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的行走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的行走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张惠平,广州市天河区昌乐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广州市教研室小语会理事、特约教研员。广州市首批基础教育市级骨干教师,教育部“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项目广州试验区主讲教师。近几年来,她依托课题研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平台,进行语文教学内容重组与信息化课程设计的研究,研究成果获各级奖励25项,论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5篇。

人生若是一段旅行,我愿是一名悠然的旅者,或踏歌而行,或对云痴坐。我选择,做一个行者。

――题记

每个人内心都会对自己有所期许。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最大的志向就是成为一个好老师。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自己成为“明”师――

明白之师――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知识要明明白白地教给学生,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明智之师――明确自己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孩子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宝贵的,教育,不允许有试验品。

明日之师――以昨天的观念,用今天的知识教着明天的学生,孩子还没起步,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了。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我们做教师,就要做一个目中有人、有远见的教师。也就是我说的明日之师。

然而,对我来说,要成为一名“明”师,有太长的路要走。

迷茫――生存期

我于1992年从湖南省长沙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在人才济济的天河区小学语文界,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三无”人员:无高学历,无资历,无过人才智。从选择成为小学教师开始,我的职业生涯就注定了要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要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一切从零开始。

于是,在那个濒临倒闭、管理宽松的工厂子弟小学,我从学习教案格式开始,跟着老教师听课、磨课,订阅各种教学杂志充实自己,参加区里的各种教学比赛锻炼自己,后来还服从学校安排,做一些行政工作。当时,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所以就告诫自己踏踏实实地做好眼前该做的事情吧。然而,我是如此享受和学生在一起的感觉,如此地热爱讲台,但在繁忙的事务中,却感觉自己与讲台渐行渐远。我开始困惑:我到底需要什么?我能做什么?工作的第一个十年,我就是在这样的迷茫中度过的。

顿悟――自我觉醒期

2005年,天河区的教研平台“天河部落”诞生,我幸运地成为部落中的一员,并与课题研究结缘。

2005年6月,天河区教研室启动学科资源建设项目。在教研员的指导下,我和体育东路小学、华康小学等多校的教师合作申请了区“十五”规划立项资助课题《三年级语文学科资源建设》,在天河部落上建立课题群组博客(www.省略/sanyuziyuan),建设动态的学科资源,为一线教师和学生服务。

这是我第一次与课题亲密接触。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

首先是理论基础先天不足。第一次参加科研办组织的课题负责人培训,我听得似懂非懂,更不明白这些理论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学科资源建设有什么联系。我如坐针毡。培训一结束,我立刻根据科研办提供的链接和推荐的书目开始苦读,终于对我们将要研究的课题有了一个比较粗浅的认识。

其次,科研素养后继乏力。反思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反思的核心是什么?对于我们这个课题而言,如何证明资源的有效性?作为研究者与实践者,我们该怎么做?我陷入困惑中。后来,教研室的专家和天河部落其他资源团队的教师在网上跟我们一次次交流和对话,促使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就这样,在部落战友的推动下,我们的课题研究一步一步朝着预期的目标前行。

一年后,我们的资源建设课题顺利结题。课题博客、课题组成员都取得了不少成绩。

一年的课题研究,对于一个普通教师而言,好似经历了一次科研强化训练。我从课题申报到结题,对课题研究的过程、方法,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科研应该是扎根于我们的课堂,与我们的常规工作紧密联系,为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而服务的。这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们立足学科,着眼于课堂,扎扎实实地集体备课,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学法,对于语文教学本身有了比较深入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课题研究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我开始尝试着用系统的、结构性的思维去分析、判断,并运用所学到的科研方法,去寻求可操作的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我开始有意识地向反思型、研究型教师转变。

沉静――自我更新期

基于对学生课外阅读推广现状和信息时代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思考,2007年,我加入“鸢尾花”项目团队,申报了广州市“十一五”课题《校际网络读书会促进儿童知行合一品格的研究》并获得立项资助。该课题打破学科的藩篱,以校际网络读书会的形式,从阅读走向实践,进行阅读促进儿童品格形成的研究。目前,该课题已有两篇论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两篇论文在市级刊物发表。

这个时期,我也加入了市“十一五”课题――“蔡奶奶的金园子”课外阅读魔灯课程建设团队,参与儿童绘本阅读课程的建设与应用研究。这个课题从教材目标出发,拓展阅读的广度,延伸阅读的深度,致力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

两个课题项目,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运用不同的方法,研究课外阅读对儿童成长的作用。其中,鸢尾花项目学科融合观,基于PISA、PLIS的国际化阅读观,从阅读走向实践过程中的高级思维发展观;“蔡奶奶的金园子”项目的课程规划,从目标到内容再到活动结构的结构性思维等,都对我影响深远。

