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耳鼻咽喉异物162例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耳鼻咽喉异物162例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4-0546-02

中图分类号:R76

文献标识码:B

耳鼻咽喉异物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急症,近年来有种类多、发病人数增多趋势,而且发病年龄大龄化。常年均有发生,但因不如气管、食管异物危急,往往得不到及时确诊和有效预防。现将我科近5年来诊治过的耳鼻咽喉异物162例作一临床分析,并探讨发病原因、误诊原因及取异物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62例耳鼻咽喉异物中,耳部异物26例,鼻腔异物55例,咽喉异物81例,10岁以下71例,10岁以上91例,年龄6个月~70岁。

1.2异物部位及种类

1.2.1耳部异物:10岁以下17例,10岁以上9例。病因:儿童多为玩耍时将小物体塞入耳内,成人为挖耳时遗留小物体或小虫侵入。异物种类:植物性异物8例,为谷粒、米粒、豆类、小果核等。动物性异物9例,为小飞蛾、蚊子、苍蝇、臭虫等。非生物性异物9例,为火柴棍、玻璃珠、塑料玩具子弹、耳钉等。异物部位:外耳道软骨段22例,骨段2例,鼓环部1例,鼓室内1例。并发症:外耳道炎9例,中耳炎2例,鼓膜穿孔1例。取出方法:表麻下取出异物25例,全麻下外耳道切开取异物1例。

1.2.2鼻腔异物:10岁以下50例,10岁以上5例。病因:儿童玩耍时将小物体塞入鼻腔,成人多为热带农村水蛭爬入及医源性异物,医务人员粗心大意,将填塞棉片等残留。异物种类:植物性异物47例,为黄豆、蚕豆、包谷、花生米、杨梅核、瓜子、松子等。动物性异物2例,均为水蛭。非生物性异物6例,为钮扣、玻璃珠、橡皮擦、塑料玩具、棉片等。异物部位:鼻前庭32例,鼻总道8例,下鼻道10例,鼻顶部3例,鼻咽部2例。并发症:鼻出血23例,慢性鼻炎15例,慢性上颌窦炎2例。取出方法:无麻醉下钩出鼻异物49例,表麻下于鼻内窥镜下观察取出异物6例。

1.2.3咽、喉部异物:10岁以下4例,10岁以上77例。病因:多为饮食不慎,将鱼刺、肉骨等咽下,偶为企图自杀,有意吞入异物。异物种类:鱼刺65例,骨刺8例,竹(木)刺7例,铁丝1例。异物部位:扁桃体26例,舌根部45例,会厌谷7例,梨状窝3例。并发症:咽喉部黏膜损伤15例,感染脓肿形成2例。取出方法:直接用镊子取出26例,间接喉镜下取出16例,纤维喉镜下取出38例,支撑喉镜下取出1例。

2诊断方法及误诊原因分析

耳鼻异物病史明确,部位相对固定,腔道浅、异物大,一般不难诊断,如遇小儿病史诉说不清,出血、感染、分泌物多,后期肉芽组织等掩盖异物时则应依靠体征,认真检查。咽喉异物虽有病史,但位置深、异物细小,有时可随吞咽、呼吸而滑动,检查时患者常有恶心、呕吐、分泌物增多,异物显露困难,只有详细询问病史,耐心检查,从外向里,由浅入深,两侧对比,喉镜检查尤为重要,必要时再辅助X线透视、摄片,全面分析,综合判断。

误诊原因:(1)对该病漏诊、误诊的严重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诊断耳鼻咽喉疾病时,没能随时想到异物的可能性。(2)病史方面的错误:病史是诊断异物的重要依据,但不是惟一依据。(3)临床无症状提供。(4)基层卫生人员缺乏本科专业知识。

容易漏诊、误诊的部位:因异物部位隐匿,可能造成漏诊、误诊,以咽喉部异物较多见,如扁桃体被舌腭弓遮盖部分,扁桃体隐窝口,下极部等。

3异物取出的体会

(1)尽早取出异物既是治疗的首要原则,也是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应尽量从异物进入的径路取出。(2)采取正确,充分利用照明,选择合适器械,是顺利取出异物的先决条件。(3)对不能合作的患儿以在全麻下取出异物较为安全。(4)耳鼻咽喉器官功能特殊,组织娇嫩,操作应细致、准确,耳鼻异物时尽量找到间隙,着力于异物后端中心部位,争取一次取出,防止向深部滑入,取咽喉异物时应防止异物撕断、滑脱,掌握由里向外的原则,减少或避免出血,保持术野清晰。(5)鼻腔水蛭因吸盘附着紧密,不能强行钳夹拉出,以免折断,应耐心等待水蛭体部逐渐蠕动,伸出鼻腔时果断钳住,再用表麻药涂其上,松开吸盘取出,争取一次成功。

本组162例耳鼻咽喉异物患者,耳鼻异物以儿童发病率高占70%以上,咽喉异物发病率则成人高于儿童,占90%,耳鼻异物以植物性异物为多见,咽喉异物则以鱼刺居首。异物发生率依次为咽喉―鼻―耳。诊断易难顺序:耳―鼻―咽喉。取出异物易难顺序:咽―鼻―耳―喉。异物危险性排列顺序:喉―咽―鼻―耳。

就异物发生的原因分析,儿童多因家长照顾不周、管理不善、游戏不当所致,成人则多因饮食不慎造成。应加强预防,告诉人们当异物进入时,勿盲目乱取,以减少并发症或致日后取出困难,应及早到医院专科就诊,并加强基层耳鼻咽喉科专业医生业务技术,使其具备诊治耳鼻咽喉异物的知识。

收稿日期:200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