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初探与现实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初探与现实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小班化教学顺应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蓬勃发展,学者们对小班化教学的优势,理念和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研究,但是在小班化教学研究的热潮中,也要冷静思考,清醒的认识到小班化教学现阶段还不能全面推广,师资紧缺和实践中产生异化的问题。

关键字 小班化教学 研究问题 反思

小班化教学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对教育需求的体现,经济的发展给教育带来物质支持的同时,对教育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为了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要,小班化教学应运而生。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已经开始了小班化教学的实验,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的小班化教学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方面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大中城市学龄儿童数量开始下降。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提高。小班化教学所提倡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当下正广泛推进的新课改理念不谋而合,这为小班化教学提供了发展机遇,小班化教学迅速成为我国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

一、小班化教学研究初探

小班化教学自实施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学者们对小班化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刻研究,文献众多。纵观资料,小班化教学的研究主要围绕三个主题,探讨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与特征、探析小班化教学理念、探索小班化教学实际操作中的实施策略。

(一)探讨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与特征

对于小班化教学优势的探讨,很多学者是建立在对小班化教学内涵的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小班化教学不是单纯的班级规模的缩小,它是在先进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技术、评价等随之改变的一种优质教育方式。所以,与传统大班教学相比,小班化教学优势主要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在师生关系上,小班化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个别接触的时间大幅增加,这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方法上,小班化教学中更容易地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以个人、小组等形式展开诸如阅读、实验、讨论等多种活动。教师也有足够的精力进行优化管理,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风气。

(二)探析小班化教学的理念

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小班化教学的核心内容,小班化教学虽然在客观上表现为班级人数的减少,但它本质上不是班额人数减少后的自然转型,而是有意识地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追求的是最大效能地发挥小班额的优势。小班化教学中,先进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小班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二,小班化教学体现教育公平。第三,小班化教学追求民主精神。

(三)探索小班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小班化教学的开展迫使学校要研究怎样开展与管理小班化教学,而且也要求广大教师研究怎样提高小班化教学的质量。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班化教学的优势要体现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现实中,基于不同的教学情况,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五种教学形式,分别是基于分层教学、活动教学、探究教学、合作教学和教育评价下的小班化教学策略。

二、小班化教学研究的现实反思

小班化教学的发展迎合了当今社会的需要,发展形势不容小觑,但是在小班化教学研究的一片热潮中,有必要“泼点冷水”,以促使研究者对相关问题的思考更为冷静,合理。

(一)现阶段难以大规模推行

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和推行小班化教学试点的状况来看,现阶段在国内全面推行小班化教学是不现实的。

首先是经济原因,小班化教学的核心不是为了节省教育成本,相反,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它需要极大的成本投入,目前,我国还没有大范围推广小班化教学的条件,尤其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其次是地域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个省市状况不同,目前,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由于人口流动等因素,确实出现了学生人数下降,班额减少的情况,但是,这种“小班”和我们所说的小班化教学绝不相同,不仅表现在办学设施等硬件上,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在教育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上,农村教师不习惯也难以驾驭小班化教学的教学模式。最后,小班化教学的推行主要是在欧美国家,是否适合我国的国情值得考量,并且我国的小班化教学还处在起步阶段,理论体系也没有形成,全国推行的时机还没有成熟。

(二)师资问题是小班化教学实施瓶颈

小班化教学能否真正起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最终还是要依赖小班化教学的执行者―教师,这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严峻挑战,要求小班化教学教师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职业素养结构。

学校迫切需要掌握丰富技能可以适应小班化教学的教师,然而现实中,符合要求的教师寥寥可数,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大多数教师采用着小班化教学的形式,却还是原来的教学理念,“换汤不换药”,这种情况下,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情况可想而知。师资力量不够,需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然而现实中,小班化教学教师培训做得还非常不够,道路还很漫长。一方面,专门面向小班化教学教师的岗位培训几乎没有,即使是教研活动,也是以学科为划分依据,小班化教学的教师和大班化教学的教师在一起学习。另一方面,岗位培训无法惠及每一位教师、由于名额限制,有些培训诸如讲座、报告、研讨之类的活动仅限于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即便他们回校后会与其他教师共同分享、学习,但这种“二传手”的培训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

(三)现实实施中存在变异与冲突

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城市的中学、尤其小学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小班化教学的尝试,他们的实践暴露出小班化教学在实践中的许多问题。

在小班化教学实践的热潮中,出现了一些违背小班化教学初衷的现象,这些情况的出现说明了小班化教学在实践中产生了异变。在我国,虽然小班化教学是一种趋势,但目前并不是所有地方、所有学校都可施行。它仅限于那些教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地区。因此,还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参考文献:

[1]王夏.小班化教学的若干思考[J].广东科技,2013,16:225-226.

[2]魏春梅.小班化教学特质分析及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3,18:22-26.

[3]鄂艳.解读我国小班化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01:12-14.

[4]顾金玲.现状・问题・对策――对上海市小学实施“小班教学”的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3.

[5]张寿松.小班化教学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操作[J].教育探索,2002,09: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