正触及到作品的主题意指及语言意义等。他所表达的文本召唤结构也没有真正从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去分析这种空白和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费什. 为什么没人害怕伊塞尔[M]. 伦敦:杜克大学出版社,1989.

[2]Jane P. Tompkins,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Form Formalism to Post-Structuralism[M]. Johns Hopkins UP, 1998.

[3]金元浦. 接受反应论[M]. 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4]任虎军. 从读者经验到阐释社会[J]. 四川外国语学报,2005年,第1期,第21卷.

[5]斯坦利・费什,举措自然[M]. 伦敦:杜克大学出版社,1989.

[6]沃尔夫冈・伊塞尔. 阅读行为[M].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