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2008:中国鞋业“核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008:中国鞋业“核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国人萨拉・邦焦尔尼的《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从2007年底以来卖得非常火爆。书中描述了美国没有“中国制造”的烦恼。美国女记者尝试离开中国制造这一年的经历让她重新审视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距离。

在把“中国制造”推出美国人生活的同时,萨拉・邦焦尔尼得到了一个中国已经深入美国人生活之中的结论。“中国制造”在美国固然是随处可见,但它终究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中国鞋业出口,是“中国制造”大军中的主力部队,2007年出口额高达253亿美元。然而中国制造业在诸多优势变为劣势的今天,如何进行智力型转身、实现产业升级?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实现价值战突围?面对“三低”转“三高”,中国鞋如何迎接新一轮挑战?如何实现品牌核变,高举中国创造的品牌大旗?就此,记者采访了近日由中国品牌研究院公布的“中国十大名鞋”之一的亨达集团董事长王吉万。

优势变劣势,中国制造迫切转身

核心提示:全球化使得生产要素、产品服务、金融资本、人力资源等可以自由流动,这就意味着,中国制造拥有的低成本优势也同样可以被别人获取,成为别人的优势。

记者:中国制造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方面,那么今天为什么优势变劣势了?这深层的原因是什么?

王吉万:优势成为劣势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以前过度依赖低劳动力成本、低价土地资源等,我们只能获得暂时的增长。当全球化贸易大潮进入以质、以价、以品牌决胜成败的今天,我们前些年透支的成功必然以今天的失败作为回报和代价。

这其中最深层的原因我认为是企业战略问题,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只看三五年增长,而忽视长期战略层面的持续增长是走不远的。意识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我们还有很多企业、行业侥幸地沉浸在快速增长的喜悦中,而忽视了潜在的危机,这是导致中国制造正在失去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竞争的深入,单纯依赖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所谓的优势,而不从根本上的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经营管理创新上找短板,我们将面临更大的产业危机。

记者:人民币升值趋势进一步提速的可能性正在变为现实,在2008年3月11日创出1美元对人民币7.1029元汇改以来的历史新高,对于出口型的中国企业来讲,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危机与压力越来越影响深远。另外,3月8日,国际石油价格突破每桶105美元大关。人民币升值和国际石油价格暴涨,对于中国鞋业而言,给我们带来哪些深远的影响?

王吉万:资源价格的上升肯定会影响到各个产业发展。当前我国鞋类产品出口凸显出结构性的矛盾还很突出,主要表现在出口产品量大但价格低,出口企业多但规模小,来料加工多但自有品牌少。另外,与其它传统加工类产品相似,中国制鞋业仍处在产业链的末端,我们对国际市场鞋类分销的中间环节还缺少控制能力,对零售环节的网络建立也还处在初始阶段。

油价上升和人民币升值对单纯依赖于出口贸易的鞋企来说无疑是一场成本的灾难。由于我们出口鞋品附加值低、单位能耗产生的产值低等都迫使中国制鞋业一定要调整结构,必须改变原有的贸易增长方式,不能躺在某些资源优势上睡大觉了,中国鞋业要把产业做强做大做深,剩余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如果我们不迅速去转变增长方式,那等待我们的只有死亡。

记者:曾经一度,“中国制造”屡遭误解和歧视。在西方语境里,“中国制造”是低价、低质、低档的代名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商品输出海外,为全球经济贡献其巨大能量,却经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中国品牌也随之无法获得与之匹配的竞争力。我们反思一下,为什么?

王吉万:从宏观上说,调整产业结构,强化与制造业相配套的服务业,摆脱低成本加工贸易的局面,增加中国制造业的附加值,这是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途径;从微观上说,作为制造行业企业积极探寻新的发展方向,通过技术创新、品牌、人才等建设提升制造业的附加值,更是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唯一出路。

中国制造在改革开放的30年时间里,的确靠数量和低价赢得了世界市场,但在资源紧张、竞争转向品质、品牌竞争的今天,我们的这些优势就变成了劣势,要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拥有、中国创造的转变,我认为应该从企业经营质量、效率、产品品牌力上努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价格战、资源战上。中国鞋业已经进入品牌制胜的时代,不是广告表面的符号,而是从产品品质、技术升级、管理创新、健康环保等深层本质上发生质变。这条路今天不走,明天也得走,早晚得跨越。

