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武术专业设立武打表演课的设想与可行性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武术专业设立武打表演课的设想与可行性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据统计法等对当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开设影视武打课程的现状、可行性和开展原则和方法进行分析,为以后高校如何建立和发展影视武打特色课程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建议。分析认为,在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专业开设影视武打课程应明确培养目标、强化专业特征、以学生能力为本位,让学生能够发挥先天优势,以培养兴趣爱好为手段,聘请专业教师、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注重学生的德性修养、争取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等院校;武术专业;影视武术;开设原则

影视与武术原本似乎是互不相关的两种独特存在形式,影视表演最初出现在西方国家,国外电影创作者们同样也在影视中运用了非常多的武打技击动作,但此时的影视武打动作中更多的是西方格斗术的表现,算不上是与武术融合。而影视自从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电影的创作者开始逐步认识到武术结合在影视中有着宏大的前景,在影视中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瑰宝——武术,将使得两者相得益彰。之后,武术接触、融合在影视中也越来越多,逐步形成一个新颖的词语——影视武术或者称武打片。中华武术不仅仅具有强烈地技击价值和强身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正是因此,武术便具备了电影艺术所需的特点。如今,功夫片大行其道,从功夫巨星李小龙进入好莱坞主流市场,到近年来《黑客帝国》、《杀死比尔》、《功夫熊猫》等电影的热映,无不反映出武术作为一个重要电影元素的重要性。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武打与影视的结合已经成熟,这也为未来影视武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这一契机也意味着影视行业需要更多、更加优秀的武术人才,可以说这为武术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了又一广阔的从业渠道。

1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现状分析

多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包括体育院校)的武术专业课程设置一直以套路和散手教学为主,而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专项的大学生而言,仅仅学习套路和散手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武术无论是作为一种爱好还是一种毕业后在社会上谋生的手段都更加需要把武术广延的价值释放出来。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尤其是武术专项的学生,学习武术一方面是出于对武术的热爱,另一方面当然是想把武术作为未来事业发展的手段和技能。笔者根据对10所体育专业院校和综合类大学的570名武术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武术专项的毕业生在毕业后有18%从事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有32%的毕业生从事了警察、保安、司机等工作,有37%的毕业生在私营健身房从事健身教练的相关工作,另有13%的毕业生从事了与本专业不相关的工作。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武术人才的流失比较严重。近些年来,由于武侠电影的热度不断升高,对武术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因而,高校武术专业大学生就有了一条新的从业路径。很多优秀的武术专业毕业生,如赵文卓、蒋璐霞等已在电影界取得了惹人瞩目的成就,这可以说给广大高校武术专业学生提供了好的范例。但这并不意味着影视武术的道路是一条康庄大道,武术专业的学生虽然有着坚实的武术基础,可要真想从事影视武术表演是远远不够的,缺乏表演意识和舞台艺术表现力是目前我国高校武术专业大学生从事影视武打行业最大的制约瓶颈,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武打电影并不热衷于从武术专业学生中选择演员的原因之一,所以,要从事影视武打表演行业仅有喜欢和认识还是不够的,大学生需要对影视武打表演有更深的了解与实践。因此,开设影视武打表演课程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人才市场的需求,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武术专业开展武打表演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开展原则和方法进行分析,为以后高校如何建立和发展影视武打特色课程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建议,希望通过这些建议为武术更好地与影视融合以及发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尽绵薄之力。

2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开展武打表演课的必要性

21影视武打对武术本质的彰显

影视武打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为武术的普及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在让西方人认识中国武术方面功不可没,武侠作品对武术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彰显了武术文化丰富的内涵,把武术中凝结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在电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1〕,李小龙的电影,让西方观众见到了不屈不挠、奋起抗争的中国人形象。《霍元甲》等电视剧歌颂了反抗外强、舍生取义的民族英雄;由武术全能冠军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使人真正领略到中华武术的无穷魅力。因而可以这么说,武侠电影对武术文化特别是对武德有着不可低估的丰富作用,很多习武者就是从接触影视武打片开始喜欢武术,走上习武之路。从本质上讲,中华武术是彰显“德”的技击技术,换而言之,使武术之成为“武术”的唯一的东西,不是武的动作多么精妙、多么有杀伤力,而是内涵在其物质本体下的“精神”——“德”〔2〕。而当今武打电影所彰显的精神正是对这种“德”的呈现。俗话说“习武先习德”、“武德润身”,通过设立武打表演课程,可以让武术专业的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武术的本质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通过武术专业学习更好地彰显中华武术之本质精神。

