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发现胰岛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966年3月,一条中国新闻在一夜之间出现在许多国家电视台的“黄金时间”里和报纸的头版头条上,不啻于在世界科学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各国科学家在看到新闻之后纷纷来信表示祝贺,其中包括刚刚获得诺贝尔奖的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托德,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主席A・Tiselius更为此在当年年底专程访问中国。这条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新闻就是“中国科学家成功人工合成胰岛素”。
什么是胰岛素
现在,大多数人都听过胰岛素的名字,特别是那些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但在20世纪之前,人们还没有发现胰岛素,更不了解胰岛素和糖尿病的关系。医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糖尿病患者一天天消瘦下去,“身体好像溶化在了尿里”,却始终弄不清发病原因。
1889年,两位医生(Oskar Minkowiski、Josef Von Mering)想要知道胰脏有什么作用,就将一只狗的胰脏摘除,结果发现这条狗出现多吃、多喝、多尿、血糖升高和尿糖的症状,这个实验表明胰脏和糖尿病有关。1909年,比利时医师梅尔(Jean de Meyer)认为胰脏可能分泌一种降低血糖物质,并将这种物质命名为“胰岛素”(Insuline)。但这时候的胰岛素还仅仅是一个假设,直到1921年班廷医生才通过试验成功地证明了胰岛素的存在。
班廷原来是加拿大的一位外科医生。童年时他的一位女朋友因患糖尿病而死去,使他对糖尿病有很深的感受,以后一直试图找到医治糖尿病的方法。1921年5月17日,班廷和即将从医学院毕业的拜斯特一起开始研究工作,他们将狗的胰导管进行结扎,等候6到8个星期胰腺萎缩后切下进行抽提,然后,他们给一只患糖尿病的狗注射了5毫升宝贵的胰腺抽提液,奇迹出现了――这只狗过高的血糖浓度迅速下降,这个实验证明胰岛素的确存在,班廷本人也由于这一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后来,英国的桑格医生又经过十年不懈的努力,终于搞清楚了胰岛素的全部化学结构,为现代的胰岛素人工合成研究成功奠定了基础。胰岛素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它的发现是20世纪生物医学界的一项重大发现,对挽救成百万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胰岛素的源头――胰岛β细胞
胰腺是人体腹腔里的一个器官,里面到处生长着一簇簇的细胞团,这些细胞团宛如散布在江湖中的小岛,所以又叫胰岛。倘若让我们到胰腺里的这些“岛屿”上观光一翻,就会发现每个小岛几乎全是一个模样。鳞次栉比地排列着无数细胞,分成好几种,如α细胞、β细胞、D细胞等,每种细胞都有独特的本领,能分泌出一些内分泌激素,数量微乎其微,对人体却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的β细胞就肩负着分泌胰岛素的任务。
胰岛β细胞是胰岛素的源头,血糖浓度过高的时候,就会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经血液运送到全身,促进血糖的吸收和消耗。β细胞一旦受损,就会导致“胰岛素分泌障碍”,比如大多数胰岛β细胞被彻底破坏,剩余的胰岛β细胞数量太少,分泌的胰岛素不足以抑制血糖升高,最终导致糖尿病。
很多糖尿病患者到医院一检查,发现β细胞数量很少,胰岛素分泌不足,这标志着胰岛β细胞已经受损。糖尿病患者是否需要注射补充胰岛素,取决于患者自身胰岛β细胞的功能,Ⅱ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能保护好胰岛β细胞,就完全有可能将疾病彻底治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所以,早期进行强化治疗,服用津力达颗粒等具有保护胰岛β细胞作用的药物,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有特殊的意义。
胰岛素抵抗
临床上还有一种糖尿病患者,不光血糖高,胰岛素也很高,这些患者的问题就出在“胰岛素抵抗”上。胰岛素抵抗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要从胰岛素的降糖过程说起。
我们可以把胰岛素比作一把“钥匙”,人体许多细胞上都有胰岛素受体,就像是专和胰岛素配合的“锁”一样,胰岛素和受体结合就如同是“钥匙开锁”,只有“钥匙”打开了“锁”,人体才能正常地吸收、消耗血液中的糖分,让血糖保持在正常水平。
现在通过对很多糖尿病患者和高风险人群的研究发现,他们的肌肉、脂肪等组织中出现了一种抵抗胰岛素发挥作用的抗体,这种抗体专门去“堵”胰岛素受体这把“锁”的“锁孔”,让胰岛素这把“钥匙”打不开“锁”,人体无法有效吸收、消耗血糖,最终引发糖尿病,这就是“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液里的胰岛素虽然不少,其实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降糖作用,需要远远超出正常水平的胰岛素才能达到正常效果,这种现象叫做“胰岛素相对不足”。这时如果单纯使用药物刺激胰岛素分泌,就会加重胰岛β细胞的负担,甚至严重受损,连正常水平的胰岛素都分泌不出来了,形成了“胰岛素绝对不足”。因此医学界一直在努力寻求减低、消除胰岛素抵抗的方法和药物,比如津力达颗粒,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研究发现其能够增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指数,改善胰岛素抵抗,重新让胰岛素正常发挥降糖作用。
(查阅相关治疗信息,可登录www.省略或拨打咨询电话:800 8038581,0311-85901719,0311-859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