竞争加矛盾,中国鞋业何时结束内战

核心提示:中国鞋业原料进出成本猛增,2007年我国鞋类产品出口84.9亿双,出口额达到253亿美元,平均单价为2.98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8.2%、16%和7.3%。在数量增幅放缓的前提下,金额和平均单价增幅分别增加1.5%和4.2%,其中欧盟反倾销涉案皮鞋对欧盟出口单价增幅则达到了17.2%。

整个行业利润进一步下降,制鞋企业目前的境况显得举步维艰。国家政策方面的风云莫测,环保的压力,市场的困顿,成本的上涨等等因素,都会使制鞋业在困境中左右摇摆。岁末年初,广东数千家鞋企倒闭、百丽上市融资大举实施兼并计划、反倾销加剧、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种种迹象是否已经表明中国鞋业正步入冬天。

记者:南方数千家鞋企倒闭,倒闭的都是些什么企业?前些年国外反倾销从来没有间断,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真是他们退出鞋业市场的根本原因?

王吉万:不可否认,实施新的《劳动合同法》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成本的增加既是保护劳动者、提高劳工关系和谐度的需要,也是一个国家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必然要经过的阵痛。

从2001年到2007年,中国鞋企由2万家迅速增加到3万多家,企业恶性竞争,大打价格战,最终导致整个产业利润率的下降。“低成本、低利润”的加工贸易模式显然已经无路可走。这意味着,制鞋企业需要重新洗牌。

我大致计算了下,珠三角倒闭的鞋企虽近千家,但其产能之和还不及一家龙头企业。显然,珠三角鞋企所面临的危机并非新《劳动合同法》惹的祸,而是对传统落后的竞争方式的一次变革。经过这次洗牌之后,那些拥有自主品牌与技术含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制鞋企业将会脱颖而出,鞋企通过整合将会变得更加强大、更有竞争力。

记者:去年5月,百丽国际在港交所上市之后,又成功收购FILA中国商标,而且以16亿元并购森达集团旗下5家公司资产,印证了百丽虽然主打女鞋,却以重资实现男女鞋并肩的猜测。你如何看待中国鞋业迟来的资本重组与市场洗牌?

王吉万:在股权投资收益大于主营业务收益进而引发投资者价值分歧的现象目前在很多上市公司发生,前期有家电企业集体性掘金股市,行业内也有服装大佬李如成和他的雅戈尔重仓持有十家上市公司股权,很多人认为雅戈尔李如成三驾马车同驱,如鱼得水。其实,我们回头往深处思考,这是对企业运营和商业规则的误读。

实际上,雅戈尔现在做的是“混业”经营,李如成内心实际也上很清楚,服装产业才是雅戈尔的第一产业、他的主业大树,它有社会效益和稳定的现金流,房地产是雅戈尔的第二平台,区域性的地产发展仍有空间,雅戈尔投资实际上并不是外界认为的“歪打正着”,而是中国企业在风云变幻的生存环境中的一些阶段性商业探索而已,这不应是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主流。

百丽也是如此,先做强再做大继而做深、做精才是它今天能够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皮鞋行业不是夕阳产业,而是一个有着巨大市场需求和被需求的朝阳产业――未来要穿什么样的鞋?如何穿得有品位、更舒适、更健康、更环保?每一个企业怎么来适应这些需求?

资本是现象,市场才是本质,但这并不能阻止亨达的资本之路,我们也正在积极筹划国内A股上市。

记者:有人认为,除了“价格屠夫”的角色外,似乎再也没有更合适的角色让“中国制造”扮演了。其导致的逻辑便是“中国制造”要想在全球市场中赢得竞争,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低价战略”。拿到鞋业上来说,你是如何认为的?鞋企与鞋企之间、中国鞋与外国鞋之间内外战不断,那么何时才能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价格内战”?

