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自主”的追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主”的追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闻度咨询公司总经理

关于自主的话题争论由来已久,由于自主事业的不尽如人意,促使自主话题始终葆有旺盛的活力。《汽车商业评论》恪守媒体平台的职责,上一期推出封面报道——《一个自主品牌悲观论者如是说》。文中大致论点是,中国汽车工业未能抓住最好的时机,“丧失了时间上的优势,从业者一身暮气”;概言之,“机遇说”加“悲观论”,自主事业前途迷茫。据悉,此篇文章引发广泛关注,再次让自主的痛点弥漫开来。

还是只能痛定思痛,不过,期待这一次的讨论与反思不再只是过往意见的循环。不换思路,自主没有未来。

与其纠结于自主事业有没有出路,不如先回到更基本的原点命题——在全球汽车工业利益格局中,还能不能涌现新兴的力量,换言之,后来者还有没有机会?

沐浴了互联网风暴的洗礼,我想多数人的意见是坚定的YES。置身于剧烈变革的年代,愈来愈多的行业传统规则正在被颠覆,人类正在进行着新一轮“进化”,后来者从未像今天这样拥有颠覆传统的无限势能。创新,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标签。

作为体现人类工业文明成就的标志性行业,汽车工业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显然在这样的创新时代语境中,汽车业强大的系统惯性依然有效,经历了充分竞争环境下规模化大生产,把技术、品牌、资金、专业等综合资源能力等门槛越垒越高。外来者或后来者的机会少成本高难度大。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相信,汽车工业一定会有后来者,一个完全没有新兴力量的行业是不可想象的。只不过,你要成为这个新兴力量后来居上,必须要有打败或制衡传统势力的综合能力。其实,欧美汽车板块之后的日韩汽车工业的崛起,甚至今天已经获得资本市场成功的后来者——特斯拉电动车,都值得我们好好借鉴和反思。

由是观之,如果我们把“自主事业”回归到汽车行业后来者的位置,逻辑上不能得出悲观论。严格讲,自主事业悲观论是一个伪命题。摆在我们面前真正的命题是:成功的后来者。

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方法与外部条件。由此延伸而来的一系列追问是,过往的十多年我们(企业、管理部门)犯了哪些错?我们需要怎样清算和改善?甚至,即便今天代表自主事业的那些厂家都不争气不成功,也不意味着未来中国汽车工业就没有未来,企业总有优胜劣汰,只要天时地利人和,新的自主力量还可以长出来。

不久前,笔者在《汽车商业评论》曾撰文谈及一个汽车圈外的案例——恒大模式,几十年来中国足球死气沉沉,“后来者”恒大地产不懂足球,也可以平地起高楼中超三连冠,进而欲称霸亚洲。究其原因,恒大采用的是市场化整合,足球市场中最好的球员和教练为我所用,按照足球市场规律办事。整合全球最好的资源做自主。对照恒大模式,我们原有的自主思维是否已经过于单一和僵化了呢?令人欣喜的是,奇瑞观致的诞生逻辑暗合恒大,值得期待。

其实,厘清思路最好的方法是回归常识。世间万物后浪推前浪是常识,汽车领域那些成熟的成功品牌几乎全部诞生于私企或家族企业,这也是现实。董海洋先生不久前的一篇文章中也发表过这样的观点,笔者深以为然。退一步说,或许我们的国企可以创造汽车品牌的新的历史,但是,汽车工业最重要的活力在于市场化的“自主”,在于民间充分的开放与竞争,这不应当受到质疑。

行文至此,关于汽车自主品牌话题的追问就有了初步的答案,自主事业首先要有“自主”的环境,从事自主事业的人不够“自主”,这显然是一个悖论。自主的环境不仅仅是政策的扶持和管制,更重要的是让企业真正具备自主的基因,要让环境具备开放性的活力。这又让我们想起了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国退民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