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低剂量水稳碎石采用2.5%~5%不等剂量的水泥用量,通过不同级配水稳碎石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28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提出低剂量水稳碎石合理的强度指标和适用于二、三等级道路的合理水泥剂量。

关键词: 水稳碎石; 低剂量; 模量; 水泥;基层

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强度形成分析

混合料强度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的重要指标,是进行混合料组成设计的基础。对于基层,首先要满足承重传荷的作用,其路用性能的其它方面必须在满足强度的基础上加以改善和提高。

水泥中的各种化合物遇水后,发生水化、凝结和硬化作用,生成物与集料胶结,经养生,形成一定强度的整体材料。

1.1 水泥水化

1.硅酸三钙(C3S)

生成的水泥硅酸钙呈凝胶状态,其钙硅比与反应过程液相中Ca(OH)2的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在水泥的几种有效成分中,硅酸三钙是水泥强度的主要来源。

2.硅酸二钙(C2S)

硅酸二钙水化速度较硅酸三钙慢,在饱和溶液中水化速度显著降低。水化硅酸钙在高温高压下可由胶体状态转变为晶体状态,而常温下,需经长期硬化才可转变为晶体。

3.铝酸三钙(C3A)

铝酸三钙遇水很快发生剧烈的水化反应,是各种组分中热量最大反应最快的物质,生成大量的方板状水化铝酸钙,反应式如下:

3CaO•Al2O3+6H2O3CaO•Al2O3•6H2O

4.铝酸四钙(C4AF)

铝酸四钙对材料抗折有利,能提高混合料的抗折强度。C4AF的水化反应如下:

4CaO•Al2O3•Fe2O3+4H2O3CaO•Al2O3•H2O+ CaO•Fe2O3•H2O

5.石膏(CaSO4• H2O)作用

水泥中的C3S遇水后,迅速溶解成Ca(OH)2,并很快形成饱和溶液。此时,石膏也溶于水,形成石膏溶液。C3A先与CaSO4作用,生成并析出难溶的针状三硫型水化硫铝酸钙,亦称钙矾石。当石膏消耗殆尽或者其溶解度低于水化硫铝酸钙结晶速度时,一部分水化硫铝酸钙会析出CaSO4,形成六方板状的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

1.2、 水泥凝结硬化

水泥经水化,生成各种水化物,随时间推延,逐渐凝结硬化成为一定强度的石状体。这个过程经历四个阶段:

1.初始反应期

与水接触后,水泥中的各种化合物开始水化,释放出Ca(OH)2,溶解于水中,使PH值增大,析出晶体,另外暴露在水泥颗粒表面的铝酸盐矿物也溶解于水,并与已溶解的石膏反应,形成钙矾石结晶析出。

2.潜伏期

初始反应期后一段时间,水泥浆体的放热速率一直很低。此间,水泥颗粒表面有一层以凝胶为主的渗透膜层,因此水化反应较慢。

3.凝结期

潜伏期后,由于渗透层的作用,水泥微粒表面的膜层破裂,水泥微粒进一步水化,放热随之增大。在这阶段,主要水化产物有Ca(OH)2、C-S-H凝胶等。由于水化物的体积增加,使水泥浆体的孔隙逐渐减小。

4.硬化期

凝结期后,随着放热量的减小,水化的速率也就放慢,硫酸盐离子耗尽,铝、铁氧化物开始形成,C-S-H凝胶形成短纤维。水化产物进一步填充孔隙,浆体强度不断增长。水泥硬化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在适当温度、湿度养护下,强度会继续增大。

经过大量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水泥种的各种化合物最终生成钙矾石、各种铝铁氧化物、C-S-H纤维以及六角形的Ca(OH)2,胶结在集料表面或相互交错形成一定整体的、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稳定材料。

二、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

按照《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进行7天和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目前,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规定: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基层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5MPa,二级或二级以下则为2.5~3.0MPa。

就基层应力而言,规范要求混合料7天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要达到3MPa,这远大于行驶在道路上车辆的轮压(0.8MPa左右),进一步考虑轮压随深度逐渐减小,实际基层所承受到的应力更小,所以对基层而言由轮压引起的竖向应力是相当小的。即使考虑到车辆的动荷作用(动荷系数一般不超过1.30),基层受到的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应力也比较小。

本研究对不同剂量水泥分别做了7d、14d、28d无侧限抗压强度.

图水稳碎石强度与水泥用量、龄期的关系

由上图可以看出,当水泥剂量达到2.5%后,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加,水稳层的强度线性增加,这与以前的研究结论还是相当一致的;此外,养护龄期对强度的影响非常明显,对于水泥剂量为2.5%的情况,28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约为7天的2倍,因此对于此类半刚性基层材料,要十分注重养生保护。

参考资料:

[1] 沙庆林.《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

[2]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所等,“高等级公路二灰碎石基层裂缝机理及防治措施的研究”,1997年.

[3]A.凯滋迪著,张起森、梁锡三等合译,《稳定土路面》,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