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改下学习初中语文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改下学习初中语文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内外教学活动,使学习变得轻松快乐。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培养

目前,新课改已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要求,因此每位教师更要加深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认识,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尽快适应新课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义不容辞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这次新课程的改革实验中去。语文新课改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要求在教学策略上进行调整与创新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探究等。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作为基础教育,尤其是新课改形势下的初中语文,更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在新课改形势下,初中语文怎样才能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一、课内激活兴趣

(一)通过课前小活动创造情景

学生一开始上课,思维还没有转换过来,注意力不集中。因此,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可缓解教师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又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活跃教室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所以,上课前两三分钟,是一节课的热身时间,可以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活动:或即兴演讲、或美文朗读、或诗歌背诵、或戏剧表演等。学生经过这样的热身,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其思维就会活跃起来,课堂上会积极思考,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通过课前导课创设意景

有经验的老师,是非常重视导课的,导课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形式,可因时因地而定,以下几种方法可以一试:

故事激趣。以生动的故事或是深含哲理的故事作导语,极能唤起学生的注意。例如教读《热爱生命》(用讲故事的方法讲述:三百多年前,在英国,有一位传奇式的人物鲁宾孙,他从小就很顽皮,长大后,不听父亲劝阻,出海经商去贩卖黑奴,在海上,遭遇了狂风巨浪,一人流落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在岛上,他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最后终于成了一位大富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英国小说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节选的《热爱生命》。我想,这样的方式学生会很乐意去学习的。

疑问诱趣。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欲往往是从疑问引起的。因此,对故事性强的记叙文或条理清晰的议论文,可以尽力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制造悬念。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我就设置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大自然是奇妙的,知道她也会说话吗?想知道她都说了些什么吗?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这个导语的好处就是巧设疑问,引起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佳句调趣。语文,应该有其强大的文化内涵,它不同数学或外语,因此,精选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名篇佳句,贴切自然地引出所要学的课文,能收到多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学生们的情绪就容易受到课文的感染,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同进也更体现出语文独特的魅力。

(三)通过课堂教学营造情景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最佳的心态下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优化课堂教学:

优化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者如何抓住中心,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内完成新课的教学,是把握这一环节的关键。所以,新课的讲解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精炼的语句,准确无误地抓住关键部位,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突破难点,讲清重点,使学生产生顿悟,不给学生的思维带来模糊的成分。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学生再自己独立尝试探索新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再适当点拨,或引导学生再探究,寻找到结论,发展智能。这样,课堂教学过程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转化为教师积极启发诱导,学生主动获取探究的过程,努力构建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也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合作为主线,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教学理念。

优化语言。首先,语言要“正”。“正”即雅正,正确而且优雅。教师的课堂语言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因此,教师在课堂授课时,语言要规范正确,不仅要使用标准普通话,还要注意纠正学生的方言、土语和各种口头禅。同时教师发音吐字要清晰,语言要明朗,句子结构要流畅完整,文理要通顺,语言要丰富多彩,具有新鲜感。在授课中要尽可能把话讲得形象、直观、明快、生动,抑扬顿挫,使学生们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其次,要有“情”。语言之所以能够打动人的心,完全在于它是一种心声,是一种思想感情的流露。教师只有把对学生、对职业的爱,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充分溢于自己的言表,才能注情于声、以情动人、以声引人,才能感染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在学生中引起共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把学生吸引过来。 再次,要“趣”。“趣”即教师语言的幽默,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穿插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及故事等,可以使学生在笑声中达到对知识的掌握。适当而不低俗的调侃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催化剂。

二、课外延伸兴趣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仅靠教几堂课,还需要通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多种语文能力。如可通过“每日一词,每日一句格言”活动,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可通过“每日一读”或“接力朗读”等朗读形式来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可通过“每月一事,一人,一景”的写作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写作能力;还可通过朗读比赛、讲故事、书法比赛、辩论赛等一系列活动,作为课堂补充,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要按照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讲究科学性,准确把握激趣手段,不然就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语文教育学》

[2]《中学语文教学法》

[3]《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