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企业不能承受之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企业不能承受之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棉花、化纤、羊毛、水电、薪资……似乎关于成本的一切都跟涨价干上了,而且涨得可以说是疯狂。成本飞涨之下,产品却一时难以提价。夹缝中的生产企业又将如何谋求生存,抑或根本就无法生存?

只能歇了

“(去年)十二月出了一批货我就没做了,怎么做?没法做”,濮院一家羊毛衫生产企业老板周建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的企业虽然较小,正常状态下工人只有几十名,但是这样的从个体户升级过来的企业在其所在集群却有着很大代表性。据他介绍,原料涨价比金融危机更加可怕。金融危机时,濮院的羊毛衫一度受到冲击,但是不久就恢复了常态,产销两旺的迹象穿越金融危机直到2009年10月份之后――那时正是毛衫生产的旺季。但是正当旺季之时,疯涨的原料以及引发的布料涨价,让企业不堪重负。据周建根介绍,濮院虽然在传统销售依然保持着比较旺的交易态势,但是目前很多生产厂家已经缩小生产规模,甚至和他一样“歇几个月再说”,今年的生产必然受到涨价干扰。而这种“歇”,起码意味着失去今年的春夏季市场。

“做生产的只要机器不运转,工人放假就是亏本,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会想歇,但是现在的情况就是到了万不得已,毛纱价格、水电、还有工人的工资,甚至工厂食堂买的油都在涨价,贸然接单就是亏大发了”,周建根说,“如果是大企业还可以扛一扛,小企业本来没什么流动资金,贷款也根本贷不到,即使能跟亲戚朋友借一点也维持不了多久,还是歇业亏得最少。”

从市场交易来看,濮院羊毛衫市场依然比较稳定,旺季体现了旺季的忙碌,今年的寒冷天气也为羊毛衫的畅销带来正面促进作用。但是,原料价格的离谱攀升,必将对2010年的生产带来不小影响。

羊毛衫已经从传统的秋冬季穿着用针织产品走向时尚化和多样化,夏季的T恤已经成为濮院当地生产厂家的常规项目,而丝光棉等面料的价格上升,使得本已利润不高的生产企业倍感压力。如果原料继续涨价,由于难以确定市场,很多中小生产企业在仔细计算盈亏风险之后会选择“蛰伏”,当然其中不少企业也是因为无力承担涨价而不得不收缩生产。

而据记者了解,同样是毛针织产品广东大朗地区,情况更加严重。金融危机、工荒、原料涨价……这些挑战让企业疲于奔命。由于主攻出口,金融危机让大朗地区企业生产下滑将近五成,大批企业歇产或倒闭,苦苦支撑过来的企业在去年下半年曾经出现过订单回升迹象,但是招不到工人使得一些订单承接后夭折,要么不得不转单。

即使有些企业扛过种种艰难,随着订单到来的原材料涨价又使订单成为一种烦恼。“没单等死,接单早死”成为很多企业经营者对现状的调侃和无奈的总结。“客户不会相信国内原材料涨价幅度这么大,在国内服装企业没有普遍涨价的情形下,单个企业很难涨价,成本已经暴涨,但是产品价格无法上涨的情况下,接单就是赔本,赔本赚吆喝的事有人干,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东莞一家针织企业的销售人员曾对记者说。

“金融危机时因为订单减少,生产也减少,事实上公司只是少赚钱,但是现在开工就要亏钱,比那时候更难,只能等毛纱价格下来一点再考虑要不要接单了”,周建根说。但是他也坦言,一旦停产,要维护老客户就很难。目前如果老客户有单子,他就像办法转单。

和服装生产企业相比,纱线生产企业更加处在生死线上,因为它们最快受到原料涨价冲击。业内人士曾经指出棉价13700元/吨是棉纺行业盈亏的平衡点,显然棉价已经越过此线,难以承受亏本经营,大批棉纺企业只能选择停产或者走向倒闭。

棉价疯狂

在中国这个纺织大国,棉花这个最大宗的原料时不时上演惊心动魄的暴涨暴跌。棉农和棉企受益无多,涨跌差价绝大部分被棉花中间商赚取。尤其是棉纺企及后道企业,往往是棉价涨跌的最后买单者。

