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隐形学生转化有效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隐形学生转化有效策略的探索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隐形学生是真正的弱者。他们不受关注和重视,通常生活在教师的阳光撒播不到的角落,这是真正值得班主任注意的一类学生。本文从隐形学生的界定、转化的背景、理论基础等方面来论证隐形学生转化的必要性,将隐形学生转化的策略界定为自我效能感、团队归属感、心理相容感三个组成部分,并运用“量表记录”法、“异质分组”法和“创造焦点”法,实现对隐形学生的有效转化。

关键词: 隐形学生转化有效策略

每个班级里总有那么几个学生,令我们终生难忘。一看见记分单上的名字就会想起那张脸,进而想起有关他的许多事情。同样,也总有同样多的学生,直到毕业那天,老师竟想不起来这个学生做过什么事情。每个班级总是有一些安静的学生,他们有可能是好学生,也有可能很孤僻,他们非常善于失踪,如果你点名发现少了两个学生,而不看名册根本想不起来缺的是谁,那多半是隐形学生。[1]

隐形学生的概念源于英国教育大臣阿兰・约翰逊的一份关于后进学生的报告《齐头并进――关注第2级段的落后生》。在这份报告中,约翰逊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指出:“这类学生的行为表现通常较好,作业也很整洁,但在课堂上往往避免自己成为注意力的焦点,因而被称为‘隐形儿童’。”隐形学生的典型特征是:安静本分,由于过于沉默,以致不为老师注意,不被同学理会的学生;既没有出类拔萃者的天赋,又缺乏犯错误的勇气,承载不了众人关注的目光,不可避免地变得消极被动,不约而同地做起了班级中的“隐形人”。

在班级管理中,往往存在着一种普遍的现象;班主任的精力总是被有限的几个学生牵制而忽视了这些隐形的学生。如何运用有效的转化策略,改变隐形学生的生存环境,建立一种和隐形学生保持沟通的机制,让隐形学生本位回归,是提高班主任专业能力的重要目标。

一、隐形学生转化的背景

1.转变一个问题学生和培养一个优秀学生同等重要。[2]每个学生都具有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潜力,我们要坚信,只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每个学生就能成才。我们要做的是为具有不同智力潜力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不同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不同类型的人才。

2.隐形的学生是真正的弱者。他们不受关注,不受重视,通常生活在教师的阳光撒播不到的角落。这是真正值得班主任注意的一类学生。如果这些安静本分的隐形学生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转化,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与老师、同学形同陌路,慢慢变成班级的“边缘人”,直接对班级管理的效果造成消极影响。

3.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的本领,而教育孩子则是件大事。面对隐形学生问题,班主任仅凭爱心是不能解决的,还应在关爱这类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班主任的专业能力更多地表现在有效策略的运用、潜能挖掘和成长引领上。

二、隐形学生转化的理论基础

1.最近发展区理论。[3]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最受重视的是他倡议的可能发展区(或叫最近发展区)的理念。所谓可能发展区,按维果茨基的说法,是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有一段差距,即为该儿童的可能发展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主要是就智力而言的,其实在学生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最近发展区”。

2.自我效能感。[5]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感受”。从其概念内涵中可以看出,自我效能感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精神力量,是由积极的、自信的、有为的动态心理激发出来的精神力量。它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在执行某一活动的动力心理过程的功能发挥,在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三、隐形学生转化的有效策略探索实践

隐形学生的形成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但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评价的偏差和学校教育的失当造成的,因此家庭、社会、学校需要为隐形学生的有效转化创造相应的条件。也就是说,隐形学生的有效转化需要长期的辅导和帮助,需要循序渐进的尝试和探索。

基于此,我设计了几种策略,在培养隐形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团队归属感、心理相容感方面,通过实践做出了有效的成绩。

1.运用“量表记录”法,培养隐形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在对隐形学生转化的策略中,首先应该关注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它包括目标的订立;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等等。自我效能感的建立要经历外部强化、自我强化、正确归因三个层次。

量表记录法,就是通过一系列量表的记录,在训练中一步一步引导隐形学生进行自我认识,留心自己在班级中各项活动中的表现,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强化,增强自我效能感。以下就是用案例实证转化过程。

案例1:课堂主角记录表(量表记录法)

我是课堂主角

要求:

(1)学生每天要填写课堂发言记录。

(2)根据自己一周的发言纪录,思考:有什么发现?平日里我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

(3)长期成为课堂的主角会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影响,长期不是课堂的主角对自己的成长又有什么影响?

