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走转改”需要机制和平台的保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走转改”需要机制和平台的保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走转改”需要机制平台保证

大众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所长、《青年记者》主编荆成

张刚不仅是新闻界的先进典型,还是孩子们眼中的大明星。前些天,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回家很兴奋,说齐鲁晚报记者张刚到他们山师附小去了。10月29日上午,南部山区大水井小学,第三个“张刚大篷车”爱心图书室挂牌,送去2500余册爱心图书,里面就有我儿子捐献的好几本书。是“张刚大篷车”,让孩子们懂得爱的付出,享受爱的付出。

我谈三点感受,也是向张刚和“张刚大篷车”团队学习的体会。

一、张刚现象,全国少见

全国媒体里,有一批像张刚一样值得学习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但是,像张刚这样,从进报社起11年扎根基层社区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却屈指可数;以优秀新闻工作者命名新闻栏目,齐鲁晚报不是第一家,但是,像齐鲁晚报这样,发现典型、培育典型、爱惜典型,连续10余年来张刚栏目不断线,并且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典型模范带头作用的,在全国媒体里即便不是唯一,起码也是屈指可数。

十年前,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实施青年编辑记者“五个一”活动,10年来涌现出以张刚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编辑记者。

十年前,张刚是骑单车单干,10年间张刚团队不断壮大,从单车到“大篷车”。

十年前,是“张刚在您身边”、“张刚帮您办”,十年间栏目不断升级,变成“张刚社区工作室”,开出“张刚大篷车”,由过去的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在一年半时间里,走街串巷、深入基层,融入百姓,走过了100站。

套用郁达夫先生说过的那句话,“一个没有模范的媒体是不幸的,一个有模范却不知敬重爱惜的媒体是不可救药的。”

以此衡量,全国有很多媒体其实是很不幸的,有很多媒体其实是不可救药的,因为在他们的队伍里没有先进典型、先进模范,或者是有了却不知敬重爱惜。

以此衡量,齐鲁晚报既是幸运的,更是底蕴厚重、活力强劲的。

二、“张刚大篷车”,是新闻媒体参与社会建设的创新实践

在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凸显期,社会建设愈显紧要。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新闻媒体肩负哪些责任,如何发挥作用?“张刚大篷车”就是生动的回答。

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按照同志的说法,“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的工作。”“张刚大篷车”深入社区,服务市民,既是做新闻工作,又是做群众的工作,以实际行动建设着和谐社会。

对社区市民和困难群众来说,大篷车一开,好事自然来。“张刚大篷车”实际上具有推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组织者或者说中介的角色,借助媒体优势,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实实在在为基层群众服务。服务的过程,就是促进基层社会管理的过程,就是促进民生改善、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过程;也是弘扬先进思想道德文化、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的过程。

在《江山》一曲里唱:“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张刚和他的团队开着“大篷车”,行走在天地之间,扎根于百姓之间,整天与民意、民情、民愿、民需打交道。“大篷车”就是“宣传队”、“播种机”,意义和价值确实很大。

三、“张刚大篷车”,是“走转改”常态化的有效载体

“走转改”,核心是人的问题,也就是新闻人的群众立场、群众观点和群众感情问题。立场、观点和感情问题,靠刮风靠运动很难有质的转变。张刚的事迹和“张刚大篷车”的实践表明,“走转改”的实效取决于媒体有没有相应的机制和平台保证。有机制有平台,“走转改”就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就不是与日常工作两张皮而是融为一体的,“走转改”也才能既出新闻又出人才。

新闻每天都是新的,祝愿“张刚大篷车”典型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