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打造大通道 保障大开发实现大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打造大通道 保障大开发实现大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门位于中国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T”字型结合点上,坐拥58公里的长江岸线和19公里的黄海岸线,是江苏省惟一兼有沿江深水岸线和沿海深水岸线的县市。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给我市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崭新机遇,全市上下迅速聚焦沿海、进军沿海、决胜沿海,打造大通道,迎接大开发,促进大发展

四通八达的交通通道

海门拥有丰富的岸线资源和航道资源,但长期以来却因“有江无桥、有海无港”而蛰伏。随着苏通大桥、沪通铁路、崇海大桥、崇启大桥的建成或加快建设,海门正逐步成为长三角北翼的门户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如今的海门,“四港四机场”拱手环抱,“四桥四汽渡”沟通南北,“九横十二纵两高速”纵横交错。四港,即市外与距海门1小时车程的上海港、30分钟车程的南通港以及市内建设中的长江海门港、东灶深水海港。四机场,即南有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机场,西有南通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四桥,即苏通长江大桥、沪通公铁大桥、崇启长江大桥、崇海长江大桥。其中,苏通大桥位于海门市区西侧10公里,从海门出发经苏通大桥到虹桥机场仅需1小时;沪通公铁两用大桥位于海门市区西侧3公里,该项目已被国家发改委正式立项,项目建成后,从海门到上海仅需半小时;崇海大桥位于海门市区东南侧,目前正由上海市政府和江苏省政府共同加紧推进筹建工作,近期有望立项;崇启大桥位于海门市区东侧40公里,目前已进入施工阶段。四汽渡,即连接长江两岸的海太、通常、通沙汽渡和连接上海崇明的崇海汽渡。“九横十二纵”,即海门市内的21条主要公路干线;两高速,即横穿海门全境的宁启高速公路、扬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航空港口、过江通道、高速公路,拉近了海门与周边城市的距离,海门正昂首迈入“桥港经济”新时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北上海”。近年来,海门倾全市之力在沿江沿海区域打造以海门港工贸区、海门工业园区、滨海新区和临江新区为“四大增长极”的发展平台,更是把海门这块土地提升到了世界级宝贵资源的层面。

持续发展的人才通道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规划》的实施,将使海门成为长三角产业“北移”的产业洼地和各类投资商兴业的“风水宝地”。海门要跟紧沿海开发的步伐,就必须建立适应沿海地区发展的“人才通道”。数量充足、质量配套的各类人才智力支撑,将成为海门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海门有良好的尊师重教传统,这里曾经走出了清末状元实业家和教育家张謇,其“父实业、母教育”的思想已经在在江海大地生根开花。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引才引智工程,打造持续发展的人才通道,大力度向“四大增长极”、乡镇工业园区、“金银铜牌”骨干企业配置人才。

对高新技术等本地紧缺人才,他们不愿落户且本地又没有能力安置的可通过将其聘为顾问或者以技术入股等形式,进行“借脑”,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市通过科技联姻、创设载体、项目共建等方式,积极引导大中型企业通过高薪聘请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担任“项目教授”、“双休日工程师”、“首席技术顾问”,使我市500多家企业与国内外300多家高等院校结成产学研联合体,并与国家“863”专家委员会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有1800多名专家为我市柔,成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外援兵团”。同时,我们不断创新机制,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光环效应”,以凤引凤,形成了海门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葡萄串”效应。全市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结成产学研联合体73家,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各类研发中心18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3个。

对急需人才,可采用签订合约、购买服务年限的方式引进。对优秀人才,我市采取政治上关心、名誉上表彰、事业上激励、经济上奖励、生活上照顾的方式,在住房、社会保险、职称评审、子女入托入学、家属就业等方面提供系统、优惠、便利的服务。去年以来,共推荐70多名优秀人才参加南通市以上各类表彰奖励。有300多人被评为市、县优秀农村科技人才。积极开展特色活动,为在海工作的外地籍各类人才举办了“相约青春、相识海门”联谊会,使50多位高层次人才在海门相识相恋,使他们在海门安家落户、安心工作。

优质高效的服务通道

服务是生产力,服务也是政府的行政职能。为外来投资者服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政府的天职。我市十分注重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为投资者创造一流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市形成了亲商敬商的“六大机制“。一是审批服务承诺机制。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热情服务,实行项目报批手续一次性告知制度,特别是对总投资1亿元或1000万美元的重大项目实行并联预审制,并在项目竣工后的1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验审,全力促进各类项目加快落户和实施。二是要素需求保障机制。着力改进供电、供水、供气等要素需求服务,在制定和调整相关收费标准、服务措施时,事先征求企业意见,充分考虑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对上述要素的实际需求。三是行政执法责任机制。全市除安全生产、环保执法检查外,监管部门对企业和项目的检查必须实行严格的申报制,到金银铜牌企业检查要报市委、市政府同意,到其他企业检查要先同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通气,确保企业能够集中精力抓发展。四是人才引进激励机制。根据投资企业需求,积极帮助企业面向全国人才市场招聘各类人才。为鼓励外地技术人才来海就业,凡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可以优先办理调动手续,并给予相关财政补贴。五是客商生活便捷机制。全市开辟有客商就医、子女就学等“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客商在海工作和生活的后顾之忧。六是新办项目扶持机制。对全市新办的工业企业在一次性立项并竣工,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及以上(其中生产性厂房面积达90%以上)的工业项目实行税费优惠政策。

便捷的通道,优质的服务,和谐的环境,使得各地投资商纷至沓来,也使得海门市赢得了“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最具潜力十强县市”、“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市、区)”等荣誉。

作者简介:

姜龙,江苏省海门市委副书记、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