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耗散结构理论探讨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耗散结构理论探讨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章以耗散结构理论探讨社团活动大学生创新思维影响,阐明社团组织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重要性。要求社团活动具有开放性,能够在非平衡机制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和涨落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自组织。

关键词:耗散结构 社团活动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151-02

目前,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工作,而创新思维的根本特征是新颖性、独特性,产生新的发现和突破。这些特性和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很多特征对应相符。而社团作为一个系统其活动要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应该优化社团结构,使之变成一个充满生机和创新力,并且符合耗散结构理论要求的非平衡的开放系统,然后从外界吸入负熵流,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从混乱无序变为安定有序。

一、社团活动系统的开放性

耗散结构要想存在和发展,就必须保持系统的开放性。而社团活动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保证社团系统的开放性。{1}注重开放性包括:①注重思想观念上的开放。社团组织应该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指导教师、社团干部、社团成员都要不断学习新思想、新观念,社团成员之间也应该不断的相互学习,开放思想,把各种新的知识、新的见解、新的思维方式引到社团中来,从而促进创新思维的产生和交流。②注重社团组织上的开放。应该做到不断的吐故纳新,请专家学者作为社团指导教师或顾问,通过组织的开放促进思想上的开放。③注重活动内容上的开放。活动内容应公开,要鼓励社团成员拓展活动内容,同时还应公开征集活动内容。社团负责人可以广泛听取成员的意见,争取每次活动后都要有所收获,每次活动都应公开总结或展示活动的具体情况,真正达到集思广益,启蒙社团成员创新思维的效果。④注重活动方式上的开放。首先,要重视本社团活动与其他社团活动相结合,倡导不同类型的社团联合起来开展活动,使不同专业爱好,有着不同观念思想的学生能够达到不同创新思想的融合与交流;其次,社团活动还应重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实践中来,培养和磨练坚强的意志和进取精神,激发其求知欲、创新欲,从而真正做到组织方式上的开放,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最后,要重视校内社团与校外其他社团与资源的相结合。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社团活动应该利用校内外优势,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2}总之,要通过社团的开放来丰富活动的内容,多角度、多层次、主体化,引进负熵流,从而为创新思维的产生与发展创造条件。

二、建立和完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机制

从思维状态看,创新思维应该是人的思维状态处于远离平衡态的一种思维。要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产生创新思维,则社团成员的思维状态需处于非平衡态。那么社团作为一个系统也应该远离平衡态,是一个非平衡系统。这样社团就成为社团成员创新思维的激发器,成为成员产生创新思维的内在机制。所以好的社团活动在于能在非平衡机制下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要加强社团自身的制度建设。加强社团自身的制度建设不仅是社团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更是社团活动得以一直处于创新状态的重要保证。社团要通过制定章程及相关制度来建立自身的管理体系,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对社团活动的各项制度和章程及其对创新思维培养方面的基本要求等加以明确规定,使其对社团成员的指导和管理做到有章可循。同时,制度应有利于负熵流的引入,保障社团系统能处于非平衡态,从而保证社团活动能朝着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方向上发展。其次,要重视社团组成要素的结构及其影响。要使社团系统处于非平衡态,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就需要引入活动,要把社团活动作为载体,对系统内部的结构进行新的排列组合。其中包括①社团系统内部的要素进行重组。不断的调整改进,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②根据非平衡态的需要,要引入新的要素,对要素进行重组。通过新要素的引进,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第三,要建立有效的社团创新思维培养评价激励体制,形成远离平衡的属性。社团培养创新思维的系统要想远离平衡态,就必须建立科学和有效的考核和评价体系,保证社团培养创新思维系统远离平衡态。其中重点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必须明确社团活动评价的目的:以创新思维的培养效果为评价的基本点;②重视社团活动评价的标准:应该包括参加社团活动的情况和创新成果等方面;③公开社团活动评价的方法:要采取民主选举制,一方面能够提高社团成员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其过程的公平性。{3}

三、使社团活动系统各要素间产生协同和竞争,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如上所述,系统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这些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又可以使系统中的各要素产生协同和竞争,使得系统的演化和发展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推动着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样的原理,社团活动系统也是适用的。社团活动系统也是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社团活动系统诸要素之间既存在着整体的同一性,又存在着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前者表现为协同,后者表现为竞争。社团干部、社团成员、指导教师、社团活动的设备、社团活动的内容等要素都对社团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效果的好坏起着作用,社团活动的管理组织者要实施各项鼓励社团成员能积极参与竞争的有效措施,使社团活动能够在竞争中不断改进和发展,保证社团活动走向良性循环的道路。{4}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①以社团的具体活动为载体。要保持社团各项活动的新颖性和有效性,同时应让广大社团成员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②要鼓励社团组织内进行公正的竞争比赛。包括社团的各个部门的竞争和社团成员彼此之间的竞争。而在发挥协同效应的社团活动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能让指导教师或社团干部等几个人唱“独角戏”,不要搞“被动式”社团活动,要把指导教师用心指导、社团干部努力组织和全体社团成员共同参与3种积极性有机地组织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社团活动系统各要素间产生的协同和竞争作用,使之既有利于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也可以更好的培养社团成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

四、通过涨落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自组织

普里高津认为:“涨落导致有序。”当系统处于非平衡态时,任意一个微不足道的扰动都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得其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下由“小变动”变为“巨涨落”,进一步使得整个系统发生质的转变,达到新的稳定而又有序的状态。{5}在社团活动系统中,这种涨落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大学生在参加社团的各种具体活动中,通过学习和锻炼,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提高能力,然后厚积薄发,使得灵感一下子涌现而出,培养出创新思维。这样的涨落我们叫做内涨落。还有一种是学生通过和社团其他成员的不断交流,或是指导教师的引导启发,促使其能够把各种不同的信息和知识进行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一步加工提纯,从而产生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也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展。这种涨落叫做外涨落。而不论是内涨落还是外涨落,它们都促进了思维的非线性作用,从而使得思维由无序变为有序,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自组织。

结语

总之,应用耗散结构理论来指导社团活动,让社团活动能够保持其开放性、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下利用协同作用和涨落机制更好地完善自身体制,真正地运用好社团活动这一载体,为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2012年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SZ006)山西省教学研究改革课题(J2011064)]

注释:

{1}陈凯.谈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校教育研究,2009(9):11-13

{2}武杰.非线性思维与跨学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6

{3}段晓静.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应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8(4):64—67

{4}王占军.建设高校创新文化背景下的学生社团自治及其价值[J].高校教育管理,2007(3):21-23

{5}刘卓,陈曦.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现状与发展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9):14-17

(作者简介:李燕,太原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山西太原 030021;李志勤,太原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教授、太原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山西太原 030021)

(责编: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