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基础性要素优化路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基础性要素优化路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是当前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面临的重要课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受多种要素制约,不断优化影响服务贸易的各项要素质量,尤其是其中的基础性要素质量,对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意义重大。文章认为服务贸易基础性要素质量优化路径有以下几种:一是,完善支撑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二是,重视国内需求且改善服务贸易需求结构;三是,扩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促进投资主体及市场多元化;四是,充分发挥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对服务贸易的支撑作用;五是,打破行业垄断以推动服务企业创新。

关键词:服务贸易 基础性要素钻石模型

关于“钻石模型”及其修正的理论综述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科尔・波特教授经过对许多国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后,提出了“钻石”模型理论,该理论认为:某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的整合作用,基本要素包括:要素禀赋、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及行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两个辅助要素是指机遇与政府。

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是在归纳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重视分析国内要素的培育,但是并没有考虑到跨国经济的影响,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视不够。因此,有许多专家对“钻石模型”进行了修正,使得“钻石模型”具有更强、更广泛的解释力,例如能更好地解释小国、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等问题。邓宁等引入了“跨国经营”这一要素,认为跨国公司在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作用,外国直接投资可以获得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等,带动本国产业的发展,对本国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鲁格曼等构建了一般化“双钻石模型” ,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不仅来源于国内钻石,也来源于国际钻石。Anil Nail和Zeller等将政府作为第5个关键因素引入,发现土耳其重点产业的成长过程中政府发挥了核心作用,是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韩国汉城国立大学学者乔东逊也提出,“人力要素”是推动韩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基于我国服务贸易实际的“钻石模型”修正

通过对上述“钻石模型”修正的研究成果的回顾,文章认为不同专家在考虑一国产业竞争力时考虑的重点有所不同,如果能结合一国的具体国情与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将特定的因素引入模型,则能更好地指导特定国家或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培育。

经过多年的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国的对外贸易额不断扩大,服务贸易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仍然较弱。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在我国政府明确提出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背景下,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在运用“钻石模型”研究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国际环境、跨国经济的影响,重视分析国内需求以及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的作用等。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对“钻石模型”进行了修正:引入了跨国公司、国际环境两个要素,并将专业人才从要素赋中提出,作为一个专门的重要要素列出,从而形成了新的多要素模型:专业人才与专业技术是影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要素赋、国内需求、跨国公司、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这五个要素为基础支撑要素,对服务贸易发展起着最基础的支撑作用,而机遇与国际环境构成了影响一国或地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因素。上述要素互相影响,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影响服务贸易发展的多维层面。其中基础要素的优化与完善程度直接决定了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能力的发展后劲。

服务贸易基础性要素质量优化的路径

(一)完善支撑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

服务贸易基础设施是提高一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因素,它们严重影响现代服务贸易的方式、规模和质量,因此也左右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发展,例如印度的服务外包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发达的电信基础设施与廉价的电信收费。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增加,但仍然存在制约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例如信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电信收费过高等。

完善支撑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首先,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用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公共数据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建成现代化通信网络,实现信息服务的宽带化、个性化、智能化。其次,要加快发展与生产贸易密切相关交通建设,尤其是港口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标准要高、质量要好,而且建成后的管理、维护以及运营要做好。再次,要进一步优化旅游资源,强化综合协调管理职能,提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综合协调力度,建立有利于旅游经济发展的宏观运行机制。最后,还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渠道,将民营资本以及外资有秩序的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解决面临的资金不足问题。

(二)重视国内需求且改善服务贸易需求结构

波特在分析服务业的国家竞争优势时强调,国内市场是企业发展和获取竞争优势的推动力,一国或地区产业竞争优势的构建往往都以合理、高级的国内社会消费需求结构为基础,如果一个国家的居民消费是以物质消费需求为主,服务消费比重过低或服务消费的层次过低,那么该国的服务贸易根本就不可能形成国际竞争优势。我国人均GDP也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受传统“轻消费、重储蓄”思想的影响,居民消费率较低,受“轻服务、重物质”观念的影响,居民对商品的消费需求相对强劲,但对服务消费的比重偏低。消费者对服务需求的不足以及城市化水平不高的现状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削弱了服务出口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鼓励消费率的提高和推进城市化进程成为重要工作。首先进一步增加居民收入,积极推进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其次推进城市化进程,为服务需求的发展提供空间。

