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甘当基层“落地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甘当基层“落地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同事说:“她就是个男人!”

领导说:“看中的就是她性格中不服输的精神,她所到之处,皆旧貌换新颜。”

女儿说:“别个同学回家,都喊‘妈,我回来了’,我都喊‘爸’,因为妈妈经常不在家!”

群众说:“她是一心为民的好书记!”

她自己说:“我甘愿做一个‘落地桩’!”

她,就是綦江区隆盛镇党委书记张祥兰。

“整治队伍,自己要做‘落地桩’”

2011年12月15日,张祥兰履新隆盛镇党委书记。

“这可真是一个‘光灰’小镇!”迎接她的是尘土飞扬的场镇。

到了隆盛,张祥兰才知道在永城镇只是过渡。

2010年3月9日,一纸调令把她这个全国三八红旗手,从綦江县(现綦江区)妇联主席调任永城镇党委副书记,不久当选为镇长。

带着一肚子不理解,张祥兰走马上任。

一年半时间,张祥兰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带领镇政府一班人,将永城镇中华村打造成全市农民新村示范点,用八天完成了迎宾大道和场镇主干道“白改黑”工程……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永城速度”。

“调离妇联,我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张祥兰说,“‘5+2’和‘白+黑’成了我的家常便饭。”

到了隆盛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一次干部大会就让张祥兰傻了眼。

9点半,到会人员寥若晨星。

“只上半天班,这是我们乡镇干部的福利……”

“喂,你说嘛……”会场上,一位村干部扯着嗓子打电话。

此刻,张祥兰明白了这个镇落后的原因。

“以后,每天早上提前10分钟上班做操。”面对一潭死水的干部队伍,张祥兰决定用制度管人――《机关管理18项制度》等系列制度迅速出台。

“她有什么权利提前……”

“凭什么听她的……”

在一片反对声中,张祥兰每天带头做操,一做就是一年。

“当领导就要做‘落地桩’,以身作则,大家才会跟进。”张祥兰说。

果然,很快,做操队伍就壮大起来,连群众也参与了进来。

2012年底,隆盛镇17个村(社区)考核公布。

“果然是新屋村倒数第一,这个村的支书该下台了!”张祥兰一拍桌子。

当晚,该村支部书记来到张祥兰家。

“你不要撤我嘛……”这个人塞给张祥兰1000元钱。

“这钱你拿回去,不然我明天就交给纪委。”张祥兰说。

这个人没理会,塞了钱径直离去。

下了楼,这个人就打电话炫耀:“没问题了,她收了我好几万元,不给老子办事,看我怎么弄她……”

第二天,张祥兰就把钱上交了,镇党委依照有关规定撤换了新屋村支部书记。

2012年12月31日,隆盛镇干部大会。

“从明年起,大家可以不用早起做操了!”张祥兰说。

2013年1月4日一大早,政府院坝里还是黑压压站了一片人。

“这支队伍活了!”张祥兰眼里闪现泪光。

“在基层搞发展,不能‘等靠要’,要做‘落地桩’”

隆盛是个传统农业镇,一些干部对隆盛的发展没有信心。

“在基层搞发展,不能‘等靠要’,要做‘落地桩’。”张祥兰鼓劲。

一番调研后,张祥兰烧出“三把火”。

第一把火瞄准“光灰”小镇――治理场镇卫生。

2012年2月底,一台洒水车开进场镇。

“咦,这不是只有在城区才能看到么……”稀罕玩意引来群众围观。

没错,张祥兰就是要按照城区标准来治理场镇卫生。

整顿摊贩市场、修建垃圾站、组建环卫队伍……一个月下来,“光灰”小镇真的光辉起来了。

第二把火指向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发展的基础,做好了才可以筑巢引凤。”张祥兰胸有成竹。

整治方斗山水库等库、堰23口,改善经济路、产业路、出境路105公里……

“祥兰一来,水通路连。”百姓盛赞。

“前两把火是为了第三把火烧得更旺――发展山地现代农业。”张祥兰开始大力招商。

张祥兰四处游说,磨破了嘴、踏破了鞋,终见成效。

“我在场镇建房子,这个妹儿上来搭讪,硬是把我拉来投资搞石材厂。”重庆地基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欧循林说。

“连我这个好友也不放过,也被她软磨硬泡拉来了。”綦江舒湖香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舒蜀武说。

“为了交她这个姐妹,我一定把这个项目做起来。”“顺山舜水・北大学子创业园”开发商封筱玲说。

在张祥兰马不停地张罗下,入驻隆盛的企业增加到44家。

2013年底,隆盛镇考核排名从以前倒数第三名晋升到全区第七名。

“我身上承载着全镇3.8万人的希望”

2013年8月5日,吴大兵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

一场大火将吴家湾8户人家夷为平地。

在山上劳作的吴大兵飞速赶来,抢救自己7个月大的儿子。

结果他皮肤重度烧伤,在重症监护室待了一个多月,好在儿子的命保住了。

但,家没了。

在火灾现场,张祥兰一回头,撞见了十几双无助的眼睛。

她扭过头去,不忍直视。

无论当初到永城,还是如今的隆盛,最让张祥兰受不了的就是群众求助的眼睛。

“不敢直视,但又必须直视,我身上承载着全镇3.8万人的希望。”张祥兰说。

群众的眼睛是她压力的来源,也是动力之源。

“张书记,你在永城搞得那么好,我们也希望能过上好日子!”刚到隆盛时,群众眼睛直直地看着张祥兰,这眼神让她长期睡不着觉。

“凌晨4点给我发信息安排工作,我都怀疑她不睡觉吗?”隆盛社区主任刘天书说。

“张书记脑壳里成天琢磨的,就是如何让隆盛改天换地。”隆盛镇党委组织委员赵新说。

回避片刻之后,张祥兰扭过头看着十几双眼睛说:“大家放心,镇党委、政府一定帮你们重建家园。”

第二天,张祥兰开始到处为群众筹款,最终汇集善款近40万元。

火灾发生不到一个月,8栋房子在公路沿线拔地而起。

2013年10月,吴大兵一出院就住进了新家。

“多亏我们遇到这么一个好书记!”吴大兵泪如泉涌。

给留守妇女找活路、为困难群众找善款、引进农企拉投资……为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张祥兰穷尽了自己的私人资源。

“土地流转加上务工费,每年收入1.5万,简直不敢想。”在一家企业务工的振兴村村民周云庆说。

像他这样的农民在隆盛越来越多,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上升到9945元。

“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在张祥兰带领下,隆盛开始了蝶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