从金融危机爆发期的2008年下半年到生产回暖的2009年下半年,棉价冰火两重天。2008年下半年,由于多数纺织企业减停产,对原料的需求明显减少,棉花、棉纱、棉布等纺织产品,积压严重,价格急剧下滑,致使棉花价格一度短暂跌至10000元/吨以下。其下游的棉纱、棉布问津者甚少,生产厂家为了资金周转、还贷及发工资等燃眉急用,不得不忍痛大幅降价销售,亏本甩卖的厂家比比皆是。

而2009年的下半年,特别是国庆节后,随着形势好转,市场需求急剧上升,棉花、棉纱等纺织产品货源紧缺,供不应求,一时棉贵,价格陡升。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功能研究室对全国情况做了调查,据统计,2009年新棉上市以来,国内籽棉收购价格一路走高。中国棉花收购价格指数11月均价达到3.4元/斤,折合皮棉价格13451元/吨,环比上涨5.91%,同比涨幅达44.68%,已经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棉花市场价格出现同样走势,2009年11月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达到14274元/吨,环比上涨559元/吨,涨幅4.07%,同比上涨3158元/吨,涨幅达28.4%。

为了缓解棉花供应紧张的局面,国家于2009年11月20日开始执行第三批抛储50万吨的计划,至12月22日,已抛售储备棉43.9万吨,完成计划的88%,并且100%成交。国家再次抛售国储棉原本是为了改善国内棉花的供求关系,以使国内棉价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但由于每日抛储量满足不了纺织企业的日常需求,供求紧张局面并未得到缓解,还加剧了价格的上涨。

进入2010年,这种疯狂的涨势并没有得到遏制。1月5日,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代表内地328级棉均价)和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分别为14942元/吨和16525元,吨,较去年9月初上涨了15.7%和24.4%;较上年同期上涨了37.3%和40.0%。行业内认为高涨的棉价仍有可能继续提升。

棉花价格的飙升直接导致棉纱价格上涨,C32S棉纱价格,也由去年春节前后的18000元/吨以下,上升至目前的近22000元/吨,上涨了4000元/吨左右。

据了解,近几个月,各个棉纱企业的产销率都超过100%,不但快速消化了原有的库存,而且大量的预付款,将还没有见到影子的棉纱,甚至一个月后的棉纱都预定了。并且以前有欠账的客户,也必须将老账算清以后,才能开始新的交易。棉纱的高产销率及购买原料的积极行为,反过来促进了棉花的销售和提价,再加上棉企的惜售,更加重了棉花、棉纱市场的紧张气氛。

棉价涨跌是生产企业神经最敏感最紧张的主题。很大程度上,棉花价格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利润。棉价上涨之后,棉纺企业的成本增加不仅只是在购买价格上,还有到处买棉花的费用剧增。2009年10月份后,许多企业的老总就一直“泡”在新疆,跑遍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跑遍了铁路运输部门,

不为订单,不为市场,只为棉花。而14000元,吨的价格再加上运费,另有采购人员费用支出等,棉价之高已非一般企业能够承受。

来自于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的最新预测显示,本年度(指本棉花年度:2009年9月到2010年8月)初期棉花工商库存比上年减少超过100万吨,减幅达49%;本年度棉花产需缺口达到345万吨,较上年扩大156万吨,幅度达到82%。相信这些数据都将使越来越多的老板夜难成眠。

来自家纺、服装企业的叫苦声也不绝于耳,随着上游价格的传导到位,这些后道企业的日子也将雪上加霜。

化纤不甘示弱

和疯狂的棉价相比,化纤不甘示弱。各大化纤原料的价格在2009年共同进入上升通道,涨幅不小。虽然短期也出现价格波动。但是大体维持涨势不改。上道原料的短暂波动,涨多跌少,使得生产加工企业难以享受到“跌”的甜头――往往等他们还未反应过来大举进货,价格又已经上涨,所以“涨”是企业对化纤原料价格的最终印象。

今年很多消费者发现羽绒服涨价了,打折的力度也大大不如往年,很多人认为是今年寒冷,需求增加的原因所致,事实上,这与原材料的涨价关系密切。据了解,以化纤为主要成分的羽绒服面料普遍上涨10元一米以上,一件羽绒服的面料成本就增加了几十元,更何况鸭绒等绒毛也在涨价。这才是羽绒服集体涨价的主因。

在化纤行业里,原料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如涤纶纤维中PTA(精对苯二甲酸)、MEG(乙二醇)等原料成本所占比重在80%以上。因此油价上涨,以石油为原料的VIA、MEG价格也会随之上涨。除了全棉、全毛面料的产品之外,大部分服装面料以合成面料为主。在合成面料中,特别是化纤面料,比如尼龙、涤纶,完全是以石油、石化产品为原料提取的。油价一旦上涨,面料也会跟着涨价,企业的成本又要提高。