(三)扩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促进投资主体及市场多元化

跨国公司的进入对于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意义重大,不仅能提高我国服务产品供给水平和出口能力,以及增加就业,更长远和更根本的方面还在于外资企业通过示范、人员培训和产业前后向相关联等途径实现的“技术外溢”效应,从而可以带动提高国内服务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从根本上提高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外资进入我国服务业领域比例少,产业层次低,缺乏大型跨国公司,外资来源单一。因此,首先要主动宣传,积极协调,争取更多外资进入服务业;注重外资政策与技术政策的协调,积极吸引大型跨国公司在技术含量高的服务项目上的投资;要继续加强对日韩的招商工作同时扩大对欧美、东盟等地区的招商力度,同时,借我国与非洲、东盟各国关系发展日益密切之机,多渠道加强与其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尤其是占有一定优势的生产业企业。

(四)充分发挥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对服务贸易的支撑作用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相关产业的支持与协调,这不仅包括服务业内部诸如批发、零售、餐饮、运输、金融、保险、教育、卫生等各行业间的相互支持,而且包括制造业、货物贸易的协调与扶持。

推动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首先要促进国内服务业发展,培育国际服务贸易基础。这就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服务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要在稳定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完善鼓励消费的各种措施,积极培植通讯、房地产、汽车等消费热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其次要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促进生产业发展,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改造,实现传统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继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改变当前制造业产业层次低、技术创新能力低、生产业仍然内化于制造企业产品增值链体系中的状态,促进生产环节有效地剥离为专业化的服务第三方,使生产业拥有更多的需求,从而刺激其更好地发展。再次,促进货物贸易升级,带动服务贸易的发展。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紧密相关的联系,货物贸易的长期健康的发展必然也会带动服务贸易的增长,而服务贸易的发展又可以促进货物贸易的增长。

(五)打破行业垄断以推动服务企业创新

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企业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没有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就谈不上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问题,因此,企业的自身管理、制度、机制、人才素质等成为促进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而培养企业的竞争力需要一个具有良好竞争环境。

首先,要打破服务业的行业垄断,实现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促进服务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竞争,在竞争的环境下促进服务企业提高竞争力。其次,要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有效的企业经营机制,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构建一套有效的企业发展的约束机制。再次,推动服务企业创新,实施服务品牌战略。现代消费呈现出的内容多元化、层次复杂化、购买行为的理性化以及竞争日趋激烈的趋势要求企业不断拓展新的服务项目,提供特色服务,在服务内容、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深入挖掘,运用现代的服务营销理念,细分市场,创造特色化服务。促进企业经营理念转变,把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后盾,学习国际服务行业的管理经验,真正做到服务水平与国际接轨。

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服务贸易在贸易中的重要性地步不断增加,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问题也开始逐渐引起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关注。而且研究者们大多是从三个方面对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研究。研究者们也从各个角度探讨了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种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相应对策。多数研究者建议既有宏观服务贸易战略、政府作用,更有微观企业创新内容的理论研究;不仅涉及要素培育、要素形成机制、要素市场完善,也涉及服务需求结构升级和服务产品品牌的建立,也涉及到了组建大型服务企业集团,从而形成行业协会、自律工会,推进城市化建设,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加强国际协调等方面的理论构建,这些都对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也在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基础性要素方面给出一些个人建议,以期可以为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杨玲丽,丘海雄.“钻石模型”的理论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与经济,2008(6)

2.孔祥荣.加快发展中国服务贸易对策研究[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9(5)

3.王粤.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竞争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郑吉昌,夏晴.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因素探讨[J].国际贸易问题,2004(12)

5.李萍.服务贸易关键性要素优化路径研究.商业时代,2011.3

6.刘伟全.论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7

7.江春.中国金融业成功应对WTO[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8.[美]伯纳德・霍克曼.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M].法律出版社,1999

9.高耀松.新时期提升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战略研究之三―生产业领域竞争力比较分析及对外开放选择.中国产业安全指南,2008.8

10.高静.上海市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及提升对策.现代企业教育,2010.11

作者简介:

李萍(1963年-),经济学硕士,山东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