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注重动态生成,激活语文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注重动态生成,激活语文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以灵活、开放、体验为其外显特征,彰显课堂的生命活力,自主、合作、开放,是新课程背景下我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所致力追求的目标愿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特体验,在师生平等的对话和交往中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生,合作共赢。而这有赖于课堂的生成理念的正确理解和生成策略的有效把控以及实施。

一、交往互动、平等对话――生成的原则

“生成”是指师生在平等交流、深入探讨、彼此分享对方经验和智慧的基础上产生的知识的融合、智慧的提升以及创生的新问题情境。因而,生成也是对原有知识的重新建构,生活经验的丰富提升。生成以平等交流为前提,交流越深入,生成越有质量。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认为对话是世界存在的本质所在,“交流”就是对话,生活是对话,思想是对话,一切都是对话,世界在对话中和谐共生。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在其“交往”理论中更把“对话”明确为交往的方法,认为“对话”是实现交往的最有效的途径,并认为对话的双方一定是平等、互为条件的。因此,对话理论支配下的教学一定是平等、开放、主体、互动的教学,师生获得彼此的信任和心理安全环境,在这样的情境下师生双方一定是真诚的、深入的交流和探求,彼此获得认识、情感和人格的发展和提升。因此,生成的课堂一定遵循对话教学原则。由于对话教学关注经验和分享,智慧碰撞,不确定性是其突出表现,但其本质特征总能为对话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原则性保证,因为对话关注个体的智慧和经验,课堂必然表现为内容的丰富性、多元性,因而表现出课堂的开放性。在开放性的交流中,师生双方互为依存,互惠共生,在“对话场”中彼此积极介入,信息多向传递、交互影响,不断实现信息能量的放大、增生,融合,因而生成性的课堂一定是互动的。在互动中智慧以及情感的分享和碰撞必然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生成对文本意义的创造性独特理解,因而生成的课堂的本质诉求一定是创生的。

二、因势利导,点石成金――生成的策略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主张课堂教学必须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这表明生成其实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范畴。因此,生成在过程中必须把握有利的契机才能恰到好处、恰如其分。教师应密切关注和善于捕捉学生的兴奋点、需要点、疑惑点、悖离点,以学生生活和经验的基础为前提条件生成具有发展性的问题,不断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1.生成在“内在动力的兴趣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可见,惟有兴趣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内驱力。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在教学目标的统领下,应充分考虑和密切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即时生成有效的教学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又要善于及时发现和甄别学生新的兴趣点,不断生成新的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所以课堂教学应顺应学生的兴趣趋向展开教学,不断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背影》时笔者利用学生喜欢影视的特点,首先抛出“如果你当导演,最想拍好哪部分背影?(共4部分)”,我希望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转换一个说法从细节把握全文,促进学生兴味盎然地与文本、作者深入对话,在交流汇报时展现学生自己的独特理解,让课堂情味盎然,丰富多彩,生机勃勃。在此基础上,我灵机一动,又一次放大学生的兴趣设计了第以下2个问题:“就买桔子的背影最想拍什么特写?”、“如果拍,你认为哪一处最难拍?”,这2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相互衔接,又一脉相承。问题的提出,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地个性化解读文本,不断引导学生走向深入。另外,问题的设置不仅仅是有趣,也更是能让学生在趣中学,学中思。由此可见,在学生的兴趣点上,以深入研读文本,达成教学目标为导向,给学生把兴趣的痒痒挠舒服了,将会使课堂更加活泼灵动,使学生更加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2.生成在“愤悱状态下的疑惑点”

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的“愤悱”状态正是教师生成教学问题和情境之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疑惑有效生成启发式教学场景,引导学生探究、合作、交流,在自主和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发展和智慧的提升。根据“愤悱”的教学原则,我采用扣词析句的教学法,在教学《雷雨》这首诗时,开始的赏析很顺利,但课中一学生质疑“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这个句子中的“抱”用得不妥当,笔者顺势利导,引发了全班热烈而深刻的讨论,使课堂出现了崭新的景象:

师:噢,不妥当?你怎么认为的?

生:鲁侍萍说这句话的目的是暗示周朴园,让他产生愧疚感。

生:对,我同意。目的就是说出细节,突出悲惨,暗示身份,谴责周朴园。

生:根据这样的剧情要求,谓语词“抱”的修饰成分“手里”二字也不合适。

师:理由是什么?

生:尽管一个母亲要与孩子一起投河,但她对孩子仍然看得是很重的,在“手里”就显得轻一些。

师:在哪里就显得重呢?

生:在怀里。

师:大家刚才从情感的角度分析了“手里”二字的用的不妥当,很有见地,我非常赞同。

生:还有,从实际行动上看“手里”也不能“抱”搭配。

生:我也认为“手里”,是五指合拢在一起后的“里面”。这里面只能是小物件。东西大了,“手里”掌控不了,只能用“手上”来表述。比如,他手上提着一把驳壳枪。同样,小孩子尽管是刚生下三天,在“手里”也是不行的。

师:这是从语法的角度,也是从实际情况分析了“抱”字用得不妥当。那么大家想想,这句话怎样改好呢?