22影视武打对学生武术技术的推动

随着社会的进步,武术运动的不断创新、改革,特别是竞技武术的快速发展,武术已经成为一项国际的体育比赛项目,而影视武术的出现为武术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其一,由于武术运动的迅猛发展,其在套路的编排和创意上必须不断地创新,而影视武术中的动作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为武术技术动作的创新提供了素材,许多武术套路在编排中都吸收了影视武术动作中的实用动作。其二,由于影视武术主要是以两人或多人的打斗来体现武术,所以对练项目从中受益匪浅,武术影视片中的武打动作几乎就是从套路对练经过声像效果的加工和武术运动员进一步真实性的表演演变而成的。武术中的踢、打、摔、拿各种制人的奇招,稳、准、狠,洋溢着果断勇猛,不可抵挡的“霸气”〔3〕,武打动作对这些也完全适应,而且是必须的。武术工作者在编排对练动作特别是高难度动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动作的美观性,而且合理性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以天津队为代表的对练项目就是将影视武术中的武打动作很好地融入到了对练中来,将武术中的对练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其三,武术运动员从影视武术中吸收了一种神韵,将其更好地融入到套路演练之中,使动作的演练更为美观,具有更高的观赏性。所以,抛开就业取向和武术本质内涵,单就技术层面而论,开设影视武打课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极大地提升武术专业(尤其是武术套路专业)大学生的技术水平、演练水平和精气神;如果从就业角度来看,社会市场需求是高校开办专业方向的前提和动力,也是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影视武打表演课程的设置,依托高校的优势得以更好地完善,依托这一基地能更快地向社会辐射、普及、推广和发展。同时,影视武打表演课程的设置,有助于拓宽培养人才的渠道,可以促进学校课程的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就业提供更为宽广的渠道。因此,就此两点而言,在高校武术专业大学生中间开展影视武打课程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3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开设影视武打表演的可行性

31武术专业与武打的天然联系

影视武打与武术联系密切,甚至可以说,这种联系是天然的。影视武打是以武术为动作原形,而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4〕。中国武术在技击方法表现十分丰富多变,有踢、打、摔、拿、击、刺等,还有许多勾法、爪法、肘法、桥法,仅拿法就有三十六拿和三十六解以及各种器械方法〔5〕。影视武术就是以这些为动作素材进行创作的,没有这些动作素材为基础,就没有影视武术,也就没有影视武术的魅力所在。另外,影视武术体现的是一种艺术化的武术,其动作更多的是从中国武术各类动作中吸取和演变而来的,包括武术动作中的各种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各种腿法、跌扑滚翻和器械方法等。同时在演练中,不时出现很多门派的套路动作,在李连杰主演的《霍元甲》中,《霍元甲》定位在“高手的真打实斗”上,导演于仁泰花了两年时间寻找各门各派的动作精英与李连杰“过招”。工作队伍花了半年分别走访了中国、泰国、英国、美国等国家,才终于找到数名绝世高手,包括首位获奥运金牌的泰国拳王、澳洲顶级摔跤手、世界自由搏击金腰带以及德国剑术专家等,通过与各国高手的较量,充分展示了武术中的各种技法动作,同时也演练了中国武术中最有魅力的套路。影视武术中的动作来源于武术,但为了观众的需要以及影视的自身特点,在展现中应用了各种艺术手段,通过艺术的形式,让人们更好地体会到武术的美感。每个时代的人的审美观念不同,所以使武术在影视中展现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效果也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原型都是来源于武术。所以,这种天然的联系既成就了武术与影视的结合,又使武术专业与影视武打天然地结合起来,使得在武术专业学生中开展影视武打课具有强烈的可行性。

32武术专业师资与学生条件优越

由于武术专业与影视武打所具备的这种天然的联系,使得武术专业大学生从事影视武打工作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其一,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武术专项具有一批专业水平高、技术水平过硬、能力强的专业武术教师。笔者对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的武术专业师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表1),这六所专业体育院校和综合类大学的武术专业教师具有武术专项国家一级以上运动员资格的占590%,具有国家一级以上裁判资格的占479%,具有武术专业讲师以上职称的占462%。可以看到,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具有一支力量强大的专项师资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能够保证武术专项教学的展开,也是开设影视武打课程的重要基础,所以说,强大的专业师资力量是首要保障。其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专项的大学生在入学之前,普遍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入学时就具有国家一级以上运动员等级的在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等专业体育院校能够占到80%以上,即便是在非专业的综合类大学中,一级以上运动员也占到20%以上,二级以上运动员更是占到100%。这些大学生大都是武术的爱好者,其中很多从小就开始习练武术,到入学之时已经学习武术多年,武术基本功扎实,对武术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因而可以说,由于武术专业学生条件的优越使开展影视武打课具备了更加扎实的基础条件,这些条件也使专业的影视武打课程开展更具有可行性。