石油价格从2008年底的30多美元到现行的80多美元,已经翻倍。石油的涨价必然导致化纤产品以及化纤面料、服装的成本增加。在2009年,化纤各类产品可以说是涨声一片,涤纶、氨纶、粘胶等产品都出现了疯长态势。

受金融危机和高价原料库存及纺织开工率极低的影响,化纤行业效益和开工率在08年第四季度降至此轮危机以来的最低点。一季度后期开始,高价原料消耗之后,补库行情拉动化纤需求、行业开工率在二季度开始快速恢复,粘胶纤维和涤纶纤维中粘胶短纤和涤纶长丝价格在三月份之后恢复较快、涨幅接近50%或以上,粘胶原料棉短绒和棉浆粕、腈纶原料丙烯腈(AN)涨价幅度超过100%。进入第四季度,在油价上涨推动、棉花产量下降、供应缺口增加的带动下,从棉短绒到棉浆粕、从PTA、EMG到聚酯切片,再到粘胶短纤和涤纶短纤等,各产品价格陆续开始了又一轮疯狂上涨。

从2009年9月起,涤纶价格就直窜而上,部分高档涤纶丝的价格涨幅高达数千元。涤纶是合成纤维的一种,也是制作毛毯等家纺用品的主要原料。在油价上涨推动和供应缺口增加的带动下,涤纶价格进入四季度后大幅上涨,目前基本在11000元/吨-18000元/吨之间,后市预期仍将上涨。

主要用于中高档面料的氨纶在2009年在涨价潮中显得比较温和,但是也上涨不少,而且专业人士预测,春节后,进入纺织春季旺季之时,包括氨纶在内的化纤需求才有可能比较有效的放大,支持价格的回升。国泰君安的分析师认为,2010年,能够以价格上涨为催化剂的只有2009年涨幅最小的氨纶。这一点已经获得现实认可。1月12日.氨纶行业会议一致同意上调氨纶价格,40D、30D、20D分别上调3000元/吨、4000元/吨、5000元,吨,氨纶40D价格从48000元,吨上涨至51000元,吨,氨纶30D价格从58000元,吨上涨至62000元/吨,氨纶20D价格从67000元,吨上涨至72000元/吨。

2009年11月9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提高0.36元和0.41元,这是今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第8次调整。10天之后,国家发改委再次公布消息,从11月20日起将全国销售电价每度平均提高2.8分钱。

但是化纤生产企业产品的涨价幅度根本难以和原料相比,所以化纤企业要承受成本上升带来的利润抵消。在全球油价持续上涨引发的原材料涨价、运输成本和能源涨价的压力下,纺织行业受到的冲击将是长期而残酷的,今后油、电、煤等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上涨趋势已不可逆转,纺织经济将进入到一个高成本时代。

羊毛涨得更高

“和棉花、化纤相比,羊毛涨得更厉害”,浙江厚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的总经理周效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厚源纺织是浙江新澳集团的控股公司,主要为新澳集团提供染色服务。新澳集团主要从事精纺羊毛针织纱线的生产和销售,公司拥有精纺设备38000锭,年生产、销售精纺毛纱4500余吨。新澳纱线以100%澳毛为原料,纯羊毛纱线约占公司产量70%。澳毛价格的大幅上涨已经严重影J响企业的收益。

“今年和去年同期相比,毛条的平均价格上涨35%左右”,周效由说。据他介绍,2009年2-3月份,澳毛70支纱毛条的价格是61000/吨,现在已经飙升至88000//吨,上涨44%;60支纱毛条价格也从去年同期的50000/吨跃至如今的77000/吨,涨幅达到54%。可想而知,近50%的原料价格涨幅对于一个纱线生产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澳毛价格跌至谷底,因此,2009年的涨价就显得更加明显。澳元汇率变化和羊毛本身价格的上涨是造成毛条、毛纱价格上涨的主因。此次涨价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去年10月份出现快速上涨,至今依然保持涨势,“涨价时间长,幅度大”,周效由说。

我国是世界主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国之一,但是优质羊毛缺口很大,缺口在60%~70%,企业大部分依赖进口。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为例,中国人买走了该州80%的羊毛。