目的:

(1)鼓励隐形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培养良好的师生沟通能力。

(2)通过记录让隐形学生看到自己平时在课堂参与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3)引导隐形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反思自己的不足,提出自己下阶段努力的方向。

(4)通过科任教师的鼓励语,不断增强隐形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运用“异质分组”法,培养隐形学生的团队归属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这样可以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和寂寞感,获得安全感。隐形学生基本被排除在集体之外,自身也缺少一种对集体的认同感。这使隐形学生意识到自己也是集体的一分子,是促进隐形学生转化的有效策略之一。如果隐形学生可以和身边的家长、老师、同学建立相互支持和信任的关系,就能获得安全感,从而不再消极被动。

“异质分组”的方式,是运用集体的力量帮助自信心不足的隐形学生。班主任可通过让学生完成心理学的性格测量表,把全班学生按照性格分成能力型、活泼型、完美型、平和型这四个类型,然后从每个类型里挑出一个学生编成一个组。这样每一个小组都有来自四个性格类型的学生(隐形学生往往为平和型学生),能力型的学生当选为组长。班主任再开展小组间的各项竞赛。“异质分组”的方式,是把传统班级管理中对学生个人的详细评价转化为各小团队的评价,淡化了个人间的激烈竞争,减少了隐形学生的自卑感。而且由于小组成员间是由各种性格特质的学生组成的,他们在合作交流中,性格互补、相互督促和帮助,增强了集体意识、荣誉感、奋斗精神,从而形成了强烈的团队归属感和自信心。

3.运用“创造焦点”法,培养隐形学生的心理相容性。

心理相容性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容纳他人或自我的程度,以及顺应时势变迁的程度。隐形学生在心理上主要表现为:自主意识不健全、交往沟通不良和学习焦虑等。班主任要加强与隐形学生的心灵交流与沟通,了解他们真正的心理需要,引导和支持他们消除心理困惑,塑造清晰的自我。

“创造焦点”法,针对隐形学生由于缺乏犯错误的勇气,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总是容易消极、悲观,不介意自己是否得到了关注的特点。班主任不断在外部创造机会,让隐形学生成为各项活动中的焦点人物,获得来自于教师和周围同学对他们的积极评价,从而树立自信,培养积极主动的心理品质。实践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设计提问路线,指定回答问题。学生举手争取回答问题是课堂上最常见的现象,但教室里躲避教师目光的隐形学生一般不举手回答问题。所以教师要设计每节课提问的路线,指定隐形学生回答问题,通过外部的强化让他们不断成为课堂的焦点。随着任务的驱动和周围关注的增加,这些隐形学生会逐渐消除以往的沉默、悲观的心理状态,朝着开放的良性方向发展。

(2)破壳行动,打造个人形象。能力型的学生往往是教师的得力助手,而在班级中毫不起眼的隐形学生自然成为班级管理的失宠儿。因此,班主任要做有心人,留意那些默默无闻的隐形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兴趣,尽力帮助他们搭建表现的舞台。如班干部的挑选、班级活动的开展等都要相应留白给隐形学生,他们承担任务的初期可能不太胜任,这时班主任要进行耐心指导,并在他们取得相应的成绩时在班级中开展积极评价,使他们不断获得自信。

四、隐形学生转化的后持续思考

1.本文仅仅对常态下隐形学生转化进行尝试和探索,能够在临时性和短期中取得实效,而教育任务和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隐形学生的转化需要长期、持续不断地进行,因此如何将隐形学生的有效转化和班主任专业能力提高合理结合,是一个需要探讨的课题。

2.科任老师和同伴群体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影响巨大。因此在隐形学生转化的操作中,我规范了生生、师生互评的评价体制,并定期召开小组例会,通过这一环节使隐形学生更加清楚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确努力方向。

3.任何问题学生的转化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隐形学生也如此,在实际操作中我坚持对隐形学生进行个案的跟踪调查,建立个人成长档案,每周、每月进行及时的总结反馈,并以此为契机作为与他们个别交流的第一手资料,这样使转化的效果不断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阿兰・约翰逊.齐头并进――关注第2级段的落后生.基础教育课程,2007.8.

[2]万玮.遭遇问题学生.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2.

[3]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4.

[4]山本,伯恩斯.孩子最怕的是什么.

[5]高建江.班杜拉自我效能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心理学会,1992.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