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元文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元文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马克思提出的“从人间到天国”的新哲学思路,代表他从原则上和根本上与一切形而上学的传统哲学划清了界限。这种新的哲学思路即是要立足于“悖论性的人”和“历史实践性的人”。在承认和接纳客观现实中的人的感性活动和意识基础上,再以马克思一元理论作为前进的旗帜和归宿,从而发出一道具有革命性和当代性意义的、坚持在出发道路上的意识形态回声。

关键词:多元“人问”;一元“天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9-0030-04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大量西方文化的输入让各种思想文化互相碰撞,并日益多样化,这一片催化剂通过网络技术、高速发达的交通网和通讯网等形式更加推进多样化进程。虽然多元化的社会文化思想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大有裨益,可以满足人们更多层次的精神需求,激发创造力,但同时也可以导致各种思想之间的碰撞和混乱。也必然影响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地位。那么,当前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思想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对于确立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具有何种程度的影响力?这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迫在眉睫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多元“人间”与一元“天国”之间的辩证关系

社会物质生活决定社会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多元社会存在是指导思想意识的物质基础,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对社会“人间”存在的“回声和反射”。一方面,一定的意识形态取决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取决于物质生产中人们所发生的一定阶级关系,包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物质存在条件的变动决定着意识形态的各种变化。意识形态的变化是随着它的社会物质基础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不是完全独立的逻辑变化过程,“意识形态……随着人们的社会关系、物质条件、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Ⅲ马克思认为,“阶级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它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

从客观现实的实践层面上来说,一元“天国”指导思想的直接现实性是意识形态又一重要特征,它在反映社会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同时指引到达现实的途径与方向。这种直接现实性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意识形态是主观存在的创造物。它是由人们在历史生活中创造出来并加以变革的,是人们主观活动的产物,是历史主体的主观表达,是一种能够被意识到的客观存在,并不存在唯心主义主张的脱离社会客观现实与历史活动独自发展运动着的意识或精神。二是意识形态又是主体活动的客观基础。因为意识形态对社会客观存在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人们从事历史生产活动的基本前提是,不仅有从历代传承下来的生产力和经济关系,还有一定“被客观化了的观念”即意识形态,是一种把自身隶属于某种关系中的“被人格化了的思想精神”。因此,人的思想意识形态从客观物质生活中、社会实践中诞生,又成为指导人们各种历史实践活动的重要客观条件。

一元“天国”指导思想的意识形态与多元“人间”的社会存在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对意识形态的这种特殊性,恩格斯做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诠释:第一,一种意识形态在客观现实尤其是人们的各种思想文化、物质经济基础上诞生后,便具备了按照自己特有规律发展的内在逻辑性和历史继承性。第二。在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与客观现实如社会文化、社会经济基础发展之间的比例往往是不平衡的。“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意识形态上仍然能够出现最美妙的提琴表演。如18世纪的法国对比英国是如此,以后的德国对英、法来说更是如此”。第三,在各种意识形态中,主流政治关系、法律观念对经济基础的关系最密切,因为意识形态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往往通过这种中介性质对经济基础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

多元性意识形态的存在,导致人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已无存在必要的结论。意识形态多元论的唯心主义立场和固有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性质,使其必然成为资产阶级的理论武器,被其用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因此多元论的危害极大。历史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在分析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从既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矛盾的运动特征来确定特定社会形态和制度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从经济生活中寻找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正确解读。

二、马克思主义学说思维路径的转向

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与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致思路径是相同的,均是通过主观的体系来构建客观世界,即“从天国到人间”。“从天国到人间”的形而上学,是从主观和思辨出发。在脱离客观的人的世界的“天国”中确立哲学思考路向,是一种与人的客观生活脱离、完全无关的纯理论观点。并用其来解释客观世界。在马克思看来,形而上学有三个“天真的假设”,即“断言的天真”、“反思的天真”和“概念的天真”。然而人类的出发点则是通过客观实际活动中的物质或精神文化,来揭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和回声。因此马克思提出从多元“人间”到一元“天国”,正是要对天真的形而上学进行重新开炮,这种挑战是以实践唯物主义的旗帜来讨伐形而上学的全部哲学,是对“从天国到人间”致思哲学路向的终结。

1.以“悖论性的人”为立足点

如何看待客观世界中的人?这是任何哲学理论所要面对和直接回答的问题。依照从多元“人间”到一元“天国”新哲学路向,人是客观现实中一种悖论性的存在,是一种包含自然现实性和能动超越性的存在。人作为一个自然的存在。是受制于客观现实之中的;同时作为一个应然性的存在,又需要人类超越并能动的改造现实,以满足自我实现发展的需要。然而在传统哲学如形而上学的理论中。实用理性等观点来对人进行预假设。以此来整合和解释世界与人类的关系,让人类成为一种静止的、单独的存在,成为一种无人身的纯理性存在和一种在思辨的、抽象的虚幻天国中的立足和存在。对于这种新路向。马克思做了明确解释:“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于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因此马克思哲学中的人不再栖居在理性的王国中,是生活中活生生的感性的现实的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