33武术专业办学条件优良

目前,随着各高校对学生身体素质、综合能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愈加重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专业体育类院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优良的办学条件和软硬件设施,这些设施加上良好的师资队伍和基础扎实、专业水平高的大学生,使得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专项班开展影视武打课更具合理性和可行性。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专业的体育类院校都拥有专门的武术套路和散打训练馆,训练馆内有专业的训练地毯和场地,其中北京体育大学和武汉体育学院拥有两座以上大型武术训练馆,首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拥有四块以上专门训练场地(地毯)。即便在综合类大学,像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也有专门的武术训练场地便于专业武术大学生的课程训练与素质发展。综合以上诸因素,笔者认为开设影视武打课对专业武术大学生而言具有良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高校武术专业影视武打表演课程培养原则

41明确培养目标

武打影视是一门以影视语言和影视武术为主,以散打、摔跤、擒拿、格斗、武功、杂耍、技巧、马术和特技等形体动作技能为辅的综合艺术设计样式〔6〕。虽然武术专项班都上过此类专门课程,但是这些课程设置与影视武打艺术语言有很大一段距离。首先,在培养目标方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武术技术应用性人才,这一目标虽在理论上已被武术教育界普遍认同,但在影视武术的实践过程中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模式的培养目标与影视表演的培养目标契合不洽,影视表演专业培养的是表演艺术人才,因而影视武打课程的设置必须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即根据电影表演的形式需要设立培养目标。毋庸讳言,在影视武打表演中也需要各种武术套路语言,但是这些语言与武术运动员在日常演练中、比赛场上和舞台表演的表达方式具有很大差异性,因为影视武打对动作演员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他们有良好的武术套路功底和身体素质,还要求他们有表演技巧、表现张力和与摄像、灯光、布景的配合。因此,要想让武术专业大学生在影视武打表演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更好的适应力和更专业的表演能力,就需要在设置培养目标时把影视表演能力和武术演练能力作为基本培养目标,让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形成扎实的表演技巧和灵活机动的适应能力,电影的拍摄时间不长,它不需要演员对所扮演的角色进行细致而完整的创作,所以不需要面面俱到,那么,作为课程设置者和实践者应在培养过程中注意专门化和专业化。

42强化专业特征

武打影视对演员的专业要求很高,尤其是武术表现的张力和艺术感染力,武术影视表演课程的设置应遵循其专业性强这一特点,基于一种职业化教育的教学方法,应对武术专业学生实施专业化培养。职业教育的特征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专业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其中专业性是基础,职业化教育的专业性特性首先就要求学校教育应必须与用人单位的能力要求和岗位职责密切联系,具备与当前行业发展相适应的能力,所以,只有明确其特征,才能够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做到“武术套路影视功能化”以够用和用精专业教育实践化,以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为基本理念,教学过程注重活动化,可以通过青年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表演技巧训练巩固学习成果,逐步增强影视武打表演的适应能力。在评价标准设置上,可采取质量评价和社会评价,以毕业生在影视武打行业的就业率和就业水平,以及用人单位的评价来检验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学效果是否理想,培养模式是否符合影视行业需要。

43以能力为本位

影视武打的拍摄是一个体系化的系统,涉及方方面面的行业,其中包括替身演员、维亚特技、武打设计人员、配角演员等等,每一种行业既需要有很强专业水平的人才,又需要专业化强的综合人才,因此,在影视武术课程的设置和学生的培养上,既要重视强化专业化技能,又要注意综合能力的共同提升。专业化教育是适应于专业技术需求的教育,能够满足学生的就业愿望而进行课程设置。因此,课程一定要准确地把握当前武打影视行业岗位群对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等方面的要求,以大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武术专业大学生的从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其中从业能力包括“职业专门技术能力”与“职业关键能力”,在影视武术中职业专门技术能力指的是完成主要职业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门技术能力,在课程上体现为专业课程和职业关键能力,其中包括交流与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因而,在课程上应更多的体现为培养学生对影视的艺术感知力、武打动作的创造力、新岗位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在专业培养上无须追求面面俱到,但是在素质能力上应注意其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培养,以能力为本位,为武术专业大学生打下良好的多技能基础。

5高校武术专业影视武打表演学生的培养方式分析

51发挥先天优势,培养兴趣爱好

影视武打如果从属性上来说是一种表演艺术,因而,对于表演艺术的学习,就需要具有艺术天分、艺术信念、艺术感悟。除良好的武术基础和身体素质以外,艺术天分是一名武打演员的必须条件,如果说拥有一副好嗓子能够演唱出优美的歌曲、拥有苗条的身材可以跳出美妙的舞蹈的话,那么,只有拥有精湛的武技和演技才可以真正做好一名影视武打演员。在电影表演教学中将其归纳为声、台、形、表四个类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参考的自身的条件,尽自己最大努力发挥出先天优势,还要选取薄弱的地方勤学苦练。争取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影视武术表演人才,尚武精神和艺术信念两者都是成为一名武术演员的动力。武术本身就是一条艰苦卓绝的道路,武术影视表演更是一条艰苦的道路,在影视表演的道路有很多人面对种种打击,放弃了自己最初的理想。只有具有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的的人,才能在表演行业里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竭尽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他们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这是必须和必要的。

