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血清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在造影剂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血清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在造影剂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血清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在造影前后的变化情况以研究它们在造影剂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90例住院造影患者,分别于造影前24h内、造影后24h、48h、72h检验血清胱抑素C、血清β2微球蛋白、血肌酐(Scr)。根据患者造影后是否发生造影剂肾病(CIN)分为CIN组和非CIN组。结果 90例患者有5例发生CIN,均为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衰。与非CIN组比较CIN组在年龄上有明显差异,年龄越大易发生CIN,在常见伴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方面,CIN组患病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CysC浓度在造影后24小时明显升高,48小时有所降低,但均明显高于造影前以及非CIN组相应时间点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cr和β2微球蛋白在CIN组造影后24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甚至72小时才达最高值,明显高于造影前以及非CIN组48h及72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ysC、β2微球蛋白、肌酐均能对应用造影剂后肾功能做有效评估,但血清胱抑素C能较早且灵敏的反映造影剂导致的肾损伤,优于血肌酐;血β2微球蛋白在造影后48h才有明显升高趋势,在预示肾损伤方面晚于血清CysC,提示血β2微球蛋白可能也是反映造影剂早期肾损伤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 ;β2微球蛋白; 造影剂肾损伤 ;早期诊断

随着放射诊疗技术的发展,造影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和频繁,由造影剂导致的肾损伤―造影剂肾病(CIN)已成为继手术、低血压后院内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第三位病因[1][2],尽早评估肾功能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在造影剂肾损伤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多报道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可作为临床肾功能监测的新指标,本文通过观察血清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在造影前后的变化情况以研究它们在造影剂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接受造影剂检查的90例患者,年龄25-85岁,男56例,女34例,伴高血压64例(高血压史10年及以上者40例),糖尿病48例(其中糖尿病10年及以上者30例)。有以下情形者排除:1月内使用过肾毒性药物、1月内使用过造影剂、1周内使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妊娠哺乳期,有碘造影剂过敏史、透析、肾移植、肝硬化、恶性肿瘤,造影前eGFR<15ml/min.1.73m2。

1.2方法

1.2.1所有患者均使用低渗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采集造影前及造影后24、48、72小时静脉血,测定血清Cys-C、血β2-MG、血肌酐值。根据造影后48小时内是否发生CIN分为CIN组和非CIN组。

1.2.2造影剂肾病诊断标准:造影剂注射后48小时内Scr上升幅度超

过44umol/L或其绝对值较基础水平上升超过25%,并能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肾功能损害。

1.2.3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及血β2-MG的浓度 ,检测仪器为东芝TBA12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接受造影剂检查的90例患者中,有5例发生了CIN,均为非少尿型急性肾损伤,与非CIN组比较,CIN组患者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但在年龄上有明显差异,年龄越大易发生CIN,在常见伴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方面,CIN组患病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检验指标比较

造影前两组患者CysC Scr β2-MG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CysC检验浓度在造影后24小时明显升高,48小时有所降低,但均明显高于造影前以及非CIN组相应时间点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Scr和血β2-MG在CIN组造影后24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甚至72小时才达最高值,明显高于造影前以及非CIN组48h及72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CIN组造影前后各时间点CysC Scr β2-MG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血肌酐的检测方法简便、费用低廉,在基层目前识别CIN最常用的指标仍然是血肌酐,但血肌酐水平受病人性别、年龄、体型、身高、肌肉量及膳食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加之肾小管也可分泌肌酐,而一些药物也要影响肾小管的分泌,故肌酐作为衡量肾功能下降的指标缺乏敏感性,多数患者在造影后48小时内血肌酐无明显变化,血肌酐的峰值一般在造影后第4-5天出现,在第7-8天才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肌酐无法对CIN进行早期诊断,很大程度上失去了预防和减轻肾功能损伤的机会[3]。本研究显示:在CIN组中血清胱抑素C达到峰值时间为应用造影剂后第1天,而血肌酐为应用造影剂后第3天,故血清胱抑素C能较早且灵敏的反映造影剂导致的肾损伤,优于血肌酐;血β2微球蛋白在造影后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血β2微球蛋白可能也是反映造影剂早期肾损伤的指标之一。故在临床实践中患者造影后应尽早检测血清胱抑素C及血β2微球蛋白,以做到对造影剂肾损伤的早期识别,早期干预,从而降低造影后危重性肾衰竭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董国峰,吴尚勤,姚青海等.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诊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保护作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27(10):757-759.

【2】 MCCULLOUGH PA ,ADAM A, BECKER C R, etal.Epidemiology and prognostic implications of 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 [J].Am J Canliol ,2006,98:5-13

【3】路建饶,易扬,顾波等.胱抑素C早期诊断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2):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