王吉万:我们同城的中国家电老大海尔张瑞敏有句话:如果你是品牌,你可以卖大价钱,如果你不是,你就只能靠代工艰难度日。低价路线不光在鞋业上没有出路,在其它行业也是如此。

国外市场并不像中国市场如此非理性,发展中的中国市场在企业、消费等理念没成熟之前价格战还得继续下去。从目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价格战是没有出路的,价格战并不能解决中国鞋企的持续健康发展问题,价格战也不能通过提升销量来最终提升品牌力,价格战也不能把企业带向长远的生存蓝海。消费者早晚有一天会抛弃你的,因为你透支和牺牲了企业价值和顾客价值,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企业怎么能对消费者负责?

记者:低层级市场价格角逐的内忧与出口形势的日益严峻,有没有中间的路可走?从技术与品牌的窄门到全球市场的宽门,你认为最合适的战略是什么?

王吉万:做企业没有捷径可走,我认为还得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去做。没有一个战略可以让所有的企业通吃,也没有一本管理的书可以让企业创新成功,每一个企业有它独特的生长基因和文化血统,拔苗助长或者节外生枝都不可靠。适合自己的才是合适的。

三低转三高,中国鞋迎接新挑战

核心提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下,“中国制造”势必将迎来一场突破性的变革。“中国制造”并不意味着“三低”(低价、低质、低档),经过中国企业的努力和改进,“中国制造”正在向品牌、优质、高档的卓越性价比方向跃进。

记者:你怎么看待困局之下的中国鞋企应注重自身竞争力的提高?

王吉万:在饱受欧盟等反倾销之苦的同时,资源成本时代也来临了,中国鞋企逐渐熟悉了国际的游戏规则,许多鞋企开始改走高中档路线,以应对长期的壁垒。许多企业借机在产品结构、质量和竞争策略上进行调整,整个行业也会大幅提升。

要提升企业竞争力,我认为最根本的还是首先把企业做健康,把产品品质和顾客期望值衔接好,持续下去。其次,我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脱离不了行业的大势。另外,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战,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记者:最近以来,鞋业企业谋求资本重组与发展的声音越来越高:新百丽的资本扩张,奥康进入上市进程,亨达在积极试水新国际化战略,同时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上市准备。这些都表明中国鞋将迎来新的深层次竞争,你认为支撑中国鞋业发展的真正脊梁是什么?

王吉万:务实,品质。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发展的瓶颈。自主创新非不能而在于不为,中国企业应积极参与其中,加强自主创新,才能真正成就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拿到鞋业上来说,没有技术和创新也是无法立足的。

我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亨达去年一个皮革接缝技术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科技发明奖,我算了一笔账:如果这个技术能在全国推广使用,按照每双鞋1.5平方英尺,全国年产皮鞋90亿双计算,年节约皮料可达22.9亿平方英尺(按每头牛出皮量40平方英尺计算,相当于节约5700万头牛的产皮量),按照每平方英尺皮料25元计算,年节约资金达573亿元。这样的技术对于节约、生态、文明型社会的打造、推动皮革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拉动作用。

记者:2007年中国经济的年度关键词可以概括为“业态创新”、“中国制造”、“金融生产力”、“生态文明”、“社会成本”、“收入增加”。2008年,中国鞋业在这些方面该如何应对?

王吉万:2007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放在中国鞋业来看,也彰显出鞋企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制鞋业的发展必然要从低端市场走向中高端市场,要从数量型向品质型和效益型转变,产业升级换代是必走之路。

从数量上看,中国鞋业的生产量和出口量或许今后将有所下降,但品质将得到提升,产品价格和出口总值将会不断增长。一部分有创新能力和规范性较强的企业,将走向产业升级的转型之路,一部分依靠生产成本取胜的企业将转到内地生产成本更具优势的地方。另外,经过产业调整洗牌之后,产业布局将更趋合理。更为重要的是,内销市场在不断扩大,中国本身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庞大消费市场,目前中国人均年消费鞋仅为1.7双,在今后几年内,中国人均年消费鞋类提高到3~4双,是完全有可能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鞋企应加快在国际市场创立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创造更大的产业优势。

产业国际化和市场全球化是中国鞋业的发展目标。在与世界制鞋业的博弈中,我们能立足国内市场,确保产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进而发展全球化的品牌和通道,以新的制造和品牌优势占领国际市场空间,从而真正实现制鞋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