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关税下调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关税下调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首先通过分析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中国汽车工业从整体上看仍然是一个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中国汽车工业正在转向依附型发展模式。通过分析关税下调分别对整车,汽车零部件以及我国的汽车生产企业带来不同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关税下调;发展;影响;对策

一、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现状

中国国内汽车行业表正向依附型方向转型。依附型发展模式是指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比较落后,只能靠引进一些汽车大国的先进技术、设备、管理、品牌、允许跨国汽车公司直接投资等措施来发展本国的汽车工业。这种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外资投资,但国内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这样就导致了跨国汽车公司掌握了合资企业的主动权,拥有核心技术,国内的企业就成了他们在国内开拓市场的工具,据调查,外国汽车企业在合资企业中的实际权利己经明显远远超出合资企业中50:50的股权比例;国际品牌已经在国内市场形成了垄断,无论在价格、产品质量、服务还是售后服务上,他们都拥有巨大的优势,在国内有良好的口碑,发展前景良好。

二、我国汽车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汽车行业结构安排不合理。“散、乱、差”是我国汽车行业的主要问题所在。在政府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严格控制下,我国汽车行业只注重数量的增长,而没有形成合理的结构安排。(2)国内汽车行业开发能力弱,缺乏创新,一味的模仿他人。现今国内的轿车有很多种,但是很大一部分是从国际上“偷”过来的,缺乏核心技术,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即不具备整车的开发能力。(3)国内汽车行业价格昂贵且税高。我国汽车行业与国际上相比,比他们价格上高出几十个百分点,且国内的赋税比较高,更是对汽车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热情。

三、关税下调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1)关税下调对整车市场的影响。价格冲击是汽车进口关税减让后中国汽车工业受到的最直接的影响。(2)关税下调对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影响。关税下调后,零部件采购全球化是大势所趋。零部件产业因国产化和贸易平衡政策的改变而遭受更大的打击,这是因为在全球化市场上,整车企业通常都进行全球采购,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而中国零部件产业规模小、集中度低、质量差、品种少、技术落后,而且由于国产化所导致的成本,使之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处于严重的劣势。(3)关税下调对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的影响。第一,关税下调后,国内汽车行业直接利用外资减少,国外公司更倾向于向中国出口产品从而影响其出口技术和资本的积极性。第二,关税下调之后,中国将成为世界汽车公司竞争的战场,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将会变得更为激烈,由此就要求产品的种类更多、性能和质量更高、换型速度更快。第三,关税下调后,与我国合资的公司与没有同我国合资的公司要求降低配套零部件价格,使整车的降价转移到零部件,以应对激烈的竞争。

四、相关的政策建议

(1)我国政府应采取的措施。第一,政府应对国内汽车行业重新定位,倡导国内汽车行业走自主研发之路。首先政府应当改革管理机制,给予企业一定限度的权力,应积极扶持国内汽车行业,支持其自主开发有竞争力的市场,并给与其实质性的扶持,如减税、给予一定的研究经费等,同时对于汽车行业的一些不合理的行政审批程序予以改善并逐步取缔,提高企业的自和自主研发的积极性。第二,应针对国内行业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应包括整顿部分地方法律法规中与国家政策不一致的部分;制定扶持汽车行业的法律法规;清理和整顿不合理的汽车产品价外收费。第三,合理利用外资,增强核心竞争力。要积极、合理和有效地利用外资,要大胆引进、积极引导跨国公司投资,国际证券市场资金和国外贷款,同时学习随之带来的新技术、管理和营销方式,并进人其国际生产、销售和服务网络。(2)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应采取的措施。第一,针对我国实际国情,利用现有技术,积极开发国内中低档市场。第二,加强企业的自主研发力度,打造国内民族品牌。第三,提高国内汽车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国内汽车行业的价格高的重要的原因是国内竞争力不足,加大竞争力度也可迫使企业去寻求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第四,提高汽车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和一般商品销售不同,汽车销售过程与服务的水平密切相关,在汽车服务方面,国际上的汽车企业拥有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项目和水平。国内企业应该去学习借鉴,不惜一切代价提高服务水平,才能减弱开放市场所带来的巨大冲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中国汽车年鉴.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06

[2]世界汽车技术发展报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02

[3]赵英.中国汽车的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趋向[J].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领导参阅》.20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