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薄弱学校落实地理新课程标准之现状及其对策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薄弱学校落实地理新课程标准之现状及其对策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贵州省第一轮新课改已全面结束,现进入第二轮深入改革阶段。为更好地做好地理新课程改革工作,推进我省课改健康发展,作者就贵州省学校的现状及其对策作了探讨。

关键词: 薄弱学校 地理新课程标准 现状 应对策略

贵州省初中地理新课改已经进入第二轮,经过广大教师第一轮的探索和实践,我认为改革的步履是艰辛而富有成效的,为第二轮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基础。说艰辛,是因为我省薄弱学校普遍,现状不容乐观;说富有成效,主要是课改教师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许多薄弱学校也能搞好课改的宝贵经验,为第二轮课改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策略依据。

一、学校现状分析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属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学校经费投入不足,很难达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要求。

1.学校硬件设施薄弱

我国各地普通初中学校教育资源的各种具体资源分配中存在明显差距。以我国各省区市在2003―2006年间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学校固定资产总值、生均图书册数、生均计算机台数,从距平值、极差、极差率、标准差、变异系数五个差异指标来分析各地学校教育资源的占有情况看,贵州无疑是全国倒数的,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我校地处县城,但教学设施依然薄弱,29个初中班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挂图等地理教学仪器几乎没有,更不要说农村学校。

2.学生认知能力薄弱

现在的初中生,学习年龄普遍偏低,抽象思维能力弱,对地理教学极为不利。

3.学生学习习惯薄弱

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小学升学考试形同虚设,许多小学教师对教学和学生的习惯培养不够重视,致使不少成绩差的学生养成不良习惯,进入初中后自然带进班级,影响教学。尤其是地理学科,我区只作为毕业会考科目,不作为升学考试科目,所以学生不够重视。

4.学生语言交际薄弱

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在课堂教学时不喜欢发言或是很少发言,即使提出一个问题让他们讨论、探究,他们也只埋着头,就怕老师点他起来回答问题,所以在农村开展探究式学习真的很难。

5.学生生活体验薄弱

学生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思考,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志和能力。今天的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迫使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不给他们留出一点自由的时间。教育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育智力活动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6.教师课改认识薄弱

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我省教师普遍有三大困惑。

困惑一:发达地区学校多运用教学设备、仪器、自制教学模型等非常规手段进行教学,而我省许多薄弱学校都达不到这样的硬件要求,非常规手段教学怎么办?

困惑二:新课改多采用探究式教学,往往一个很常规的地理问题,例如洋流、水循环问题真的需要花5―10分钟这么长的时间解决吗?有这个必要吗?都实行新课改了,还需要分快班和平行班吗?学优生还需要培优吗?后进生还需要补差吗?

困惑三:如果每节课都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够用吗?教学任务能完成吗?完不成怎么办呢?学生的学业成绩下降了谁负责呢?

二、应对策略

1.转变自身观念

许多老师在新课改实施中提出:像我们这样在一个信息落后、交通不便的小地方,如何开展新课程教学呢?质疑之声、畏难情绪不绝于耳,客观上严重阻碍到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其实课改不分地域、不分条件,关键是要找出适合自己学校、自己地区、自己学科、自己学生的课改新路。上世纪90年代,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只有一名师范类本科学历教师,成绩连续十年全县倒数,几近面临合并拆校的困局。1997年,在新任校长崔其升的带领下,杜郎口中学背水一战,坚决走上了改革的道路。他们并没有一件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学习的材料就是书本、导学案。但就是这些看似非常传统、原始的手段、设备,却创造了教育界的“奇迹”。学校升学率从以前的排名垫底上升到全县前列,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杜郎口中学成为全国课改的领头羊。如今,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每天都有上千人,教学区内、报告厅内甚至校园内,几乎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抱怨条件不好、抱怨学生不好,不如踏踏实实地坐下来想想招。如地理教学,先进技术并不能确保新课改,关键是理念的转变,具体策略的探寻。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有一定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策略、学科知识等的积累上。李家清教授有句名言:“有为才有位。”从提升自身的素质做起,勇敢地面对挑战,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才是我们正确的选择。

2.合理挖掘身边资源

凡事有利有弊,经济发达更多影响的是硬件、信息方面,但是就探索、思维而言是没有区别的。同时,我们身边的一山一水一树一石,不都是原生态地理研究原始资料吗?对比大城市被现代建筑材料包围的师生们而言,我们不也占了优势?说到底,新课改强调的是理念,重视的是学生。你要给学生的,是适合他自身发展的思维方法理念。若照搬,不仅仅硬件设施跟不上,更很难适应学生的需求,而脱离学生的实际,就本末倒置了。新课改要求贵州老师逐步把教材中的例子本土化,结合贵州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多学多思多琢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让学生体验身边的地理,并从体验中去探索、领悟、学习,这才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而高效的课堂。

3.自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传统教育最致命的错误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传统的地理教学环境中,学习对学生来说更多地意味着记忆和反复的练习,以求熟练掌握某种既得的现成知识,而不是一个思考、想象、尝试和发展的过程。加之教师对知识的咀嚼过细和一言堂,在课堂上根本没有学生思考、想象、尝试、发现的时空和问题,结果是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压抑和阻碍,无法进行创造性学习。其实地理就在学生身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因而有利于学生开展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因此,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地理学习的目标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国民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4.树立信心

薄弱学校教师因为学校差、学生差,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定势心理:自己的教学能力差,相比名校自惭形秽。殊不知,许多教学高手就在你我中间。北京市曾经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结果获奖教师中有很多是普通学校的教师。听他们的课,发现他们善于把不会的学生教会,多年的教学实践成就了他们扎实的教学功底。因此,我们应满怀信心,不断攀登教学高峰,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名师。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与时代同行,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教法与学法,立足课堂,跨越时空,让课堂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