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9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2)07-0072-02

【摘要】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波立维) 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98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 和对照组(49例) , 对照组常规使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β2受体阻滞剂、CCB、他汀类药物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3 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9% , 对照组总有效率81.6%,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氯吡格雷;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

不稳定心绞痛是介于急性心肌梗死与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一组临床疾病.是心绞痛常见且较严重的类型之一, 如不进行及时有效治疗, 可发展为心肌梗死, 甚至猝死。其发病机制是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如冠脉内粥样斑块破裂或裂缝而导致血小板聚集,而形成白色血栓出现不完全性阻塞的发生。在临床上该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等特点。氯吡格雷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方面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 防止血栓形成, 可使心脏死亡、心肌梗死及缺血性卒中等缺血性事件的危险性下降20%,目前被广泛地运用于临床中。笔者为了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I临床疗效及相关优势,特对2010年至2011年来我院就诊的98例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及氯吡格雷治疗,并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 年6月-2011年4月住院的98 例UA P 患者,入院情况、查体、实验室检查资料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49例, 男30例, 女19例, 年龄52~75 岁; 对照组49例, 男27 例, 女22例, 年龄40~72岁,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无抗凝治疗禁忌证。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常规使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β2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及他汀类药物治疗, 治疗组还加用氯吡格雷(玻立维) 300 mg 顿服, 每日1 次, 以后75mg, 每日1 次, 疗程3 个月。

1.3观察指标:用药期间认真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 治疗前及治疗期间每日描记12 导联心电图1 次, 心绞痛发作时即刻描记心电图, 对比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 治疗前后检查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观察皮肤黏膜有无瘀点、瘀斑及皮疹, 有无出血倾向等药物不良反应。

1.4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消失, 症状被控制, 心电图ST-T 缺血程度较用药前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 有效: 心绞痛显著减轻, 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心电图上ST-T 缺血程度无明显变化; 无效: 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程度无好转或恶化, 心电图ST-T 缺血程度无改变。

1.5统计学方法:数据以百分数表示, 两组对比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6%和75.6%,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疗效对比例(%)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治疗组 27(55.1) 19 (38.8) 3(6.1) (93.9)对照组 14(28.6) 26(53.1) 9(18.4) (75.6)注: 两组比较, X2=10.26 P

2.2不良反应: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轻度皮肤紫癜1例, 牙龈出血3例, 腹上区不适2例, 白细胞减少2 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发病机制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 斑块破裂, 局部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 凝血系统激活形成血栓, 同时可伴有血管痉挛, 引起血管腔明显狭窄或闭塞, 导致冠状动脉的血流减少。而冠脉内血栓主要为富含血小板的“白色血栓”, 对纤溶药物反应差, 因其可通过激活血小板与凝血酶, 启动凝血系统, 可能使原来尚未完全闭塞的血栓形成完全闭塞性血栓以阻塞血管, 进一步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甚至猝死。因此, 治疗原则是稳定病变,防止病变进展, 减少死亡或发展为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主要措施是积极抗血栓形成, 抗缺血治疗, 而不主张溶栓治疗[2~4]。氯吡格雷是一种强效新型的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其属噻吩并吡啶类化合物。氯吡格雷防止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与钙依赖性纤维蛋白原受体结合。可刺激血小板腺苷酸环化酶,增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让血小板聚集受到抑制,还可拮抗血小板膜ADP受体并抑制TXA2的形成。故氯吡格雷对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本组病例观察显示,UAP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 其心绞痛控制疗效及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且无出血、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的改善、心电图的改善及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可提高疗效, 且不良反应少, 安全性好。本组资料提示, 氯吡格雷可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急性期治疗和长期治疗。参考文献

[1]陈灏珠. 实用心脏病学[M]. 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858-870

[2]吴桂萍, 李田昌. 氯吡格雷研究的最新进展[J]. 临床荟萃, 2006, 21(7):516

[3]陈在嘉, 高润霖. 冠心病[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2: 767

[4]Braunwald E, Antman E, Beasley, etal. ACC/AHA 2002 guideline update for the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and nor-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ummary article: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 [J].JAM Co ll Cardio l, 2002, 40:1366

作者单位:116033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