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豪放刚劲与婉约柔美相结合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豪放刚劲与婉约柔美相结合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女词人之一。李词以委婉含蓄的形式表达了苍劲忧愤的内容,柔中含刚;将现实生活的主观情思蕴含在委婉清丽的表达之中,寓刚于柔。创造了“易安体”豪放刚劲婉约柔美相结合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李清照 词风 分析

引言

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古代评论家大都称之为婉约,更有“婉约以易安为尊”之说。也有论者认为李词以婉约为主,但婉约之中很有骨力,兼有豪放派之长。当代学者中有人提出李词的婉约与传统的婉约有区别。笔者以为研究作家的艺术风格,必须联系其整个人以及作品所处的社会背景。本文拟从李清照的生活经历入手,探讨她的思想性格,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在思想和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中探讨其词的艺术风格。

一、经历、性格,形成创作个性

“风格即人。”(马克思语)作家艺术风格的形成,依赖于作家的思想性格,取决于作家生活的社会历史条件。李清照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民族危机十分严重的时代,艰难曲折的生活道路造就了她豪爽刚毅的性格,而女性特有的细腻心理又渗透于其中,在文学上表现为奔放舒柔、疏宕凄婉的创作个性。

(一)经历曲折,造就豪爽刚毅的性格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也知书善文。对她的文学修养有着潜在的影响。李清照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婚,《金石录》三十卷是她们爱情与事业的成果。李清照十九岁时,父被罢官。二十四岁时,公公――宰相赵挺之卒,赵明诚一度入狱,后被夺官,夫妻“屏居青州十余年”。靖康之变,故土沦亡,南宋朝廷采取妥协逃跑政策。“南游尚觉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清照的批判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南渡后,赵明诚去世,书册文物尽失,继而是“颁金通敌”的诬陷。在这种情况下,她写下了“桂子飘香张九成”的诗句,讽刺赵构策试,表示她正直不阿的人格。这些都鲜明地体现出清照“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的豪爽刚毅性格。

(二)刚毅性格,形成奔放疏宕的创作个性

我国古典文论传统是“文以气为主”。刘勰认为气质是风格的根本。李清照在《论词》中云:“秦则专主情志,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非不妍丽,而终乏富贵态。”李清照所谓“富贵态”,当指作品表现思想感情的精神气质。秦观词风纤弱,受到李清照批评。由此见出她主张的词风当是豪婉相和,刚柔共济。形象地说,不但是妍丽动人的贫家美女,而且具有高雅深邃、生机勃勃的精神气质。正好比“木兰横戈”,飒爽英姿,雄风裹着娇媚,妖娆中透出英雄气概。

(三)词的奔放与诗文的悲壮,统一在思想性格之中

清照的诗文被公认为豪壮一类。清照《论词》对词的创作尚高雅,协音律,有情致,反对词语尘下、以诗为词、不协音律及无铺叙、少典重和少故实。李清照的创作更着力于词,她视词、诗一等,继苏词之后,进一步拓宽了词的创作领域,特别是首创宋词思乡爱国的情感,对后人有一定影响。清照词作和诗文的风格有所区别但绝非“截然不同”,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着作者的思想性格,共同构成清照的文章精神及其本人的思想性格。清照性格豪爽刚毅,在诗文中表露明显,其词作同样如此。早期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于平淡的叙述中蕴含着炽热的情感,格调轻快,初步形成她奔放疏宕的创作个性。《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没有刚毅的思想性格,怎么会有如此压抑的悲愤?《摊破浣溪沙》“终日向人多蕴藉,木犀花”,委婉道出“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豪情。李词中压抑的悲愤,同其诗文中的雄浑悲壮,统一在作者豪爽刚毅的思想性格之中,总的倾向是一致的。

二、创作方法及独特的“易安体”

李清照运用富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特征的创作方法和其它艺术技巧,批判地继承了婉约词中清丽的创作笔法,融合豪放悲壮之气,将两者成功地结合起来,立体地表现了词人的思想、情感及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创造了独特的“易安体”。

(一)清丽其词,端庄其品

词在风格上分为婉约、豪放两大派。清照《论词》批判了花间词猥俗浮艳的风气,其“《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继清丽一路而有所发展。清照“奉柳永为本朝词家第一人”,创作受其影响,但他对柳永“词语尘下”的作品持批判态度。《孤雁儿》后主遗风显然,词意更为深刻。“情怀如水”的韵味较之秦观的“柔情似水”也更显隽永,真切情思与超脱襟怀相融合,高雅俊美。赵明诚赞誉清照“清丽其词,端庄其品”,正是从她的品格和创作的关系来说的。

(二)表面低回深沉,内涵悲怆激愤

李词中有着更多的愁情苦意,一直被当作李词婉约的证据。其实,李词在愁苦中寄寓了作者的刚毅,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看法,摆脱了婉约词的羁绊。这不仅高于其他婉约词人,更是“易安体”风格的重要体现。李词述愁虽说是明指暗达,最富盛名,但她赋无形之愁以有形,又千变万化,曲尽其意。李词为学术界公认的只有38首。其中直写愁字的共有14处。如“柔肠一寸愁千缕”、“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等。愁的形体越来越大,分量越来越重,到头来载不动、了不得!但这绝非等闲之愁,词人在《凤凰台上忆吹箫》中明说“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暗示另有所指。李词中述愁最甚,被杨慎《词品》评为“最为婉妙”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其中压抑之极、无法排遣的愁绪,包含着词人国破家亡的深沉感慨和流离失所的生活内容,其愁远超闺阁之外,表现出作者感愤时事、忧伤悲凉的爱国情思。所言“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可说是清照述愁的真实写照。表象低回深沉,内涵悲怆激愤。比婉约派博大矫拔,较豪放派柔顺细腻,实在是李清照豪婉相和,刚柔共济词风的成功实践。

