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希声之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希声之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330022)

中图分类号:J601 B8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148-01

摘要:从老子提出了“大音希声”的思想,与陶渊明的“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思想,约翰・凯奇的著名作品《4分33秒》似乎都表达着一种对无声音响的追求。但在内容表现三者又不完全一样。他们都表达着各自的观点与美学思想,但却同时表达着对于“希声之乐”的追求。

关键词:大音希声;陶渊明;约翰・凯奇;《4分33秒》

从音乐的结构本质上来说音响是体现了一种建立在特殊的物质形态基础之上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之间的关系。音乐的任何音响都不是孤立的物质形态,它必然通过某种逻辑手段与精神内涵组合成结构关系。音乐的印象应该具备两个先决条件:其一,它必然体现某种精神内涵;其二,它与精神内涵之间并非是一种直接的对应关系,而是依靠某种逻辑手段联系而成的。

而在中国,“音”与“声”的意义则是不同的。在《乐记》中提出了“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的命题,有着一定唯物主义观点。它认为 “声”是指自然声音,“音”是指人们对自然之声进行加工处理的。而“声”是构成“音”的基础。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一直有着一条无声音乐的线条一直在发展着。从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提出了“大音希声”的思想,与东晋陶渊明的“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思想,一直到20世纪美国著名实验音乐作曲家约翰・凯奇的著名作品《4分33秒》似乎都表达着一种对无声音响的追求。但在音乐美学观点上,三者并不能相提并论。下面我们先来分别谈一下三者的内涵:

一、“大音希声”

“大音希声”的思想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提出。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事物的规律性,创导自然为美,否定礼乐思想所有的有声之乐,将音与声进行了哲学层面的区分。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老子・四十一章》中,首先从“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中可以看出“大”的意思并非大小之意,而是指合乎“道”性的、最完美的。而“大音”则是排出从感性上去把握的,是合乎“道”性的,最完美的音乐。本章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希声”与“无形”相对为文,可见“希”也就是“无”。在《老子・第十二章》中提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这里,老子说明了“大音”的存在方式似乎完全是在观念层,而与听觉感官把握的音乐形态毫无关系,“大音“的存在,不依靠任何音乐的行为。

因此,“大音希声”是此乐无声,无为而自然,朴素而虚静,至善至美,不会由美变丑,是永恒的音乐美,绝对的音乐美,故曰“大音”。由此可以说,“大音希声”即至乐无声。

二、“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是陶渊明在1800多年前提出来的,表现了陶渊明的“无声乐论”独特的音乐美学思想,这种思想是对老子的“大音希声”的音乐美学思想的一种继承、发展,同时也是对“大音希声”的一种改造。表现了他崇尚自然、追求理想的思想反映。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传统的礼乐思想的一种批判,这是对传统封建礼乐思想的挑战。

在诗中“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意思是“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这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思想观念是一致的。体现出一种自然乐论的思想。意在强调超越音声,追求弦外之意,把握音乐的美之所在,而不在取消弦声,否定弦声。这种音乐美学思想是老庄思想、魏晋风度与陶渊明个性相融合的产物。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表现于唐宋时出现的一批无弦琴诗、无弦琴赋,更表现于欧阳修等文人的审美情趣与美学思想。这种美学思想有对老庄思想的继承,同时也与陶渊明的人生态度、生活情趣为相当多的文人所仰慕有关。

三、《4分33秒》

《4分33秒》是20世纪美国著名实验音乐作曲家约翰・凯奇的作品。该作品为任何种类的乐器以及任何数量的演奏员而作,共三个乐章, I、0’33”; II、2’40”; III、1’20秒”。 而之所以有这三个乐章,是由于第一次“演出”中“偶然”形成的时间性结构。总长度4分33秒,乐谱上没有任何音符,唯一标明的要求就是“Tacet”(沉默)。作品的含义是请观众认真聆听当时的寂静,体会在寂静之中由偶然所带来的一切声音。这也代表了凯奇一个重要的音乐哲学观点:音乐的最基本元素不是演奏,而是聆听。同时也表现出凯奇对偶然音乐的追求。

约翰・凯奇创作《4分33秒》的初衷正是凯奇所要实践的“生活就是音乐,音乐就是生活”的观念。他认为不应该把艺术和生活分开,生活本身就是艺术。在《4分33秒》中又表现出了约翰・凯奇的一种创新探索的精神。他的老师勋伯格曾对约翰・凯奇的评价是“与其说他是一位作曲家,还不如说他是一位发明家”。他首创了一度掀起20世纪音乐界风波的“偶然音乐”。他是从古到今引起最大争议的一个作曲家。支持他的人认为他是天才,而反对他的人则跟本不愿意认同他是个作曲家,而把他视为只会作怪的怪物。1950年他开始研究中国的《易经》,受到了中国传统哲学和禅学的影响之后便创作出了《4分33秒》等作品,自然明显的留下了东方哲学的影响。而在东方哲学的影响中又表现出了他对偶然音乐的追求。在这个观点上约翰・凯奇的哲学观点与老子的“大音希声”、 陶渊明的“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又不是完全一至的。

四、无声之乐之间的联系

无论是老子的“大音希声”、 陶渊明的“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还是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三者都是表达这一种无声音乐的一种追求。老子的“大音希声”是所表达的是一种对崇尚自然、朴素的一种表现,而陶渊明则是对老子的“大音希声”的观点的继承,同时又表达出了陶渊明个人的音乐审美观点。而在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中虽然有着被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有着老子的“大音希声”、 陶渊明的“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中所共同提倡的无声之乐的形式。但在基本思想内涵又不是完全一致的。约翰・凯奇首创的“偶然音乐”是对生活中艺术的一种追求,对生活中未知的偶然事件所创造出的音乐的追求。正如他所说“我们生活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音乐。”而不是与老子所要表达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在老子的“大音希声”、 陶渊明的“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和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三者都追求的是“希声之乐”。而老子的“大音希声”却是只能算作一种美学思想与理想的追求,而之后的陶渊明则可以算作一种对于理想追求的实践。到了20世纪的约翰・凯奇更是这种美学美学思想的实践者。他向全世界宣告了这种无声之乐的存在与表现方式。

五、结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声之乐”作为一条分支一直延续着,不可忽视。这其中有着老子的“大音希声”、 陶渊明的“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和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一直传承延续发展着。但音乐毕竟是是一门音响的艺术,音乐也必将沿着这一性质不断的发展下去,“无声之乐”也始终成为不了主流,而主流也必将是有声音响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2]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3]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4]宋瑾.《西方音乐―从现代到后现代》.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