生:她怀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

师:这个改句还是有点儿不足,没有与上句“不是一个”呼应,大家再想一想。

生:再加一个“还”字。

师:对了。她怀里还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加一个“还”字,就有突出,强调“不是一个”的意味。

生:请问大家,用“搂”行不行?

生:不行。

生:不是常说“搂搂抱抱”吗?

生:“搂”与“抱”,两字相同点有时都是指两人以双臂相拥对方。但“搂”与“抱”有区别,“抱”是以手、臂合围住,“搂”是有揽、拢的意味。比如,“姥姥把我抱住,搂入怀中。”

师:所以怎样正确使用这两个词,就要看在具体语境中搂抱之物了,对刚下生三天的小孩来说是不能搂着跳河的,只能抱着。所以说,我们要学习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区分这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异。

3.生成在“知识欠缺时的需求点”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学生的“需要”决定教学的内容和方向,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把握学生的需求,在学生知识出现断层时及时雪中送炭,给学生铺好路,搭好桥,这种适度的补充和拓展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化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再以我教学《孔已己》为例,我在让学生分析孔已己的身份地位时,及时链接补充了有关封建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这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孔已己这一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在帮助学生了解孔已己这一形象的普遍社会意义时,我又及时补充了清末关于读书人的统计数字:前,全国有一百多万的读书人,参加秀才选取考试,考中的不足百分之一;每三年一次的举人考试,考中的不足千分之一;进士考试,考中的不足万分之一。这一统计数字的震撼力胜过老师任何口干舌燥的讲解,孔已己的普遍意义不讲自明。

4.生成在“与文本价值悖离点”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因而,新课程下的学生不再是应试教育方式培养出的正襟危坐、噤若寒蝉的等待被灌输、填满的“鸭子”。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所教的初中学生焕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他们敢爱敢恨,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往往各抒己见,有时甚至于文本的价值取向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教学中遇到学生“实话实说”的情境,若处置不及时、不恰当,则背离文本价值取向,让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这就要求教师作好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既要引领学生走入文本,又不能以绝对真理的拥有者自居,在对话中,在对话中引领学生关注文本,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也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幸福。

在执教《散步》一文时,设计的第二个教学环节是“通过声音触摸语言文字”,笔者抛出了一个比较宽泛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或一句话读给全班同学听,并告诉大家你喜欢的原因,其他同学则做一下点评。

生:我喜欢的一句话是“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因为他感受到了这一家人的亲情,“我”孝敬母亲,妻子呵护幼子,这种温馨很美丽。

师:多年之后,这美丽的一幕会发生在“我”的儿子的身上吗?生:会,因为他的爸爸已经给他树立了“孝子”的良好榜样。

师:那么,多年之后,这美丽的一幕会发生在你的身上吗?

生(不假思索,告诉大家):不会!

师:不会!(语气加重)为什么?(我的声音表现出惊讶的喜悦,其实笔者也在争取思维的时间)

生:因为在当前社会似乎根本就见不到这样的一幕,所以即使我想这样做,也会不好意思的。(无比真实的答案,说出了他对生活的观察。)

师:很真实的话。

我想到此也可罢手了,但似乎不够“尽兴”,对话不可如此无果而终。于是,笔者进一步延伸再抛出一个问题

师:可是你的母亲真的老了,真的走不动了,你难道不背她吗?

生:那我就用轮椅推着她。(很欣赏这个学生的真实,这很可爱!)

“轮椅”?!好!我脑中闪过一些对这个事物的评价话语,于是又找到了一个精彩的“对话点”。

师:轮椅?轮椅给我们什么感觉?它冰冷、生硬,没有一丝的温度,哪比得上你温厚的肩膀。你的母亲老了,趴在你的肩上,她就有了依赖,她就有了温暖,所以你一定要勇敢地背起你的老母亲,好吗?

生有点动心,点了点头。

可是他依旧较劲十足,这种执着不断地使我迸发出“对话”的灵感。

生:可是老师,咱们这儿没有那么美丽的自然风光呀?(真是,背不背母亲和“自然风光”有什么关系呢?如果笔者这样说,学生一定会客气地结束和我的对话,但坐下时必然对我“嗤之以鼻”――没说服力。)

笔者突然想起了罗丹论“美在何处”的一句话,于是笔者进行了转换。

师:也许咱们这儿真的没有如文中所描绘的那么美丽的自然风光,可是咱们的风光也有自己独特的美呀。美在哪?美在眼中,美在心中,用你的慧眼,用你的细心去寻找。记住,背起你的老母亲,到美丽的春光中走走。

生:好的!(很用劲地点头并微笑着)

显然,课堂上随时都可能出现不在你的教学预设中的“对话点”,而这样的“对话点”又往往是有价值的、稍纵即逝的。只要抓住并巧妙利用“对话点”,进行即兴延伸拓展,必将使语文课堂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当然如果抓住了“对话点”而后就远离文本,滔滔不绝,天马行空,只让人沉浸在一时的氛围之中,而过后却一片茫然,那就违背了新课标中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其实巧妙合时地抓住“对话点”就是体现新课标中“随文而讲”的理念,这里的“随文”就是要求我们关注文本,而所有的“对话点”最终是以文本为归宿的,只是通过对话不断地提升对文本的理解,促进个人独特见解的表达和独特感悟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