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时期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时期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旨在归结分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方式方法,探求促使他们考试作弊的主客观原因及不健康心理因素,找到预防和减少作弊行为的有效管理对策。

[关键词]考试作弊;个体预谋;群体协同;预防措施;管理对策

考试作弊行为是参与考试的行为主体在执行考试过程中因主观故意而产生的直接破坏考试目的,严重影响考试功能与作用的正常发挥,虚假反映对象在特定知识经验信息的传承中的效果和质量、技能能力具备状态等状况,导致考试结果失去特定可信度和效果的一种现象。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具有较强危害性

考试作弊现象的存在和蔓延,污染了校风,败坏了教风、学风,对于正常的教学秩序和优良学风建设起着显著的破坏效能,妨碍着学生个人学习质量的提高和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毒害了青年大学生的心灵,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一)考试作弊行为直接破坏考试公平竞争的原则,使考试的检验功能无法正常发挥。

(二)考试作弊行为严重损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考试作弊者无论是被发现受到惩罚,还是侥幸过关,都会对学生的身心产生消极而恶劣的影响,养成个体冒险和侥幸心理,造成畸形人格。

(三)考试作弊行为严重败坏学风,破坏诚信原则,引起大学生的道德缺失。

二、新时期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及种类分析

新时期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归纳起来,呈现以下五个特点:一是作弊人数不断增加,由过去的个别人的个别行为变成一群人的普遍行为。二是作弊者的心态由过去胆怯羞耻变得比较轻松大胆,考试作弊在他们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光彩的。三是出现了以赚钱、营利为目的的“职业”和考试答案及复习资料“人”。四是考试作弊不再仅仅是差等生的特有行为,有不少成绩不错的学生也在考试过程中实施作弊行为。

(一)个体预谋作弊

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爬墙头”,原始而常见的方法是在身上夹带纸制资料。 “有勇有谋”者甚至会在学生证等考试证件的夹层中藏匿资料。投机取巧者会有意识地将资料放在桌堂内或教室隐蔽处,例如窗台、暖气片夹缝中。有些学生孤注一掷,在交考卷的短短时间内,混水摸鱼,捞几道选择、填空题。

(二)群体协同作弊

同专业的学生大多都比较熟悉,有的在考前的短时间内便能“缔结同盟”事先约定好作弊手段,包括用手势、纸条等传递考试信息,悄声讨论、主动为他人展示考卷。有大胆“铁杆”甚至不顾一切严重后果地传递交换考卷,最大胆妄为者,干脆找人替考。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等重大型考试中,有人不惜重金购买无线隐形耳机来充当作弊工具。

(三)试后隐性作弊

一些学生采取拉关系、走后门的手段,向阅卷教师行贿送礼;利用关系网,请领导、教师充当说客,使教师和管理人员在阅卷、评分中失去客观公正性,这些行为虽有很大的隐蔽性,但对考风、校风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使教师的人格尊严受到了损害,学生的自然尊师心理也受到了质疑。

三、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管理对策

抓考风建设绝不仅体现在考期,也不只局限在考场上,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入手,树立大教育、大环境的思想。

(一)注重正面引导,加强思政教育

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真正按照大学生的成长规律,有步骤,有层次地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法纪观和道德观。用远大理想抵制功利主义;用艰苦奋斗精神抵制享乐主义;用实事求是抵制投机取巧。同时还要加强诚信教育,公平竞争教育,正确的友谊观教育和自制能力教育。

(二)加强纪律教育,狠抓制度建设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搞好相关制度的配套建设,才能严格每个管理环节,堵塞漏洞,实施更有效的管理。管理制度订出来后,一定要严格执行,否则便是一纸空文。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学生严字当头,敢于批评,敢于教育,敢于管理,要科学地运用奖惩机制,做到奖惩分明。

(三)深化考试改革,加强考试管理

1.改革考试方式,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评价,增加开卷考试、半开卷考试、答辩等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增加平时实验、实践环节的分数比重等等。

2.淡化专业限制,加强实践环节,减少实用性差,专业面窄的课程,增加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学生感兴趣、实用性强的课程和环节。

3.加强考试管理,科学安排考场。在单人单桌,随机分座的基础上,考生之间左右间隔两个以上位置,严格控制考场人数,避免大教室,多人同考的情形出现。

4.严格监考制度,提高监考老师的考纪意识,注重监考执法,认真履行职责,增强监考教师的责任感,把作弊动机扼杀在萌芽状态,使有作弊动机的学生无机可乘。

(四)制定有效法规,严惩违纪作弊

首先,制定切合本校实际,体现本校特点的考试条例。其次,凡是作弊者,从严处罚,不得。再次,处理迅速,排除干扰,发现作弊,立即要以公告的形式向全校公布,以防止个别教师、领导为作弊者说情,写条子、拉关系。最后,要把握好严惩考试作弊的“适度”。对作弊的惩处应能对大多数学生起到警示作用。

(五)净化心理环境,加强心理疏导

净化考生的心理环境有利于消除作弊考生的心理动力,减弱考生主观上的故意,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学习上。纪律的约束可以使考生不敢作弊和不能作弊,而心理环境的净化使学生不想作弊、不愿作弊和反对、鄙视作弊。

(六)注重人文关怀,做好善后工作

教育应该体现对学生的终极关怀,做好作弊处分学生的后续工作:对于不同心态的作弊学生要对症下药,真正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在消除作弊的同时,从根本上达到教育人、塑造人的目的,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基金项目:2009年黑龙江大学学生学理论学术课题规划项目(TA33)

参考文献:

[1]杨冰山,杨晓英.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

的主观因素分析[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

报,1996,(2).

[2]陈丽荣. 大学生违纪现状分析与对策

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6,(7).

收稿日期:201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