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某区控水挖潜方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某区控水挖潜方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前某区纯油区油层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采,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严重,经济效益变差。本文通过多学科研究手段,深入分析研究该区块油水分布特征,寻找“控、挖”潜力。针对不同储层沉积微相及单砂体的动用、水淹和剩余油分布状况,对“关、堵、停、控、调”及“提、换、压、补、修”等措施进行合理优化组合,形成特高含水区块“控水挖潜方法。该方法应用后,已初步见到效果,为“控水挖潜”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低效无效循环;油水分布特征;控水挖潜。

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060-01

1 某区开发现状

某区主要开采三个油层组,面临着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区块开发采出程度高、采液速度高、采油速度高、综合含水高、地层压力高和含水上升快、自然递减快的“五高、两快”的开发局面。高含水井比例大,而且成片分布,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严重,经济效益变差,对该区块开展特高含水期控水挖潜势在必行。

应用精细地质研究方法,将油层细分为40个沉积单元,并对每个单元的砂体类型进行了详细描述,概括总结出6种砂体沉积模式。

2 某区控水挖潜分析

2.1 通过沉积微相含水分析潜力

从 40个沉积单元内井点含水分析结果表明,含水大于92%的井点比例在30%以上的沉积单元有21个,其中有13个单元含水大于96%的井点比例在15%以上,92%以上和96%以上含水井点比例分别达到56.9%和39.8%。这类单元高含水井点比较集中、连片,形成高含水区域,低效无效循环严重,是控水的主要单元;含水小于80%的井点比例在30%以上的沉积单元有14个,如萨III组,80%以下含水井点比例达到46.2%,这类单元为挖潜主要单元。

2.2 通过剩余油饱和度分析潜力

剩余油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断层区和成片分布差油层区。其中断层区由于注采关系不完善,剩余油挖潜难度大。对于成片分布差油层区,井网注采较完善,由于油层薄,物性差,因此虽然分布面积较大,但因井距较大,动用差或不动用形成成片分布的剩余油。这类剩余油是特高含水期挖潜的主要对象。

2.3 通过吸水、产液剖面分析潜力

根据吸水、产液资料统计,两次以上吸水、产液砂岩厚度比例分别为40.5%和44.2%,不吸水、不产液厚度比例分别为24.2%和13.5%。其中单砂体动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河道砂、河道边部和河间砂动用程度高,动用厚度比例均在90%以上,是控水的主要对象。而席状砂动用程度相对较低,砂岩吸水厚度比例为58.8%,产液厚度比例为78.0%,表外储层砂岩吸水厚度比例为55.1%,产液厚度比例为68.1%,是挖潜的主要对象。

3 特高含水期“控水挖潜”原则及方法

3.1 层系间调整原则及方法

基础井网年含水超出全区2.03个百分点,主要通过高含水关井、深调剖和周期注水,控制无效循环,控制产液、注水增长;一次调整井网年含水接近全区含水,主要通过浅调剖、水井控制注水及高含水关井、压裂、补孔,“控、挖”结合,控制高含水井层的产液量和注水量,同时加强低含水井层的产液量和注水量;二次调整井网年含水低于全区1.61个百分点,主要通过压裂、补孔、堵水及深、浅调剖和注水井方案调整,以提液挖潜为主、控水为辅,加大低含水井层的挖潜提液力度,提高产液量。

从各沉积单元动用状况图、层段划分表和同位素吸水厚度看,层间差异大,重点通过精细划分注水层段等措施来缩小层间差异。

3.2 井区间调整原则及方法

含水大于96%的低效区以高含水关井和深调剖、注水井下调水量为主,加大控液幅度,控制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含水在92%-96%之间的控水区以堵水和深、浅调剖及注水井层段水量下调为主,控制产液增长和含水上升;含水在90%-92%之间的稳液区以注水井调整为主,重点进行层段细分调整和浅调剖,在保持液量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减缓层间矛盾,控制含水上升;含水在85%-90%之间的提液区以压裂、检换泵及注水井调整为主,提高产液量;含水小于85%的挖潜区以注水井水量上调、油井压裂为主,提高薄差层动用速度,挖掘生产潜力。

3.3 单砂体间调整原则及方法

河道砂动用、水淹程度高,含油饱和度低,低效无效循环严重。但河道砂剩余可采储量仍较高,剩余油纵向上分布在厚油层顶部,是特高含水期控水挖潜的主要对象。因此,河道砂以深调剖和注水井细分控制注水为主,控制低效无效循环的同时,挖掘顶部剩余油;

河道边部和河间砂动用、水淹程度较高,剩余油分布零散,连续性差,在经过综合治理挖潜后,控水挖潜余地小,主要对相应注水井层段调整、浅调剖或对部分高水淹层堵水,控制含水上升;

席状砂动用程度相对较低,是特高含水期措施挖潜的主要对象。同时,尽管席状砂水淹程度相对较低,但仍有30%左右的厚度已中水淹或高水淹。因此席状砂以压裂、补孔等措施为主,以注水井浅调剖、层段调整和油井堵水为辅,提高动用程度,挖掘剩余油,改善开发效果。

4 特高含水期“控水挖潜”方法应用效果

应用以上控水挖潜方法,2009年12月陆续实施控水挖潜措施,截止2014年6月底共完成187口(控水措施105口,挖潜措施82口)。控水挖潜措施方案实施后,扭转了区块产量下降、含水上升的开发形势。日产油由2013年12月的2978t逐渐下降到2874t,平均每月下降57t,区块含水也由91.62%逐渐上升到91.96%,平均月上升0.11个百分点。二季度产量开始回升、含水下降, 到6月份日产油达到3007 t,平均每月增加44.3t,含水下降到91.57%,平均月含水下降0.13个百分点,见到了较好的“控水挖潜”效果。

5 结论

一是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后,控水挖潜是改善开发效果、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二是应用多学科研究手段,深入分析特高含水期油水分布特征、精细认识低效无效循环场和剩余油分布规律是控水挖潜的关键。

三是只有对不同层系、不同井区和单砂体采取不同的调整原则及方法,才能保证控水挖潜效果。

四是水驱深度调剖作为新课题,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该技术应用过程中必须边实践、边研究、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