(三)“闺阁中之苏、辛”,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

宋王朝严控政治言论,文人常以诗文贾祸。像岳飞、辛弃疾,歌唱起爱国来慷慨陈词批评起朝政来,只敢微词婉讽。李词凝重淳厚,含蕴深沉,也属婉讽一类。岳飞的《小重山》“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清照的《浣溪沙》“倚楼无语理瑶琴”,同一机杼。辛弃疾《摸鱼儿》“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李清照《念奴娇》“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工力悉敌。辛词“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李词“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一家眷属。人们谈到岳飞、辛弃疾的这类词作,便都说如何委婉道出英雄豪气,而说起李清照的作品,就是什么闲情闺怨,这对李清照太不公平。豪放派以苏、辛为代表,苏词雄壮,辛词悲壮。李词对辛词有过影响,其豪放相对地近于辛词那种“潜气内转”的悲壮,其气概“直于压倒须眉”。正是如此,李清照才能以“闺阁中之苏、辛”的地位名动文史。

李清照的许多词句,如“未必明朝风不起”、“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等,都从侧面反映出词人关心现实、忧时爱国的创作方向。影响到她的创作方法,在作品中表现为现实主义精神。《清平乐》“看去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对时局的关切显而易见。《永遇乐》“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透过表面的繁荣,触及阶级、民族矛盾的本质,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同时,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艺术事业、美好理想的追求,使得李词又具有浪漫主义精神。《南歌子》“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天上人间,驰骋想象,在现实的感叹中洋溢着浪漫主义情调。著名的《渔家傲》(天接云海连晓雾),充溢着浪漫主义气息,酣畅淋漓地抒发了悲壮的豪情,读之令人荡气回肠。“鹏正举”的豪放气质同婉约清丽的表达形式融汇贯通,是李词豪婉相和的代表作。

三、艺术技巧的运用和艺术风格的形成

李清照善于观察生活,词作构思巧妙,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及富于声韵美的白描语言艺术,塑造形象、创造意境,深婉含蓄地抒发了她炽热的思想感情,综合地表现出其词风。

(一)刚柔相合的巧妙构思

李清照在构思上注重刚柔结合,使她的词作轻巧尖新、“跌宕昭彰”。历来思乡之作,不是夜晚就是深秋。李词《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却选择了早春的清晨,构思独到。上片写词人愉快的心情在春寒袭来时的变化,下片陡然一转,亡国忧愁举杯难消。上下呼应,早春的温柔和家国的忧愤形成强烈的对比。在整体构思上,清照词于结句特别用力,往往几字,深入主题,把全词推向高潮。此词结句,照应“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极写词人忧愁之思,激愤之情,属于“醒明本旨”一类。《念奴娇》结句“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一扫全词愁云,表现出豪放之气,属于“宕开”之属。清照许多词作写凄苦之情,密云不雨,末了一笔宕开,兼收豪婉,并蓄刚柔。

(二)刚柔互济的对比与衬托

对比和衬托手法的运用,在李词中具有创造性。《怨王孙》虽也描写了“红稀香少”的秋色,但却流露出“说不尽,无穷好”的喜悦心情。构思出神入化,在与传统题材的对比中突显个性,没有大家气魄实难为之。《蝶恋花》“暖雨晴风”的旖旎春光和词人“独抱浓愁”的苦楚情丝,构成凄婉与劲直的对比。同时互为衬托,反跌极力,被前人视为“入神之句”。《鹧鸪天》“不如随风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把表面上的消沉情绪推向高潮,而“仲宜怀远”的乡思之情却似地下之激流,汹涌奔腾。这是表与里的对比衬托,从中可见词人以刚对柔,以柔对刚的抒情技巧。《摊破浣溪沙》以梅花和丁香的粗俗对比桂花的“熏透愁人千里梦”,衬托出桂花的“风度精神”,亦为刚柔互衬。李词对比和衬托中刚柔互济,交相辉映,犹如精雕细刻的艺术珍品,令人赏心悦目。

(三)含蓄委婉地表达炽热的思想感情

《玉楼春》“未必明朝风不起”,对时局的关切表达得曲折深隐。《念奴娇》通过形象的塑造、景物的描写,创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细读可悟其深义。沈德潜认为含蓄的作品应是“只见眼前景、口头语”,却有“弦外音、味外味”,能够“使人神远”。李词所谓闺思、闲愁、别情,在婉转表达中蕴藏着作者的真情实感,其“弦外音、味外味”,就须结合生活和思想来细心体察。《浣溪沙》首句“髻子伤春懒更梳”,只不过是写情思的一种艺术手段。全词以景寄情,字里行间激荡着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悲愤,这和古诗中借景、借物来比人喻事的传统一脉相承。正是柔情中有悲愤,悲愤中寓柔情,构成李词风格的重要特征:含蓄委婉地表达炽热的思想感情。《永遇乐》(落日熔金)的构思颇具匠心。是李词豪婉相和、刚柔共济艺术风格的优秀代表作。

结语

总之,李词的思想内容,具有积极进步的政治倾向,反映了词人豪爽刚毅的思想性格;其艺术形式,具有奔放清丽的特色,高超的艺术技巧令人叹为观止。李词以委婉含蓄的形式表达了苍劲忧愤的内容,柔中含刚;把现实生活的主观情思蕴含在委婉清丽的表达之中,寓刚于柔。从而形成了豪放刚劲与婉约柔美相结合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李清照.论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济南社会科学研究所.李清照研究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阳文湘.浅析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J].职业,2006(1).

[5]孙崇恩.李清照诗词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