武术影视表演对属于艺术的武术感悟有着很高的要求,所谓武术艺术感悟就是演员对武术所蕴含的道德价值和美学内涵之认知力与感知力。只有对武术艺术具有深层感悟的人,才能更好的驾驭武术表演,阐释武打表演的精髓,演绎影视武术的表演魅力。武术的艺术源于日常打斗技击技巧,又卓然超脱于此,任何人都不能绕开武术的基本属性来解读艺术。特别是在武术表演教程中讲究返璞归真,对学生的武术情感感悟更为重视。“观察和思考武术的真谛”是学习影视武术学生学习伊始的必修课,是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武术技击,发现技击中的美学价值,感悟武术动作的魅力,从而在舞台表演时能够进行艺术化的艺术呈现。因此,学生应当从中学习到一种能力,一种善于捕捉武术的动作内涵,浓缩武术动作形态,阐释武术套路魅力,感悟武术本质的真谛。

52聘请专业教师、提高专业技能

武术影视表演不同于一般的武术套路和散打运动,它涉及很多重要的影视技术,以蒙太奇为例,武打设计的场面调度应该考虑到三方面,其一为武打演员的横、纵、斜、上下、环行、不规则和综合等调度;其二为镜头内的蒙太奇手法运用,如:推、拉、摇、移、升、仰、俯、平、斜等镜头调度;其三为,遵循轴线规律的调度。武打设计的场面调度方法要做到全面而周到,场景设计的动作形式由宏观到微观,由大到小,由小到细,由入画到出画,由前景到中景,由中景到背景。这样才能制作出创新、风格独具、动作丰富、对比鲜明、场面壮观的画面,达到让技击和艺术相互融合,给观众力和美的意境享受。所以作为影视武打演员,应当了解蒙太奇的基本规律,懂得蒙太奇构成基本单位——镜头的利用和处理。例如: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仰拍、俯拍、升格、正拍倒用和运动镜头等。只有在对此了解的前提下,才可能有效地配合摄像机的机位和正确理解导演的意图。

因而,在开设影视武打课程时,应当聘请专业的影视武打老师作为兼职,甚至是全职教师,这些老师应当从事过与影视武打相关的行业,尤其应当从事过武打动作的设计、灯光摄像或者后期剪辑。学生是求知的主体,老师是因材施教的基础,只有有了一批具有专业影视武打专业水平的优秀教师,才能够培养出一批符合影视武打要求的演员。

此外,“创造精神”与“创新能力”是艺术生的必备素质。没有创新的艺术,是枯燥无味的,应当继承传统艺术,在学习老一辈艺术家们的理念的同时,再与时俱进,在形式上创新,在思想上创新,将艺术注入和武术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富有创造力的艺术人才须从创造性思维培养入手,运用恰当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53注重德性修养、争取全面发展

除了培养武术专业学生技术才能和艺术才能外,还要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在体育院校就读的学生,他们在文化课方面通常相对有些薄弱,但文化的缺陷不等于道德缺陷。没有德行的武术人和艺人不值得人们尊重。现在人们之所以怀念历史上的老武术家和老艺术家,除了他们精湛的武艺功底外,更重要的是被他们的武德和武艺德行而感动。武术因道德而伟大,道德因武术而升华。才能与道德就是武术人的两条腿,两者协调配合,才能在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无论是作为一名武术运动员,还是作为一名演员,都要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为标准。显然,这么做正符合时代的要求,因为继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德艺双馨”是对一个艺术从业者最高的赞扬。因而可以说“德”在前,“武”、“艺”在后,武术是道德的实践,艺术是道德的呈现,道德是武术和艺术的前提,两者互补互生,相辅相成。因此,为了能够让从事武术影视表演学习的大学生追求他们伟大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为了探索作为艺术之武术的真谛,就必须做到德才兼备。艺术是华丽的,武术是朴实的。艺术是多彩的,武术是单调枯燥的。武术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武术演员的最高标准是德艺双修。因此,在影视武术课程中培养的“德性”与专业技能一样应作为重中之重而加以传授。

参考文献

〔1〕黎华影视武打的生存与发展〔J〕民族艺术研究,2002(2):67-72

〔2〕张震,杨丽武术本质层次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37

〔3〕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2):526-529

〔4〕黎华影视武打设计艺术〔J〕中华武术,1999,(6):

42-43

〔5〕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6〕吴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教育探索,2008,(8):43-44

〔7〕曹庆华试论武舞武戏武打与武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8,(3):73-74

〔8〕李彦春武打片魅力之我见〔J〕电影创作,1997,(6):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