2009年10月,国际货币市场澳元兑美元汇率屡刷新高。10月8日汇率突破0.9大关后震荡上行,21日冲上0.9327。在东部羊毛拍卖市场综合指数的美金价也上升到807美分/公斤(净毛)的价位。10月底指数美金价最终收于769美分/公斤,比9月底上升13美分/公斤;比2009年最低收盘价(2月20日465美分/公斤)相比上涨了67.5%。与2008年10月同比上升了36.56%。当时,随着国际经济日渐复苏,消费市场形势好转,订单出现好转势头,但羊毛价格的飚升导致原料成本加大,精纺纺纱和织造厂企业纷纷感叹有订单却无法接。

据了解,目前羊毛价格仍处在上

涨通道。在2009年圣诞节后,澳洲羊毛首次复拍,拍卖各品种羊毛价格狂涨,东部市场指数比节前收盘时上涨了47澳分/公斤,收于926澳元,公斤。澳元汇率也节节攀升,澳元兑美元一度冲上已达到0.93。业内预测,澳大利亚牧民养羊积极性持续降低,未来数年澳大利亚羊毛产量将继续减产,价格有走高趋势。

澳大利亚羊毛近10年来一直持续减产。2009年,澳大利亚羊毛产量低于33万吨,到2012年则可能减到28万吨。全球羊毛减产也是趋势。而羊毛需求却非常旺盛,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崛起,羊毛的需求量将增加。同时,发达国家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后,需求也正在逐步回升。现金充沛的国内纺织企业必然要增加进口羊毛库存,大家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渠道采购,在国际上争夺得很厉害。

事实上,和已经“歇了”的周建根的企业相比,新澳这样的纱线生产企业更加受困。因为原料占了成本的绝大部分。处于原料和服装加工企业之间的纱线企业,原料上涨必须买单,但是而且并不能一下子就把所买的涨价之单向下游转移。

不只是原料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曾经用来形容当家不易的古话如今经常被企业老板们借用,以表达如今的物价大涨之下的经营不易。当然,需要让他们操心的并不只是这些有关吃食的基本采购项目,而是和企业各个环节正常运转紧密相关的一切因素,除了原材料之外,还有水、电、煤、油这些价格浮动,还有劳动力成本的上涨。

“一般人并不知道石油和自己身上穿的衣服有什么关系,事实上,这种关系大了,因为大多数化纤产品就是来自石油及其化工产品,石油涨价了,以化纤为主的面料就要涨价,而且现在很多面料多多少少都有化纤成分,尤其是有抗皱防蛀等功能的产品”,周建根说。

此外,石油的涨价直接提升企业物流运输成本,即使有时候物流成本看似能由经销商承担,但是经销商因为运费增加就会对产品压价,最终的买单者最主要还是生产企业。尤其是产品竞争激烈的时候,事实上,在中国产品竞争不激烈的时刻已经极为罕见了,市场基本上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水、电也是企业的一大笔开销,除了涨价之外,一旦水、电涨价往往与能源紧张相关,供应紧张之下,企业生产经常受到限电乃至限水影响,正常生产不能进行,无形中也增加企业开支。“一旦供电紧张时,政府首先保证的是民用,最先限制的就是工业用电,那企业的生产就很受影响,经常要错开高峰期,比如说晚上十点以后开工,工人老是加夜班一是效率低,二是要求加工资”,周建根说。

除了能源价格引发的开支增长,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也成为企业的沉重“负担”。“新澳集团有约1700多名员工,工资增长幅度每年都在10%以上”,周效由说。据了解,在浙北地区,纺织服装企业的工资水平已经得到大幅提升,加之企业还要承担五险一金,工人的实际工资已经在2000元/月左右。

工资的硬性增长企业咬牙坚持,工荒带来的“招不到人、留不住人”这种工资之外的人力资源成本增加更让企业苦恼。由于缺工,企业不得不花钱找人,除了去招聘市场、等招聘广告,还要花费不少资金让一些劳动中介服务公司“帮忙招人”,有的企业甚至还要去异地招工。

流动性强以及新劳动法的规定,也让企业挠头。“工人招到了,你很高兴,淡季的时候他能老老实实上班,你很高兴,可是到了旺季,他拿着你的基本工资,请病假,实际是到别的企业打短工去了,这时候你就该哭了,你还不能一下子辞退,一是辞退了一下子找不到人,二是辞退工人现在还得付赔偿,现在这些工人都精于此道了”,浙江洪合的企业老板曾经对记者如此诉苦。