在这个时期,我还学习多种社会化软件工具,如好看簿、Wiki、Moodle… …依托天河部落博客平台和魔灯平台,我把这些软件工具链接,支持学生的阅读交流活动。学生开始变化,他们在市区级课外阅读比赛中接连获得大奖,班级小作家在网络上开始小有名气,有“粉丝”追随。

阅读是教师成长不变的主题。我阅读《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书籍;参加教研室、进修学校组织的科研理论与方法培训、魔灯技术培训研讨、教育技术培训。广泛的阅读,让我的内心通透且澄明;不懈的探索,使我的教学简约且高效;及时地总结反思,提升了我对于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理性认识,丰富了我的教育智慧。我开始意识到,只有自己的内心有所坚守,自己的目标清晰鲜明,才不至于盲目跟风、无所适从,以至湮灭个性,丧失言说的权利。

萌发――自我发展期

课外阅读研究的收获让我再次尝到了课题研究的甜头。然而,我和我的课题组成员并没有在此止步,而是希望能做些事情,去触及语文教学的核心,改变自己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五年级作文的第五单元是“感人的一件事”,因为教材内容与语言表达目标联系不够紧密,教师在指导单元习作时非常吃力,学生写得也很费力。2008年下学期,适逢“5・12”汶川地震,我和课题组以及学校集备小组的教师联合组织了“地震主题阅读与实践活动”。期间,要求学生在广泛阅读后,记录每天最让自己感动的瞬间。那段时间,学生通过各种媒体“越读”(来源于我的儿童网络读书会阅读理念,意即“阅读应该是跨越纸质文本,打破学科藩篱的一种学习活动”)地震中感人的事情,感受着灾难中的伤与痛、笑与泪、生命与爱… …然后用自己的笔记录感动的瞬间。果真是情动而辞发,“越读”浸润出来的一篇篇小文细腻、真诚、富有哲理。《感人的一件事》真的能感人了!

为什么学生的习作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我打开自己的博客,从近两千篇日志里找到了自己留下的几个自认为成功的教学案例和几篇教学思考,从中总结出了两个共同点:①关注学生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困难,改变了学生的学法;②以写为出发点,重新组织了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那么,有什么样的理论来支撑我的这些教学思考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再次开始了阅读。读王荣生、王尚文等大家的语文教学专著,读窦桂梅、王崧舟等名师的教学思想,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 …洋洋数万字的日志记录了我阅读与思考的轨迹。

接下来,我和我的研究团队一起提炼观点,明确“以写为中心,重构教学内容的单元整体学习”理念,梳理单元教学的实施步骤,建立学习结构模型,然后实践验证。利用魔灯平台,打造单元整体学习课程。2009年,天河区Moodle课程招标,我们团队的课程以第一名的成绩中标。目前,我们团队正在进行课程实施的研究,力求结合实地交流与技术的优势,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速。

从顿悟期到萌发期,从学科课堂教学研究到学科融合的探索,再到融合自己教学智慧的学科课程研究。我职业生涯中的这个五年是沉甸甸的。

然而,我最大的幸福来自我的学生。他们称我为“有魔法的粉笔老师”,“爱上了语文”(学生文章片段);我感受着他们的质变(博文《感受质变》),他们持续的语文学习兴趣与不断提升的学习能力。每个月都回来看我的学生告诉我,“老师,我们班同学把年级语文前几名全包了”,“我对语文最有信心”,“在新的学校,我竟然还遇到了我的粉丝,我要继续连载长篇了”――有生如此,夫复何求?

感恩――仍然在路上

回顾自己的“行走”经历,深感自己何等的幸运。“天河部落”其实就是一个符号,它代表一种开放、融合、共享的环境,它联结的是一批富有教育理想的人――从一线教师到教研员,到高校、科研部门的指导专家… …课题研究,为我提供了与学者、专家、优秀的同行学习、对话的机会,和他们在一起,我时常为他们对于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所感染,为他们对于教育事业的执著与热爱而感动。他们精深的教育思想、前瞻的教育理念,总让我由衷的敬仰。从他们的身上,我汲取了前进的力量,坚定了自己的追求――做一个好老师,做一个“明”师。怀揣这样的理想,行走在课题研究这方诗意的天空,我的步履轻盈而矫捷。

每个教师的教学历程,都是一部行走志。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刻画出的是我们生命的轨迹。我们仍然行走在路上… …

编者感言:

唯有明白之师才能教出“昭昭”之生;唯有明智之师才能坚守内心的目标、张扬师者的个性;唯有明日之师才能肩负起一个民族未来强盛的希望。希望每一位教师早日成为“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