工荒导致了企业经营者们的“工慌”,因为心里发慌,只能想办法留住人。“明明只要女工的工种,员工如有要求,她的老公或者男朋友我们也要招进来,过年过节发生活用品少不了,有时候职工家庭困难要求预支工资也要同意,到春节时还要包车送员工回家,这些支出没有体现在工资上,但是对企业来说却是不小的开销”,浙江俊雅服饰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董夏良说。

从能源价格到劳动力成本,长期来看只有上涨的可能,所以,对企业来说原材料的涨价还能寄期望于价格回落,而这些原料之外的涨价将长期存在。

提价难

成本涨了,产品出厂价会顺其自然提升吗?“很难!”周效由说。“根本不可能!”周建根说。事实上,对于这种问题,只要简单思考一下就知道答案了,如果说成本的上涨带来的就是售价的上涨,那么企业也没什么损失,利润反而会在数字上提升,说不定工人的工资也会在数字上增加,那么大家享受一下“通胀”的繁荣也未尝不可,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成本大涨,售价难涨,这才是要命的,这也才是大家对纺织原料涨价或者水电煤油、劳动力涨价叫苦连天的原因所在。

“原料价格涨到这种地步,要想通过产品出厂价的提高来抵消据原料涨价是不现实的”,周效由说。周效由介绍,涨价也分外销和内销。他表示,外销很难涨价,因为国外客户很难理解成本上涨那么多,而且他们也不会为此买单。“澳毛涨价大家都知道,但是国内人工以及其它成本的飞涨他们很难理解”,周效由说。新澳集团40%为外销产品,美国是大客户市场。“你想涨价的时候,客户就觉得很别扭,他会说以前什么价格现在什么价格,事实上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也要面对下家,为了留住一些大客户,企业有时候就是亏本也要把生意做下去”,周效由说。

据他介绍,在羊毛原料价格如此涨幅之下,毛纱企业的出口生意很难不亏本,虽然能与有些客户协商后实现涨价,但是这种涨价对于原材料的涨价幅度来讲很难到位,产品10%的涨价客户已经很难接受,更不用说更高。

对于内销价格的上涨,周效由表示了谨慎的乐观,他说内销价格会根据国家新的价格指数进行调整,如果普遍价格上涨,毛纱出厂价的提价也是势在必行,但是这种涨价幅度也是有限,跟目前原料价格的涨幅不能同日而语。

而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产品提价就更难了。“客人不管你多少钱做出来的,他们只会比较价格和质量,而且毛衫企业那么多,你不做有的是别人做”,周建根说,有时候订单的获得还是靠运气,而运气基本上来自价格优势,只要自己比别人便宜就会有客人下单。当然,这种“便宜”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只能“歇业”。目前,周建根在濮院羊毛衫市场的门市部依然营业,但是工厂已经不再生产,在他看来买货卖货的风险低于生产的风险,因为原料价格的大涨已经由生产企业承担,他有资格挑选生产厂家了。“这不是长久之计,生意要做大还是要靠自己有企业有机器生产”,周建根说。

纱线、服装企业都在抱怨上游涨价、产品出厂价却很难,那么这些涨价的亏都让谁吞下了呢?中间的面料生产商的日子又如何呢?“确实涨价了,但是我们也是被迫涨价,要么涨价,要么停产”,宁波一家面料生产商对记者表示,相对棉花、棉纱等价格涨价来讲,面料的出厂价提高只是“象征性”的。

“这个最便宜20元/米,去年是18”,亚运村综合市场一家专门加工床上用品的店主对记者说。而40支泡泡纱,他要卖到35元/米。“我们进价就涨了,泡泡纱我卖了这批货就不进了,这么贵没人要”,这位店主说。

事实上,一米布一两元的涨幅一般消费者也还能接受,虽然服装类价格略有上升,但是商家接二连三的打折活动掩盖下,老百姓还没有明显感受到纺织品服装的大幅涨价。原料疯长,最终产品不涨价或者涨价幅度不大,原因就在于位于产业链中游的生产性企业逐步在消化原料涨价。“原料涨价,生产企业买进时必然承受高价,但是很难把原料涨价全部转移到产品上,每个环节都是如此”,周效由说。

可想而知,如果羊毛衫等服装一下子涨价50%,消费者要如何惊讶,纺织服装的价格连年来都在下跌。成本的涨价目前只能靠生产企业自行消化,要想让消费者买单还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